廉颇和李牧谁更厉害?

李煜说史


1.

李牧,李牧是赵国的最后一弯明月,赵国晚年在赵孝成王,赵悼襄王,赵王迁一个比一个愚蠢的情况下,风雨飘摇,存亡只不过旦夕之间。

秦军统一六国已经是历史大势,李牧早年在雁门,沉默十年时间,一战全歼匈奴,打的匈奴不敢靠近。

注意,李牧不是打败匈奴,而是全歼。匈奴全是骑兵游牧,能打败,但很难围住全歼。

而李牧沉默十年,摆下千古阵型,以战车步兵结成阵型,挡住匈奴骑兵的冲锋,两侧少量骑兵掩护冲击,后方埋伏弓箭手,万箭齐发,各大兵种互相配合才做到在草原上全歼匈奴。

其次,秦军大将来势汹汹,李牧一战全灭,两战歼灭秦军大将樊於期,后短时间内两回跑,与秦军大将王翦在井陉关对峙,两者相持不下。

2.

廉颇,廉颇是一名老将,但脾气火爆,从负荆请罪就可以看出来。而且晚年也犯了糊涂,流离失所,著名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本身是赵国的名将,一生最辉煌的战绩就是打燕国时期的战绩,当然一生最大的骄傲也是在长平之战时。

凭借着出色的守城水平,成功的挡住了秦军的攻势,但赵国的底子国力不如秦国强盛,所以两者相持赵国耗不起。

秦国凭借着黄河水运从关中运粮食来,在后勤上其实是要比赵国更强的,愚蠢的赵孝成王一边被秦国骗去和谈,一边跑去跟其余各国求助。

在其余各国看开,赵国决心不明显,既然来求助,为什么还要去和秦国和谈,所以赵孝成王的愚蠢造就了长平的悲剧。

廉颇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不会犯大错,但也很难大胜。长平被换掉之后,老年去楚国混,但啥也没混起来。


西游世界归来


廉颇与李牧都是战国时代赵国的名将,于同时代的秦国白起,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廉颇与李牧谁更厉害呢,这两个人基本就是赵国可以生存下去的动力和理由。

先说廉颇。赵惠文王16年,廉颇带领赵军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官拜上卿。奠定了在赵国国内的基础。

赵惠文王得到了和氏壁,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王惧怕秦王是个阴谋,又怕秦国攻击,进退两难,赵国的一个群众蔺相如担起责任携和氏壁去秦国交换城池,在换城无望的情况下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和氏壁又带回了赵国,取得了一次外交胜利,此乃完璧归赵耶。

后来秦罚赵得石城,第二年秦攻赵杀赵军两万,秦王提出渑池之会,赵王惧怕,廉颇与蔺相如鼓励赵王前往,廉颇一系列的周密安排壮了赵王的形色,在会上蔺相如的机智也毫不示弱的回击了秦王的各种手段,使得赵王平安回来。后来蔺相如颇得赵王赏识,让廉颇很是生气,接下来廉颇倾听群众呼声认识到只有和蔺相如搞好团结才能帮助赵国取得胜利,于是廉颇脱光上衣背着荆条去蔺相如家和解。这就是负荆请罪亦。

接下来赵惠文王二十年廉颇攻齐取胜,赵惠文王二十五年攻魏取胜。赵惠文王三十年廉颇带部队与秦军在长平作战,廉颇采用固守战术让秦军没有办法,后来赵王中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使得秦军的白起在长平坑杀赵军四十万。

再接下来,赵悼襄王解除了廉颇兵权让乐乘代替,秦军接连攻击赵国,国王派使臣去起用廉颇,使臣回来说廉颇吃了三碗饭二斤肉,就是一会拉了三会屎。赵王认为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最好凄惨死去。

李牧也是赵国名将,与廉颇齐名,前期主要是在北部地区抗击匈奴,后期主要目标就是抵御秦军,在宜安之战中重创秦军,得武安君封号,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史学家评,李牧死赵国亡。公元前229年赵王中秦国离间计解除李牧兵权并杀害李牧。7年后赵国亡。

廉颇与李牧都是战国时期赵国最重要的军事人物,而个人的命运也是非常悲惨。总之这两个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923老石油


看到廉颇我就想起王者荣耀里面的廉颇,身披红色铠甲的肉盾廉颇,肉的不行,六神装射手都打不动。言归正传,先看看两位的赫赫战功再看能不能比吧!我个人感觉这俩人没法比,因为都太强了,论文论武都是智勇双全的骁将。

首先,廉颇将军

廉颇,赢姓,廉氏,名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官至上卿。生平未尝一败,屡建战功,歼敌于沙场,令敌人闻风丧胆。比较著名的有长平之战,最后如果不是赵王听信奸佞谗言,将赵括(赵将赵奢之子)换于廉颇,主动使赵军贸然出击攻强秦于长平,最后惨败,至使四十五万大军覆没,坚守廉颇战略坚壁不出,此战绝不会败。还有赵惠文王时期,廉颇亲率十万赵军孤军深入,长驱直入齐国,攻占齐地阳晋(今山西永济市境内),威震天下诸侯,至此廉颇威名远扬,凯旋班师,被赵王封为上卿(赵王之上,万人之下),后来秦灭韩国,攻赵国,赵国有大将廉颇秦国无可奈何,随使奸计离间赵王和廉颇,廉颇奔走魏国,在楚国郁郁而终。

最后,李牧将军

李牧,赢姓,李氏,牧名。战国时期赵国名将,驱匈奴于关外,保赵国边疆和平安宁。李牧为人宽厚,待人友善,特别是对待手下,大鱼大肉善待戍边将士。在边境勤俭为民,不图名利,利用疑兵之计大败匈奴大军,斩杀数十万,匈奴单于落荒而逃,至此关外匈奴数十年不敢来犯,全因李牧镇守雁门关。还有比较著名的战役有“肥之战”,李牧用廉颇坚壁不出,退守壁垒以避秦大军锋芒的战法,慢慢消磨秦军士气,待秦军士气溃散,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时,全线出击打破秦军,斩杀秦军十万,最后嬴政无奈只能再使对廉颇一样的离间计,离间赵王和李牧,同时说李牧同秦判赵,被赵王冤杀。后秦大军见李牧死,蜂拥而上,赵国灭亡。

所以从俩人生平战绩来看,趋于伯仲之间,孰强孰弱,只能说堪称伯仲,不相上下,俩人都使秦王无可奈何,只能离间智取。所以智勇双全的廉颇和李牧不相上下,而且俩人都是名列战国四大名将:王翦、白起、廉颇、李牧。





春天来了啦


都厉害

1廉颇长平之战的防御让秦军无处下手,最后秦军用了反间计战术,赵王下令换下廉颇,换上纸上谈兵的赵括上了前线改变战术打法防守变为进攻,但是秦王暗中也换上了战神白起,白起用了口袋阵一举歼灭45万赵军,如果廉颇在秦军根本就耗不起秦军远离国土补给物资很困难,他们耗不起

2李牧出身代地,他威震匈奴数次打败秦军,廉颇之后李牧是赵国唯一的救命稻草,以一己之力支撑着摇摇欲坠的赵国,秦国发动统一战争的时候,李牧是秦军唯一忌惮的将领


从古到今历史的追寻者


说起白起,或许有些人还不熟悉。可是若要说起廉颇,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今天我要讲的白起,其实和廉颇齐名,并与李牧、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这四大名将排名第一的就是人送外号“人屠”的白起。

白起从小就表现出对军事的过分热爱和所有精神的倾入。他经常独自呆在山野之中,一待就是很长时间,而和他同龄的,不是在苦读诗书,就是在和弟弟、妹妹或其他的伙伴们玩耍,他却从不出现在同龄人的世界里。白起自己呆在山野并不是为了玩乐,而是在玩排兵布阵。他把围绕自己周围的草木想象成军队里的兵将甲士,并在心中派兵进攻对方的城池,可见他对军事的爱好不是一般的沉迷。

替换高清大图

俗话说,与世俱来的爱好引导后来人的选择方向,更何况是如此痴迷的白起呢?因此,他在15岁那年就跟从队伍征战沙场,过起了噬血丧命的生活。白起一路征战那是势不可挡,每次作战的英勇表现,很快受到其他兵士的佩服和关注。当然,真正使他在战功上取下历史性辉煌的,还属于那场“秦韩之战”。

韩乃三晋中一小国家,并且和赵国、魏国这两个国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但是,由于当时最大的国家是秦朝,只要秦国出战韩国,那么另外两个国家便会派兵救援,因为韩国如果被秦国除掉的话,他们各自的日子也不会好过,迟早也被秦朝灭掉。由于三国一起抵抗秦国,再强大的秦国也不得不畏惧三分,毕竟韩、赵、魏的犄角之势不容忽视。秦国有几次想除掉韩国,都因为其它两个国家的干扰而告终。而白起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正式崭露头角、他的军事才能的本领,得以发挥到极致的。

替换高清大图

他见势给秦王建议说,可派小股作战部队去引诱韩国的部队,这样对方便会出动主力军进行抗衡,而这时我们再派遣一批大部队绕道其后方,给赵国来个大包抄,便能破敌。秦王听从了他的建议,并且命他为总指挥,他领命后,便分配了军队开始了周密计划。果不其然,韩国的军队真的按照他描述的那样,进行抵抗。

他将韩魏联军引至伊阙,杀敌24万,并俘虏对方主将,这一战打得可谓漂亮,由此白起一战成名。取得佳绩的白起也因此加官进爵,受到了重用,在秦昭襄王15年,他举兵进攻魏国,其兵强马壮,一举拿下大小城池61座,为秦东出崤函的计划奠定了重要的战略基础,并在秦昭襄王16年,攻下垣城,秦昭襄王21年,他领兵前去攻打赵国,其势如破竹,他用最短的时间调兵遣将,拿下光狼城,一时之间,他的名字更声名远播,令其诸国闻风丧胆。而长平之战更使他誉为“杀神”。

秦昭襄王47年,秦国夺取了韩国的上党,继而攻打攻赵。当时的领将先锋是王龁,可谓攻势很强劲,直教赵军节节败退,损失很大。但是,当王龁攻打到赵国的丹河防线,无论他是如何用兵,想点子谋方法,就是不能突破。就这样,秦赵两军形成了相互对峙的战略局面,中间大小战事虽时有发生,但是没有实际性的战绩。两国之间相互对恃竟然长达了3年之久,秦军也因为战事的拖延,伤亡很是惨重。

当然赵国的3年也不好过,于是提前更换守城将军,欲想趁着秦国的败事将近一举拿下,相必大家都应该猜到了,赵国更换的大将正是赵括。谁知道秦昭襄王也秘密派遣当时任职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奔赴前线领军,继续攻打丹河防线。白起领命开进战区,首先分析了敌我形势后,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打击赵军的势力。

替换高清大图

领兵的赵国大将赵括只是纸上谈兵,哪来的实战经验。他便贸然出军攻打防线那头儿的秦军,导致赵国的前期防线顿时崩塌,白起见势一语“机会来了”,便派大军将赵军围成一截,并增兵添将把赵军分割成三块,让赵国的军队前后不能相互呼应和合力进军,不久他又切断赵国的粮草。赵括见势也好,便把部队分成四股,前去突围,终究以失败而告终。

赵国40万大军投降秦军,白起为了防止俘获的赵军在自家军营生起叛乱,将40万投降的赵国将士全部坑杀。经过此战之后,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法东山再起了。

纵观白起的一生,那真是英雄的一生。从他身上写下的神话,被一代代地传颂下来。他一生攻取了70多个城池,未尝一次败仗,因此被后人封为“战神”。


孙远远


从战略进攻能力上看,李牧当然优于廉颇,李牧主动出击多大胜。廉颇,善于防守,与秦军战争中失败居多。


棱镜的精神生活


各有所长,不能相提并论


龙腾港货


李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