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郵教授孫松林:5G兩大難題有了“解法”

C114訊 3月18日消息(劉定洲)在新冠病毒疫情得到控制後,國家加快推動復工復產,通信業的當紅明星5G是典型代表。3月6日《新聞聯播》特意報道,“今年前兩月,我國5G網絡建設80%如期推進”,寓意深刻。

復工復產熱潮中,“新基建”概念火了。近期中央密集部署新基建,20天內4次提及相關內容,新基建將成為2020年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引擎。5G則是新基建提到的七大領域之一,擔當起振興經濟發展、推動產業創新的重任,吸引了全社會的關注。

新基建將如何推動5G產業發展?近日,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IEEE高級會員,《5G時代:經濟增長新引擎》的作者孫松林接受C114採訪時表示,5G目前面臨的兩大難題是資金和應用場景,本次“新基建”部署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對通信產業的發展有較大利好。

北郵教授孫松林:5G兩大難題有了“解法”

數字經濟的重要載體

與傳統基建的“鐵公基”不同,新基建主要是指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 孫松林表示,今年屢次提及的新基建,既涵蓋了傳統的交通網、能源網建設,也涉及到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這些信息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在進一步完善後工業經濟基礎框架的同時,加速數字經濟的發展是本次新基建的重點。

事實上,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概念早在2018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被提出來了。之所以稱之為“新”,是與“鐵公基”傳統基建相比,其新意更多的體現在對數字經濟的支撐作用上。

“5G在新基建中,是最根本的通信基礎設施,不但可以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提供重要的支撐,而且可以將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科技快速賦能給各行各業,是數字經濟的重要載體。”孫松林說。

孫松林指出,新基建一定程度上解決了5G面臨的資金和應用場景難題。首先,新基建的部署首先從政策上將通信產業定位為戰略性產業,加大了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其次,一系列新基建的部署彼此之間相輔相成、互相作用,會加速通信技術融入產業互聯網的進程;最後,新基建的部署將加速5G在各行業的創新探索,找到健康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在昨日舉辦的“GSMA中國周線上特輯2020”上,就有企業界人士介紹,5G在本次“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幫助新醫院建設、疫情防控、遠程會診等。本次疫情刺激了教育、醫療、工業製造和倉儲物流等各行各業的遠程、協同化、分佈化和非接觸化以及AI化等數字化需求,為5G創造了廣闊的應用場景。

風物長宜放眼量

5G自牌照發放以來,一方面是大國科技產業競爭的排頭兵,是戰略新興產業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5G到底有什麼用”的論調也不絕於耳,不僅是普通用戶,通信行業內也不缺疑惑者。例如,中國電信宣佈5G用戶超過800萬戶,在專業通信論壇“通信人家園”論壇就遭到廣泛質疑。

孫松林指出,2019年是5G商用元年,今年5G的重點是網絡建設,人們能立刻感受到的5G應用不會太多。經過3-5年的建設和應用探索後,也許個人用戶和行業用戶會看到5G的產業價值。

就個人用戶而言,5G目前商用的增強移動寬帶場景將延續4G的視頻應用,首先重點發展大視頻消費領域,如超高清視頻、交互式視頻、沉浸式視頻、AR/VR/XR等;隨著後續場景的陸續商用,個人與家庭生活將會從車聯網領域感受到巨大變化。

“5G商用的主戰場是工業互聯網、物聯網領域,其商業模式將是嶄新的基於產業互聯網的模式。與消費互聯網不同,各個產業的技術和業務流程的標準化,將是實現新商業模式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孫松林表示。

無需過於擔心,5G毫無疑問擁有美好前景,5G的前兩代技術3G和4G,一樣經過頗多曲折,最終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催生、加速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風物長宜放眼量。新基建將會釋放5G的巨大潛能,加速應用場景的試點和部署,打造萬物互聯社會,為數字經濟帶來重要支撐。

北郵教授孫松林:5G兩大難題有了“解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