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这段记载说明烽火戏诸侯纯属虚妄之外,还透露出这些真相

外甥被废除太子之位,被迫逃亡来母邦,不但让申侯的个人感情难以接受,对其政治势力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但从幽王五年到幽王九年整整4年间,申侯却没有任何大的举动。因为他明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贸然挑战天子的权威依旧有着巨大的风险,同时他也对幽王是否能回心转意有着几分期待,而即便想要推翻幽王,也必须有足够的理由,在大义名分上站得住脚。

也许正是这种按兵不动的态度,让幽王错误的估计了形势,才做了立伯服为太子的轻率举动。此举不但让周申之间的关系完全决裂,而且也让申侯等到了他期待已久的东西:大义名分。周朝极为重视宗法制度,而嫡庶长幼之分更是宗法的重中之重。幽王废长立幼,正好给了申侯推翻幽王、让自己的外甥登上王位的最好口实。于是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申侯向周王室的敌人缯国和西戎派出了使节,建立了军事同盟。


历史上这段记载说明烽火戏诸侯纯属虚妄之外,还透露出这些真相


第二年,也许是得知了三方结盟的情报,幽王在太室山召开了诸侯大会,寻求诸侯的支持。这次盟会的详情如何,各方诸侯的表态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次盟会不但无异于对申国的宣战书,也暴露了周幽王自己的虚弱,因为他已经无法直接向诸侯发号施令,命令他们派军相助。


历史上这段记载说明烽火戏诸侯纯属虚妄之外,还透露出这些真相

双方彻底决裂后,接下来便是这出大戏最高潮也是最扑朔迷离的部分,幽王十一年的那场大乱。对此,正统史书《周本纪》的记载为:“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

然而除了最明显的烽火戏诸候说纯属虚妄外,这段记载还有多处在隐藏事实的真相。

第一,战争过程被修改了。据《竹书纪年》记载,是幽王十年秋九月之后王师主动发动了对申国的征伐,原因是逼迫申国交出废太子宜臼而被拒绝。之后缯国联合西戎对周军进行了反扑。反周联军攻入宗周,幽王、郑桓公和太子伯服向东逃难,在镐京以东五十公里处的骊山被追兵杀害,美丽的褒姒则成为西戎的战利品,不知所踪。而《周本纪》中强调“申侯怒”、“(诸侯)兵莫至”,则掩盖了申侯精心策划的反周阴谋(从幽王五年到幽王十一年经历了6年之久,绝非一时的愤怒),回避了申侯和平王自己才是对抗王命者,而将平王和申侯塑造成讨伐无道昏君的复仇之师、正义之师。


历史上这段记载说明烽火戏诸侯纯属虚妄之外,还透露出这些真相


第二,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在幽王被杀之前,废太子宜臼已经在申国被拥立为王“先是申侯、鲁侯(当为曾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这是公然的叛逆行为。虽然由于学者大多认为古本竹书纪年可信性不如今本,因此这条记录的真实性存疑。但即便按照今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幽王十一年“申侯、鲁侯(当为缯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由于此时并未注明月份,所以依旧不排除在幽王死前宜臼已经被拥立为王的可能。即便是在幽王死后才被拥立,但是一则宜臼已经被幽王废除太子之位,尽管这也值得同情,但是他却在申侯的帮助下引狼入室,弑君杀父,完全丧失了道义上的优势;二则参加拥立的诸侯仅有4人,其中申侯和缯侯均为叛逆,许男(许文公)为申侯的同姓,郑子(应当为郑桓公之子郑武公)是否参加了拥立十分可疑,因为不仅古本竹书纪年不载,而且郑庄公的父亲刚刚被申侯为首的联军杀害,从情理上不太说得过去。即便他真的为了某种政治目的,参加了拥立,但是此时郑还不是名正言顺的诸侯(平王十年才正式成为诸侯),无权参加拥立。而齐、晋、鲁、宋、燕、卫等大国并未参与,晋、芮、魏、虞、鲁、卫、秦等国更一度拒绝承认平王政权的合法性。纵然几十年后,有些诸侯依旧对这些弑君者保持了不屑的态度。如平王死后,与周王室关系最亲密的鲁国拒不奔丧,当平王的继承者周桓王派遣使者(还是和鲁国关系较近的周公)请求鲁国资助丧葬费的时候也被以不符合礼法为由拒绝。


历史上这段记载说明烽火戏诸侯纯属虚妄之外,还透露出这些真相


第三,更重要的是,《周本纪》掩盖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在幽王死后,平王并没有马上成为正统的周王,当时出现了另一个周王,而且他的正统性比平王还要强些。这就是《竹书纪年》中所说的“携王”。清华简让我们更为清楚的看到了这段“二王并立”的历史,幽王被杀之后:“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殺惠王于虢”。较之为少数诸侯(为首的还是勾结外敌叛逆者)所拥立的有弑君杀父嫌疑的废太子宜臼,幽王的弟弟余臣不仅得到执政者虢石父的支持,而且是畿内诸侯(邦君)和朝廷群臣(诸正)集体拥立,又没有政治上的巨大污点,其实拥有更大的正统性。这种正统性甚至在晋文侯二十一年他被晋文侯杀害之后也没有消失,这可以从他得到王的谥号,并且是佳谥得到佐证。相比而言,初期的平王政权倒更象一个篡位者组成的伪政权。

内外敌人的夹击下,宗周士庶百姓本已饱受国破家亡的灾难,绝望中的士人甚至对上天发出哀叹:“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出自《雨无正》)。


历史上这段记载说明烽火戏诸侯纯属虚妄之外,还透露出这些真相


而二王并立的局面又让更多的贵族无所适从,但最终胜利者却是弑君篡位的申侯、平王一党,一度广受拥戴的携王则惨遭杀害。这一切的原因与《周本纪》所掩盖的第四个事实有关,也与前文提到的西周灭亡的第三个事实“当宗周遭到攻击时,诸侯大多袖手旁观”有关。

“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

这也许是这出大戏尾声中最富有争议的记载。因为众所周知,西戎原本就是平王与其幕后支持者申侯的盟友,是他弑君杀父屠弟篡位的帮凶。而且平王的后台申侯、缯侯、吕候都是实力强大的诸侯,其实力并不在西戎之下。因此,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质疑,并提出了新的观点,如“避秦说”、“被秦、晋、郑威逼说”、“投戎说”、“自然灾害说”、“敌友易位说”等等。这些说法都有其道理和依据,探讨这些说法也并非本文的任务。但平王的东迁动机问题,如果和另两个问题联系起来分析,就更能读出历史记载背后的真相:一是,当宗周遭到攻击时,为什么诸侯大多袖手旁观?二是,为什么更为正统的携王却终遭杀害?


历史上这段记载说明烽火戏诸侯纯属虚妄之外,还透露出这些真相


其实真相很简单也很残酷。西周晚期时诸侯的势力已经不再受天子的约束,即便宣王中兴的时代也必须派遣使节主动与诸侯国改善关系,而在宣王末年,由于对外战争的屡屡失败,天子的威信无疑更加微弱。幽王驱逐深孚众望的皇父、废除嫡长子宜臼的行为,虽然一时得以掌握朝廷大权,但这种破坏宗法制度的行为却让他丧失了最后一点在诸侯中的威望,授人于柄,让久已怀有不臣之心的诸侯们在道义上有了下克上的理由,同时驱逐皇父集团,也大大损害了朝廷的势力,这个几十年来威震诸侯的大人物的离去无疑是让诸侯们乐观其成的。由于很多诸侯都在王畿中有自己的眼线甚至其子弟就有很多任职于朝廷(如当年的共伯和一样),我们可以判断诸侯们对镐京的政治动态是明了的,但是他们却没有任何明确的政治表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