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北欧国家 (丹麦,挪威,瑞典,芬兰) 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郑恩君


瑞典

众所周知,二战中瑞典作为中立国存在的,但是实际上,在1940年,瑞典政府允许德国的物资在瑞典国境运输,并且实际上瑞典帮忙承载了很多运力,并且在1941年,德军为了绕道芬兰,和瑞典签署了合约,从而使得德国军队携带武器装备借道瑞典,然后进军芬兰,德战机可以路经瑞典领空,海军可以停留在瑞典的港口不超过24小时。

不过瑞典也并没有就此放松警惕(捷克斯洛伐克的坟头草还没长出来呢),瑞典政府大幅度提高军费,并且重新训练部队,从下图可以看出,瑞典地势同样比较险要,易守难攻,德军想拿下也要大费周章,所以瑞典一直维持着中立国的身份

丹麦

为了对挪威的进攻做好充分的准备,入侵丹麦则是无法避免的。4月9号德国的铁蹄在丹麦前进。

1940年4月30日,德国外交部向斯塔万格德国大使馆寄去密电,要求阿伦戴尔转告丹麦政府“德国政府寻求和丹麦进行在友好基础上的互利谈判”。

显然这是不怀好意的,丹麦当机立断向伦敦和巴黎发出求助,当然,张伯伦和达拉第并不会对他援助。迫于无奈,5月6日,在柏林的帝国总理府,丹麦特使,前外长斯克维尤斯代表丹麦在《德国-丹麦友好合作条约》上签字,而部署在德丹边境上的部队,也开始被分批调往德国西部。

1.任何危及“德国丹麦的友好合作关系”将视为违法行为,这违背了丹麦宪法的“禁止审查”规定

2.德国入侵苏联,要求逮捕丹麦的共产党人。丹麦只能被迫遵寻并逮捕了339名共产党议员。

3.断绝海外贸易和遣散大部分军队,只能维持在2200人左右

不过这也不能怪丹麦,它和德国之间实力差距太过悬殊根本不存在赢的可能性,不如选择用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免遭战祸。

芬兰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为了报当年在苏芬战争的一箭之仇,选择加入了对苏作战。但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轴心国成员不同,芬兰并未成为轴心国成员,并且芬兰军队在收复苏芬战争被迫割让的领土后,不采取任何积极进攻政策。对于被俘苏军,芬兰给予了不同于德军的优待,就算希特勒许诺多少空头支票,芬兰也没有采取下一步举措。

1944年,芬兰通过秘密渠道与苏联进行了磋商并签署了停战协议,同时芬兰政府通知德国政府,要求驻扎在芬兰北部的德军离境。在要求被拒绝后,芬兰调转枪口,将拉普兰地区的德军武力驱逐。

挪威

德国在挪威的进攻和占领做的是很有难度的,挪威是欧洲除苏联外抵抗德国侵略时间最久的国家。(我在乳髪。)五万五千名挪威士兵面对十万的德国人进行了长达六十七日的抵抗,以牺牲一千三百人的代价击毙了一千七百名德国侵略者。

就算是在德占时期,由共产党和爱国同盟组织的地下抵抗运动此起彼伏,使德国军队和盖世太保忙于镇压而疲于奔命。在二战结束,挪威仍有四十万德国军队即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点。


北城棠花如雪


丹麦被德国占了,挪威瑞典芬兰被苏联占了。


专注交通事故


为虎作伥的投降奴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