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否》中多次出现“和离”这个词,观宋代女子的地位


热播剧《知否》之所以如此受到大家追捧,除了演员们的精湛演技,精致的服装,新奇的宅斗题材外,这部作品更是将宋代人们的雅致生活,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些官宦人家平日里的生活玩乐、文人之间的闲情逸致、官宦人家的嫡庶尊卑,从这部剧中足以窥探一二。

剧中,除了能够看得见的嫡妻与妾室的明争暗斗、嫡子庶子的尔虞我诈外,其中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的婚姻制度。剧中两次出现“和离”这个词,第一次明兰宥阳老家的堂姐遇到了一个无耻的丈夫和婆婆,身陷于不幸的婚姻她,最终以“和离”的方式结束了这段婚姻;第二次顾廷烨身陷牢狱之灾时,在明兰去狱中探望时提出了要和妻子“和离”。

从《知否》中多次出现“和离”这个词,观宋代女子的地位


受古装剧中影响,古代是男权社会,我们印象中理所当然的认为古代婚姻中女子地位低下,古代女子依附于男人,男人可以随时休妻。其实不然,至少宋朝以前是,那么宋代的和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所谓“和离”,顾名思义就是现在的离婚。“和离”这件事,在宋朝确实不算稀奇,宋朝的《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不逞之民娶妻,绐取其财而亡,妻不能自给者,自今即许改适”,就是说丈夫没有能力养活妻子,妻子就有权利离婚。“夫出外三年不归,听妻改嫁”,丈夫离家三年不归的,妻子也是有权利改嫁的。“被夫同居亲属奸辱,虽未成,而妻愿离者,听”,如果妻子遭遇了夫家亲属的性侵犯,即便是未遂,也是可以离婚的。就是因为有了相关的法律,当时的女性主动提出离婚的更不在少数。甚至宋朝《户令》规定:“在法:父母已亡,儿女分产,女合得男之半。”女子甚至有父母财产的继承权。可见宋朝女子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这么超前的思想,肯定很难想象这是由宋朝人所提出来的法律吧。

从《知否》中多次出现“和离”这个词,观宋代女子的地位


毕竟封建社会仍然是一个男权社会,那么这些妇人在和离以后,到底会不会遭到当事人的唾弃呢?毕竟名节对于一个古代女性来说,实在是太重要。被休回家的女子,以此为耻辱而自杀身亡的不在少数,女子的婚姻和名声,是她们背负一生的枷锁。可是宋朝却不是这样,宋代律法从来没有明文禁止妇女再嫁或是改嫁,且表扬守节妇女的模式也尚未于宋代确立,更对于宗室再嫁之妇女加以补助,可见宋代官方对于再嫁妇女并无轻视之意。这个时代的女子,从来不以再嫁为耻,那些再嫁的女性,所受到的歧视远少与其他的朝代。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在嫁给宋真宗前曾有过一段婚姻,皇家尚且如此,民间就更不用说了。南宋洪迈写过一部《夷坚志》,里面所记载的宋代妇女和离改嫁之人,竟然多达61例,有些女子不仅是一次改嫁,甚至还有一生改嫁多达三次者,都有6人之多。从这本书中记载,就足以见得当时开放的社会风气。

从《知否》中多次出现“和离”这个词,观宋代女子的地位


史学大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之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绚丽多彩,并不是徒有虚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