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應該減少跳槽次數嗎?

不經意間的風景


從題目的答案來看,找工作肯定應該越少跳槽越好,原因有二:

第一:對於投遞簡歷的僱主HR而言,肯定是希望招聘的新員工穩定性較好,

可以和公司一起發展。如何去判斷穩定性?從過往簡歷的跳槽次數僱主HR找線索的方式之一。

第二:跳槽次數過多,也不有利於自己的職業發展。

沒有在一家公司完整地待過兩三年,是沒有辦法窺見公司的業務發展的全貌和發展趨勢,不利於自己長期穩定地在某一領域內的積累和成長。頻繁跳槽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一次次破壞自己的成長曲線,一次次去適應新的公司從頭開始。


但是針對於提這個問題的夥伴的註解:

“但是你不去一家公司裡面工作過,你怎麼知道這家公司真實情況是不是和它說的那樣,適不適合你,如果發現真的不好是應該堅持幹下去,還是繼續找更好的呢”?


我們需要做兩件事:提前瞭解公司/職位和了解自己。


Part1

瞭解公司/職位的內容包括:

  1. 公司的業務情況和增長情況。可以查一下網站的信息,行業的信息,上市公司還可以看公司的財報等。也可以找行業內的朋友(包括和該公司有上下游關係的)打聽一些業務情況。

  2. 公司的文化。當然,每個不同企業性質都有其不同的文化,外企國企民企等。還有每個企業獨有的一些文化,公開透明還是加班文化等,提前瞭解公司的隱性規則,有利於做自我判斷。


  3. 職位的情況,包括職位產生的原因,上下級彙報線,薪資範圍和構成,工作內容的難易程度,考核機制,出差等。


以上這些情況,除了自己查信息,找朋友打聽,面試環節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瞭解公司和職位情況的途徑,可以在面試中提一些關於公司發展和職位的問題,同時在整個過程中HR和用人部門是否友善是否專業,都是可以在心裡做一個小小的評估的。面試是一個雙向選擇的環節。


Part2

瞭解完公司/職位信息,就要開始評估自己和這個工作的匹配度了。

首先需要通過過往自己的職業經歷瞭解自己的底線和美好期待。底線是絕對不能觸碰的,比如你通過之前的工作清楚自己不能接受加班文化,那麼公司和職位再好都不要去,免得去了一陣委屈又急於跳槽。美好期待是plus,即錦上添花的,不要把plus的當成核心需求免得本末倒置。比如我有個朋友特別看重公司有沒有咖啡機,但是如果他因為咖啡機去了這個公司,發現自己並不能完成職位的要求,那就麻煩了。

其次最重要的是盤點自己的核心能力是否和前面瞭解到的崗位的核心要求匹配,梳理自己的個性是否和自己前面做的功課的企業的文化相匹配。

當然,減少跳槽頻次前期充分準備只是其中一個環節,還包括新團隊的融入,新公司的業務開展等等環節,下次我們再談。

預祝每個職場人都可以通過每次精挑細選的跳槽完成職場飛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