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志亮: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遺傳內因的影響

錢志亮: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遺傳內因的影響

生活中經常會有家長問我:“錢老師,我的孩子就是成績不好,這是怎麼回事?”

往往我會問一句:“你們兩口子當年讀書成績怎麼樣?”

他說:“不好意思,我倆那時候讀書成績都不好。”

舉這個例子,就是要講關於遺傳的話題。

好多家長總是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麼請問:起跑線在哪?

有家長說是在6歲去上學;有家長說,不,應該是3歲去上幼兒園;也有的說,那肯定不對,應該是呱呱墜地那會兒,0歲。

錢志亮: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遺傳內因的影響

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說:人生的起跑線在精卵子結合的那一剎那。

爸爸媽媽各給出一個生殖細胞,每一個生殖細胞裡面各有23條染色體,每條染色體裡面有成千上萬的基因。

人們彼此之間的不同,就是由這些基因所決定的,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攜帶著來自父親和母親兩個家族的種系特性。

遺傳學的理論告訴我們:每一個生命的發展,都是從精卵子結合的一剎那就開始了,而這一剎那就決定了這個生命與其他生命的發展是不一樣的,有它自身特有的發展順序。

人受遺傳影響的有兩大塊:生理遺傳和心理遺傳。

生理遺傳往往會使得每一個人具備父系和母系兩個家族的種系特徵,包括長相、身高、膚色等等,這些特徵都有可能在孩子身上表現出來。

比如說身高,遺傳學告訴我們,一個孩子的身高由三個人決定:爸爸35%,媽媽35%,孩子自己30%,而孩子自己的30%取決於三個因素:睡眠、營養和運動。

所以家長得告訴孩子:基因沒法改變,但你的身高能不能超過爸爸媽媽,還取決於你自己的三個因素,只要你好好睡、好好吃、好好運動,將來女孩超過媽媽,男孩超過爸爸,絕對沒有問題。

經常會有家長來問:“我們家孩子,跟遺傳有關係嗎?”有,但不絕對。

爸爸媽媽兩個人中,如果有一個人胖,那孩子肥胖幾率是25%。如果兩人都胖,那孩子肥胖幾率大概在50%左右。

如果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胖,那孩子肥胖幾率在73%—78%左右,還有25%的可能性,可以通過健康的飲食來調控。

所以,肥胖不完全是遺傳的。有的家長說:“我們家孩子喝涼水都長胖。”這不對,因為能量是守恆的。

在諮詢中,還有家長會問到膚色問題。孩子的膚色怎麼遺傳呢?是兩個人的中和色,偏異性。

舉個例子:媽媽很白,嫁給“包公”,如果生個兒子,肯定沒爸爸黑,也沒媽媽白,是兩個人的中和色,會偏向媽媽多一點;如果生個女兒,肯定比兒子黑,因為偏向爸爸多一些。

這是正常的情況,但也有特殊情況:孩子專門“挑”父母的優勢遺傳。

錢志亮: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遺傳內因的影響

圖:一家人的膚色

還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受荷爾蒙的影響,臉上長痘痘,遺傳學是這樣解釋的:孩子的爸爸媽媽,如果一人當年有“戰痘”的青春,那麼孩子長痘的幾率是別人的20倍。

如果兩人當年都長痘,那孩子長痘的幾率是別人的400倍。

再比如相貌,孩子像誰,就看爸爸媽媽當中誰強勢,誰強勢就像誰。

如果孩子跟爸爸媽媽都不像,而是像奶奶或者外公,這也很正常,因為有些遺傳基因在爸爸媽媽身上呈隱性,在孩子身上成顯性。

我有個女學生長得隨她爸爸,可是她的女兒長得簡直就是外婆的翻版,外婆的基因在外孫女身上充分表現出來了。

還有父母問到:“我們都是雙眼皮,怎麼生個孩子是單眼皮?”為此兩口子還鬧意見。

其實是這樣:我們屬於東方人,東方人的祖先叫蒙古人種,蒙古人種原本都是單眼皮,雙眼皮屬於典型的外來物種“入侵”後留下的。

人們發現雙眼皮、大眼睛、長睫毛好看,大家都想生個這樣的孩子,關鍵雙眼皮、大眼睛、長睫毛,這是一組基因,具有很強的遺傳性。

如果單眼皮和雙眼皮的人結婚,生四個孩子:兩個生下來就是雙眼皮;一個單眼皮;還有一個有點單有點雙,但45歲之前會變雙。

也就是說,這單眼皮在N年之後,將成為“稀有動物”——慢慢都被雙眼皮同化了。

錢志亮: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遺傳內因的影響

“為什麼父母都是雙眼皮會生個單眼皮?”簡單回答:返祖了,很正常。

“父母雙眼皮的孩子現在單眼皮,將來會變雙嗎?”答:45歲之前都有可能。

“會不會兩個單眼皮的人結婚生個雙眼皮的孩子呢?”答:不可能。

錢志亮: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遺傳內因的影響

調查一:父母單雙眼皮與子女的關係

錢志亮: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遺傳內因的影響

調查二:父母單雙眼皮與子女的關係

除了生理遺傳之外,還有一個心理遺傳。

智力遺傳:

智力基因在5、13、14、21和23這五對染色體上,其中第23染色體上的X是最重要的,X與其他基因相互作用,是核心代謝途徑。已知X上面有1110個基因,其中有85個基因是決定聰明與否的。

行為遺傳:

比如一個孩子從沒見過外公,但拿杯子喝水的方式卻和外公一模一樣,連擦鼻涕的動作都一樣,這就是行為遺傳,所謂“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就是這個道理。

錢志亮: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遺傳內因的影響

圖:和外公的喝水方式一樣

性格遺傳:

性格跟遺傳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的教養方式、父母的態度。

心理遺傳:

大腦結構會往下傳,大腦成像有的時候也會傳。舉個例子,生活當中,有些孩子看上去特別聰明,上課的時候老師一講就會,但是一考就錯,是孩子不用功呢,還是沒有讀書的腦袋?

我建議家長帶去市級以上醫院測個腦電圖,大腦左右半球有α波、β波和θ波,主要看θ波左右半球是否對稱。

如果對稱,孩子成績不好,那就是三個字“不用功”,一個字“懶”,兩個字“欠揍”;如果左右半球不對稱,孩子再怎麼用功,成績也很難好。

講了這麼多關於遺傳的內容,絕不是說遺傳決定論,孩子的成長是遺傳和後天的經驗共同來塑造的。

基因會為大腦的發展提供一個宏偉的藍圖,決定了神經通路的增加、修剪和定型的時間表,而早期的經驗、後天的教育會決定神經通路的形成、修剪、保留和強弱,為未來的學習、行為和健康提供基礎。

所以最終結論是:家族的基因不好,不是孩子的錯,這是需要了解和接受的事實。

每個人都希望生在智慧富貴的家庭,但是這些不會隨我們的主觀意志轉移。

我們要承認遺傳對一個個體的重要影響,人跟人之間的差異,其實在精卵結合的一剎那就已經決定。

孩子已經出生,木已成舟,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心態淡定、平和,不過度執著、焦慮,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錢志亮: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遺傳內因的影響

作者|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名師。86級畢業留校,1994年留學歸國,博士學歷。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諮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


微信公眾號: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週一至週五,每天推送一篇原創文章,致力於為家長提供專業、實用的育兒知識和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