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則視頻,感觸頗深。

視頻內容是曼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做的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靜止臉實驗。

在實驗之初,媽媽與孩子正常互動,孩子很開心

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靜止臉實驗開始,媽媽面無表情。孩子發現了,開始想辦法引起媽媽注意。

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孩子繼續嘗試讓媽媽與自己互動,但是媽媽仍然面無表情。

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最後孩子開始崩潰大哭

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視頻低下有個評論說:“如果每個家庭都有攝像頭,拍下媽媽和孩子交流的細節,結果都會像這個實驗一樣令人震驚。”

作為大人,總是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媽媽開心不開心,孩子總是能在第一時間感受到。

孩子對媽媽的情緒格外敏感,不節制的負面情緒,對孩子來說,猶如災難。

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不快樂的媽媽,養不出快樂的孩子

有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孩子過得大多也不會快樂。

有一朋友,很小的時候,她的母親就愛和孩子傾訴和抱怨各種事情:父親的不著家、婆媳相處的不快、生活的辛苦艱辛.....直到現在成家立業,母親也還在絮絮叨叨訴苦。

在朋友眼中,母親一直是不開心的。

她疼惜母親,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也在母親負面情緒下,壓的喘不過氣。

人們都說,快樂是會傳染的,其實痛苦也是。

生活在一個“媽媽經常不開心”的家庭,孩子謹小慎微,習慣察言觀色,小心翼翼,經常感到惶恐和內疚,慢慢地,他也變得不快樂。

張愛玲曾經這樣說過自己的母親:

“她才醒來總是不甚快樂的,和我玩了許久方才高興起來。”而這個“總是不甚快樂的”母親,也折磨了張愛玲一生。

如果父母總是不自覺地對著孩子抱怨、訴苦,結果自己的痛苦沒有減少,反而帶給孩子痛苦。

媽媽的心情,是家庭的溫度

媽媽的心情,也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溫度。

有個孩子曾經對我說:“我最怕我媽發脾氣,每次媽媽一不開心,我爸不敢惹,我也躲得遠遠的,連吃飯的時候都死氣沉沉的。”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家庭,媽媽一不高興,抱怨老公什麼都幫不上忙,抱怨孩子不聽話,職場的辛苦,於是家裡經常烏雲密佈。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女士說;“從人類演化角度,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媽媽的情緒越穩定,越容易創造出一個愉悅溫馨的家庭氛圍,反之,媽媽不快樂,一家人也會跟著悶悶不樂。

英語裡有一句諺語,叫做“happy wife, happy life”,意思是妻子高興,人生才能幸福,這句話值得很多家庭反思。

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心情愉悅的媽媽,是全家的福氣

後臺曾經有媽媽留言:“我也想做個好脾氣的快樂媽媽,但是每天忙得不可開交,老公也不怎麼顧家,我是真的開心不起來。”

其實,寫下這樣的文字,不是給媽媽們施壓,讓媽媽們每一天都表現出積極樂觀,畢竟生活從來都不容易,悲傷、憤怒、絕望......都是難以避免的存在。

而是提醒媽媽們,自己的情緒要放在第一位考慮,善待自己,愛護自己,只有自己快樂起來,這才能給孩子快樂,給家庭快樂。

我們正視所有負面情緒的存在,但是發洩的出口不應該是最親近的家人和孩子。

一個心情愉悅的媽媽,是一家人最大的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