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城关镇:脱贫攻坚“回头看”落地有声

内乡县城关镇:脱贫攻坚“回头看”落地有声

河南经济报记者张治中 见习记者周美娇 通讯员周智有 刘杨

疫情防控不松劲,脱贫攻坚绷紧弦。3月17日上午,内乡县城关镇书院村第二村民小组陈少宇,在该镇扶贫办的多方协调、沟通下,高兴万分,收拾行装将走进当地牧原集团旗下的一家生猪养殖场,以每月3500元的收入,开启他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大道。这是内乡县城关镇党委政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施脱贫攻坚“回头看”走访出现的实际成效。

内乡县城关镇:脱贫攻坚“回头看”落地有声

该镇地处内乡县城中心区域,有12个行政村、社区41个村民组118个居民组,辖区面积9.7平方公里,总人口7.2万余人,农业人口1819户6143人,非农业人口16692户6676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30人,其中低贫困户4户16人,散养五保户12户12人,一般贫困户1户2人。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因残和丧失劳动力,贫困发生率为5‰,无贫困村。在镇党委政府帮扶下,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相对经济增收项目,人均年纯收入超过5000元以上。通过强化增收措施,严把脱贫标准,规范退出程序,进一步提高贫困户退出和动态管理的精准度和满意度,到目前为止,全镇17户30人贫困户退出率达100%。

该镇在疫情防控向好发展态势后,极为重视脱贫户因疫情形势导致返贫问题。3月中旬,镇党委政府连续召开了“城关镇扶贫攻坚‘回头看’推进会”和“城关镇扶贫攻坚推进会”等。抽调有镇工会主席张丽娟和扶贫办主任杨帆为主要力量和扶贫专干组成的扶贫攻坚“回头看”和“大走访”精兵强将队伍,深入村组、农户,实地调查了解脱贫户情况,对脱贫户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进行研判,建立扶贫整改台账,挂牌限定时间解决处理问题,满足困难群众诉求,避免脱贫户返贫问题。经过近一周的扶贫攻坚“回头看”走访活动,共解决脱贫户诉求3类6个实际问题,为脱贫户办好事、实事12件。

内乡县城关镇:脱贫攻坚“回头看”落地有声

北园村第九村民小组梁海香一家,因其丈夫2015年中风长年残疾卧床,丧失劳动力,且于2018年5月病亡,全家五口人依靠种菜、卖菜月收入200多元维持生活,儿媳因家贫与其儿子离婚,现有儿子、女儿、孙子和她四口人。镇扶贫办及扶贫专干帮她儿子在县城区联系打零工安装水暖工作,月收2000多元;帮助其女儿安排在县城北关电业局对面一家烩面馆务工,月收入1500多元;孙子进入河南省团校郑州百年技校学习,使其享受“雨露计划”,年补3000元及免生活费等5400元,学得一技之长后,又联系安排在郑州鑫苑小区物业实习务工,月收入2400多元。全家除上述收入外,享受低保金、惠农粮补、养老金、电费补贴、聚能光伏发电分红、民政节日补贴、医疗和保险补贴等,年有相对稳定收入67148元,人均净收入达16787元,远远超过全县年人均收入标准。梁海香对前来走访的该镇工会主席张丽娟和扶贫办主任杨帆等人说:“感谢党的关怀、照顾,感谢镇上杨军的关心、帮助,现在全家吃穿不愁,医疗、教育、住房都有保障,党的恩情我们世代不会忘记。”

内乡县城关镇:脱贫攻坚“回头看”落地有声

书院村第二村民小组陈权一家因病致贫,2009年至今,自己因患障碍性贫血,一年治疗费用近20000元左右;其母亲2017年患食道癌,先后治疗费用除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负担13463元,全家大小七口人年综合收入仅27600元,人均年纯收入只有3940元。该户两个重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支出负担较重,生活相对困难。经规定程序,慎重识别,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该镇扶贫办,按照扶贫政策,及时上门兑现各项享受条件的同时,根据其家庭成员结构、身体状况,因人施策,积极帮扶。3月16日下午,经多方协调,联系,在离其家不远的牧原集团一家养殖场为他父亲安排了工作,年将为家庭经济增收42000多元,使其家庭达到年综合经济收入72000余元,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0000元,跃出全县人均年收入水平。陈权说:“镇党委政府多次上门关心我家的困难,又想方设法为父亲找增收门路,使我家不再戴贫困帽子,感谢陈丹同志为我们提供政策服务,今后,我们一定听好好党话,跟着党走,以实际行动感谢党的恩情。”


【新闻热线:0371—53306921,1561770953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