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打井挖出古墓,出土3座“博物館”,文物價值不少於100億元

河南省文化底蘊底蘊深厚,因連連被挖掘出無數的文化瑰寶被盜墓賊盯上,雖然國家也對河南省進行了特別的防守,壞人在暗處,管理人在明處防不勝防,從而導致河南省是被盜文物最多的省會之一, 但因為河南省埋藏的文物是在是太多了,不用刻意去盜取,正常生活也有挖掘出文物的可能,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個村民無意挖掘到文物的真實故事!

1923年(民國十二年)8月,生活在小農村的李銳,因為自己平時種有不少的菜地,平時澆灌菜地一桶一桶水的挑過去,十分的費力費時間,為了不讓自己如此勞累,就萌生了在菜地挖水井的想法,不過是僅靠他一個人,估計要挖到猴年馬月,而且有的工作,也不可能獨自完成的,於是他就拿出了家裡閒置的錢,聘請當地的一些村民共同完成。

在當時挖井都是用一些鐵鏟和鋤頭去挖掘的,李銳剛挖不久坑,就碰到了硬物,和請來的工人一起都挖不下去,最後也只能換地方,然而沒想到,換了地方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碰到硬物的時候,已經挖了挺深的了,如果在這個時候放棄,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而且還要把土埋回去,十分的麻煩,迫不得已,李銳只能和大家一起硬著頭皮繼續挖。經過三天的努力,挖到了十米深,當時大家就納悶了,為什麼還沒有見有水滲出泥土中,後來沒想到挖出了文物。

考古專家聽聞消息迅速趕到現場,根據土質還有文物推測出,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家樓大墓,因為墓地畢竟大,在李銳聘請的工人的基礎上,又聘請了一群,村民們聽到可以挖掘文物,自然是樂此不疲,即使挖了不是自己也,起碼也可以看一下。不出所有,在此墓地都就出土了很多文物,最多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剩下的幾乎都是各種風格紋飾的鼎、編鐘、尊等,最重要的是,當時就有考古專家評估過它們的價格,據說不會少於100億元、聽到這個讓人震驚,沒想古墓不僅數量多,種類多,還每一件都是重量級的國寶。

從古墓中出土的春秋中期青銅製盛酒器蓮鶴方壺,成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中國的文物瑰寶數不勝數,然而禁止出境也就60個,而它就被選入了其中,可想而知,它是多麼的寶貴,古墓中的隨意一件文物,都如此寶貴,說古墓出土的都是國寶,一點也不為過吧!

最後經過各種商討河南博物院收藏了58件、臺北歷史博物館收藏了21件、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了15件、剩下的一些文物,都零零散散收藏與不同的博物館了,因為臺北歷史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都是比較大型有名氣的博物館,所以很多人就只記得古墓出土的文物都有收藏到這三家博物館,後來在人們口中越傳越神奇,最後就傳成了農村工挖掘的古墓,古墓中出土了3座“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