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在白门楼上为何听从刘备的意见杀了吕布?

清山雅舍


关于这个问题,一句话说白了曹操这个时候才猛然醒悟,不想做丁建阳和董卓第三,没有刘玄德的提醒,曹操就危险了!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的武力相信曹操是很佩服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和濮阳城下,曹操曾经说过吕布那厮天下无敌,非一人可胜!

要是能归降自己,为己所用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因为曹操是相当爱才的,但是吕布的无信义反复无常毁了自己,一代枭雄从此灰飞烟灭!


12345688顺流


曹操当时对吕布,属于可杀可不杀状态

吕布勇武,曹操是亲眼所见,当年虎牢关吕布一己之力力克群雄,换谁都想手下有这种猛将。

曹操这人自己武力一般,所以偏爱武将,我已经说过多次了,曹操手下,武将好混,文官难熬。他本人也可以算文武双全的人。

吕布善变性格曹操心知肚明,他其实就是有点犹豫,一方面肯定吕布的武力,但另一方面也知道吕布的德行。

这就是一个古老话题了。对于人才的定位

一等人,有德有才

二等人,有德无才

三等人,有才无德

四等人,无德无才

无疑,吕布属于第三等。如果说吕布就是一些其他毛病也就罢了,譬如贪财好色等等,但这厮一直野心庞大,谁当他主公谁倒霉。刘备收留他结果也被鸠占鹊巢……实际上这里就看出陈宫的谋略确实一般水准。吕布是莽夫,占徐州必定是陈宫的主意,这个用脚趾头都能猜到。当时那种情况,陈宫应该让吕布把徐州让回来,而不是取而代之。

这个事办得特别馊。

吕布名声不好,先杀丁原再杀董卓,我觉得当时除了他亲兵,应该没几个良将愿意投奔他,他聚拢的无非物以类聚,都是些三等四等

刘备的话只是帮曹操下了一个决心,其实也是,这吕布动不动就窝里反,真用上了,不说其他曹将不满意,要是有一天也被吕布背后捅一刀,曹操估计也得后悔死。所以借着刘备的话,杀了也就杀了。

曹操这么问,还有一层意思,含义是告诉天下人,你们看,我是没打算杀吕布的,是玄德的意思,其实就是甩锅,杀吕布用刘备来顶锅。其实刘备想杀吕布也说得过去,毕竟吕布夺了他的徐州,这个理由说得过去


善良之子86


吕布在三国里是公认的战力第一,有万夫不当之勇,刘关张三人才能勉强和吕布战成一片。

不过,吕布的名声却不太好。吕布本姓吕,父早逝,后来拜丁原为义父。不过在丁原攻打董卓时,吕布却将丁原杀死,又认董卓为义父。在董卓手底下没多久,又因为貂蝉,将董卓杀死。被骂做“三姓家奴”,为人反复无常,不忠不义。

曹操是个非常爱才的,尤其是像吕布这样战力无双的人,但同时曹操也是个非常多疑的人,“梦中杀人”就是他的杰作。

曹操一直认为刘备是个较为仁义的人,对刘备的印象是宽厚待人,当然这是刘备的自我保护色。曹操认为现在连刘备这个厚道人都表示吕布不能相信,不能为我所用,怎么办,那就杀呗!


樱花下饮茶


楼上提问,答案无非三个方面:

1.曹操性情多疑,加上刘备煽风点火一时做了错误的判断。曹操因蒋干误杀蔡氏兄弟等都是例子。

2.曹操喜欢忠诚之将,尤其是对他忠诚,曹操亲自看到了吕布三次卖父求荣,如此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人必须诛杀之,反正都是要杀的,不如借此撕破刘备的虚伪,也是在告诉天下只有自己才是汉室正统。

3.刘备一个没落皇族,甚至都算不上,长年生存于最底层,善于察言观色、寻找敌方存在的漏隙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知道吕布这样的猛将关张赵也不及,不为己用更不能送人,因此一句让曹操做吕布第四任义父被曹操愤怒之下杀了,连曹操都说愤怒会降低人的智慧,这就是刘备的高明之处


倚愚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曹操真的是听从刘备的意见才杀的吕布吗?还是曹操有意引诱出刘备的杀吕布之心?

我来分析一下,曹操的性格多疑,是天下尽人皆知的,而吕布三姓家奴的名声,也是名满天下,所以曹操深知吕布虽好,却不可留啊,但是都传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曹丞相还是有点犹豫的。

必须得找一个非常想吕布死的人帮忙下决心啊,所以曹操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刘备,而曹操征询刘备的意见,有这样四个目的

1,通过征求别人意见,来彰显自己礼贤下士的态度,好让天下的英雄豪杰都能为操所用

2,让刘备成为背锅侠,既然对刘备礼贤下士的态度已经表露完成,那就还得刘备保全丞相爱才的名声,好让天下人知道,我曹操是爱才的,想留下吕布重用的,可是刘使君要杀,而且提出一个让丞相无法反驳的理由

3,让曹操下定决心杀吕布,曹操知道吕布武功天下无敌,想用,可是丁原和董卓的事在前,想杀又舍不得,所以问下刘备吧

4,试探刘备,为什么曹操要问刘备,因为他猜测刘备肯定也对吕布恨之入骨,只是因为刘备人马不多,实力不允许,所以才对吕布一再忍让,试问有哪个男人,能容忍自己的老窝被抄,妻儿老小被人囚禁

如果刘备也想杀吕布,那就说明刘备的大度,是装的,也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一般只有想做大事的人,才能诸般忍让,这是曹操问刘备吕布杀不杀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时候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庖丁丁


对于“曹操为何听刘备的意见杀了吕布”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而这些原因,都有必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去一一分析。

白门楼事件

说起这个事件的背景,中间有着一连串的事件,我们需要耐心地梳理一下。起初,吕布在“连环计”事件中杀了义父董卓后,便与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在长安火并争权。结果,对方兵多,任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大败而逃。先是北投袁绍,但是袁绍一看这人连杀两任义父,吓坏了,坚决不接纳吕布。吕布没办法,只能又灰溜溜地南下在河内郡驻扎。河内郡离曹操的根据地兖州比较近,当时曹操正在攻打徐州的陶谦,原因是陶谦的手下杀了曹操的父亲。而陈宫和张邈抓住这个机会引吕布入兖州,起兵造反。老窝被端,曹操只能回头反攻吕布,经过一番对战,吕布又一次败退,向东投靠徐州的刘备。此时陶谦已病逝,让徐州牧于刘备,被刘备接纳后,吕布又一次忘恩负义,将刘备击败,反客为主,占据下邳。而一年多后,曹操在完成迎献帝、击袁术等大事后,再度发兵攻打徐州,欲灭吕布。结果,吕布节节败退,最终被曹军围困在下邳。由于当时发生粮荒,曹操欲速战速决,便采纳郭嘉、荀攸的计策决了泗水、沂水,淹了下邳城,最终俘虏了吕布。

据《三国演义•第十九回》记载: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牵下楼缢之。布回顾玄德曰:“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

在白门楼上,吕布乞求投降,曹操便问刘备意见,结果刘备出言提醒曹操丁原和董卓的下场,那意思自然是吕布此人留不得。

不得不杀

前面说过,曹操之所以听从刘备建议杀吕布有两方面原因。而这两个原因从上段的事件脉络种不难发现。

一是因为吕布此人反复无常太甚,毫无忠义之心,坑人无数。曹操当时正在为对抗袁绍做准备,需要将周边的势力都清除一遍,稳定后方。若是不杀吕布,一旦吕布再次起兵造反,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二是因为吕布毕竟是当时的有名人物,一方诸侯,若是随意加害,曹操的容人之量可能会被人诟病,要知道当时一个主公的名望是招揽人才的重要法宝,只可强化不可毁伤。曹操算准刘备不愿自己如虎添翼,顺势借刘备之口说出吕布该死的原因,这样自己也不会因杀吕布而有什么副作用。

其实,曹操并非是听从了刘备的建议才会杀吕布,当时就算是刘备不那么说,曹操出于第一个原因,也会杀了他。而这一切,都是吕布自己毫无底线地恶劣操作所导致的,怨不得别人。


三味翁童


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曹操本来并不想杀吕布而留为己用。但刘备及时提醒了曹操吕布乃见利忘义,心狠手辣之徒,亲手杀了自己两任“义父”,这是在警告曹操,不要做吕布“第三任义父”


辰然诗话


纵观整个《三国演义》。曹操最大的优点是能听意见,并且能从这意见中分辨出对与错。并且能很快做出决策。这是曹操不同其他人的地方。在谋略方面曹操不及郭嘉,但曹操能断事。

曹操经刘备一提醒,瞬间就抓得了问题的本质,知道了吕布的道德品行和反复无常的小人特性。加之吕布武艺超群,绝不会屈于人下的。虽然有才,但终久必为害。

这就告诉世人,做人首先重的是忠,然后论才干,即使刘备不提醒,也会有人提醒的。吕布终久会死的。


石湾518


一、曹操爱惜人才,唯才是举,他本来并不想杀吕布而留为己用。但刘备及时提醒了曹操:“明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这是在提醒曹操吕布乃见利忘义,心狠手辣之徒,亲手杀了自己两任“义父”,这是在警告曹操,不要做吕布“第三任义父”……

二、在曹操眼里,天下英雄只有两个,一个是自己,另一个就是刘备。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讨论天下谁是英雄时,一手指自己,一手指刘备说:天下英雄,唯有使君与操耳。所以,曹操在内心深处是高度认可刘备的,所以他采纳了刘备的意见,杀了吕布。

三、曹操听从刘备的意见没有收留吕布而是杀了吕布,但没有放吕布令投他处的原因,是吕布战力勇猛又反复无常,一旦放了吕布,日后对曹操是个巨大的威胁。





德馨先生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著。曹操戏称当世英雄是唯使君刘备和江东孙权,笔者认为吕布应该是三国第一猛将。曹操听从刘备建议杀吕布,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吕布作为一代猛将,有自己的交际圈,活着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吕布手下有九员战力上等的大将,张辽、高顺等。就单说吕布,坐下赤兔马,手执方天画戟,也有万夫不当之勇,最厉害的一战当属一人战三英了。在本书中,三英指刘备、关羽、张飞,刘备可以忽略不计,但关羽之后有过关五关斩六将、计杀庞德,带伤战徐晃的战绩,张飞战张郃、许褚等,可见吕布战力值之恐怖。

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瓚,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第二,吕布归顺曹操,性情无常,会威胁自身安全。吕布被后人称三姓家奴,主要是他跟了三过主人,丁原、董卓、司徒王允,其中还先后拜了丁原、董卓为义父,成司徒王允的义女婿,但丁原、董卓都因吕布而死,司徒王允也因吕布保护不力而死。可见吕布这个人靠不住,一旦敌对势力给三瓜俩枣,吕布很有可能对自己不利,自己手下没有完胜吕布的武将,一旦吕布生谋反知心,那曹操自己人身安全就岌岌可危了。

布向前,一刀砍下丁原首级,大呼左右:“丁原不仁,吾已杀之。肯从吾者在此,不从者自去!”军士散其大半。次日,布持丁原首级,往见李肃。

第三,吕布有可能投奔袁术或袁绍,成为敌对势力的助力。袁绍手下以颜良、文丑最为有名,但武力值应当比吕布弱了些。如果吕布被袁绍招揽过去,那袁绍的综合实力会再上几个层次,对自己产生更大的威胁。袁术方虽然比袁绍弱了些,但也是兵多将广,一个纪灵就将刘备逼得求助吕布,吕布加入,将是实力倍增。当然,还有孙策、刘表等,不论之后收谁的好处,都对自己逐鹿天下不利。

当下吕布射中画戟小枝,呵呵大笑,掷弓于地,执纪灵、玄德之手曰:“此天令你两家罢兵也!”

笔者从吕布自建势力、性情无常、投奔敌对势力三方面来谈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每个人看法是不同的,以上是本人的看法,如有不足,欢迎补充交流。

我是路留星,一个热爱武侠文化的行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