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一位好“演员”,演技人品俱佳,还被写进了《史记》

优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宫廷艺人。以表演为业,过去宫廷表演的人叫优伶,加上他名孟,故得优孟的名字。他从小就擅长表演,优孟成年后身材高大,更富有辩论之才,经常用谈笑的方式委婉地劝谏。

春秋时期有一位好“演员”,演技人品俱佳,还被写进了《史记》

优孟生活在春秋霸主之一的楚庄王时期,所以留下的故事也和楚庄王有关。  

据说楚庄王爱马是出了名的。他曾有一匹好马,楚庄王非常喜欢它,经常给马穿上绫罗绸缎,把它安置在华丽的宫殿里,专门给它准备了一张床作卧席,拿枣脯喂养它。马的生活水平过于优越,肥胖得不得了,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最后生病死了。楚庄王非常伤心,命令大臣为死马治丧,准备用棺椁装殓,按大夫的葬礼规格来安葬它。庄王身边的大臣觉得这事太过分,争着劝谏,不同意这样做。庄王大怒,下令说:“如果再有胆大敢为葬马的事情来进谏的,立刻处死!”这事后来被优孟知道了,他随后就走进宫殿大门,仰天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庄王很吃惊,问他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优孟哭涕着回答说:“宝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理应厚葬。堂堂楚国,地大物博,国富民强,有什么要求办不到?大王却只用大夫的规格安葬它,太薄待它了。我建议用君王的规格来安葬它。”

春秋时期有一位好“演员”,演技人品俱佳,还被写进了《史记》

优孟智劝楚庄王

庄王忙问:“那应该怎么办好呢?”优孟回答:“用雕木的美玉做棺材,用最上等的梓木做外椁,拿樟木等贵重木材作装饰,再派几千名士兵挖掘坟墓,老人和孩子背土筑坟,然后,让齐国和赵国的使节在前面陪祭,韩国和魏国的使节在后面护卫。安葬完毕之后,再为它建立祠庙,用猪、牛、羊各一千头的太牢礼来祭祀它,并且安排一个一万户的城邑进行供奉。诸侯各国如果听说大王这样厚待马匹,肯定会影响很深刻,都会知道大王把人看得很低贱,却把马看得很重。”

春秋时期有一位好“演员”,演技人品俱佳,还被写进了《史记》

庄王恍然大悟地说:“哎呀!我怎么竟然错到这种地步!那现在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请让我用对待六畜的方式来埋葬它。以土灶为椁,用铜锅做棺材,用姜和枣来调味,再加进木兰,用稻草作祭品,火光做衣服,把它埋葬在人们的肠胃里,这样就可以让它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了。”庄王同意了,于是就派人把马交给主管膳食的太官,并且告诫大臣们,让他们不要宣传庄王原先的打算。最后大家把马肉都吃进了肚子了,马也下葬结束了,结局是皆大欢喜。  

这就是“庄王葬马”的故事,还有一个更有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位好“演员”,演技人品俱佳,还被写进了《史记》

孙叔敖(约前630-前593)是春秋时期楚国期思(今河南固始)人,楚国名臣。被楚庄王举用,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但就这么一个有卓越表现,对楚国贡献很大的人,却无法保证他的儿孙也能高枕无忧。

春秋时期有一位好“演员”,演技人品俱佳,还被写进了《史记》

芍陂(今安丰塘)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

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个贤人,所以生前一直很看重他。就在孙叔敖病重快要去世的时候,他嘱咐自己的儿子说;“我死了以后,你没有了依靠,说不定会贫困,如果那样的话,你就去拜见优孟,只要说你是孙叔敖的儿子,他就一定会帮助你。”

春秋时期有一位好“演员”,演技人品俱佳,还被写进了《史记》

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果然穷困潦倒,过了几年,不得不靠给人背柴度日。有一天,他遇到了优孟,就对他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亲去世前,曾嘱咐我贫困的时候拜见您。”优孟打量了他一番,说:“你别出远门。等我消息。”随即,优孟回家,命人缝制了类似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给自己穿戴上,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一年多以后,优孟简直就是孙叔敖在世,连楚王和他左右的大臣们都分辨不出来。庄王举行酒宴,优孟穿戴一番,上前敬酒祝寿。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复活了,要任命他为宰相。优孟说:“请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商量,三天以后再来就任宰相。”

春秋时期有一位好“演员”,演技人品俱佳,还被写进了《史记》

三天以后,优孟来了。庄王问:“你妻子说了些什么?”优孟答:“我妻子不同意,她说楚国宰相不值得做。孙叔敖身为宰相,忠诚廉洁,所以楚王才得以称霸。现在他死了,他儿子却连立锥之地都没有,穷得靠背柴维持生计。在楚国做宰相,不要不要。”庄王听后感到惭愧,立刻向优孟道歉,并马上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的四百户封给他,用来供奉孙叔敖的祭祀,后来孙叔敖家传了十代,香火依然很旺盛。

春秋时期有一位好“演员”,演技人品俱佳,还被写进了《史记》

优孟正是用自己的智慧来巧谏君王,让君主自己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所不妥,这样,君主才能真正的改过自新。试想,如果直谏的话,未可见能取得那么好的效果,没准还会惹来杀身之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