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孩子剛出生後,新手家長有哪些注意事項?

家長教育社會觀察


我想說下我的經驗:

1.寶寶剛出生,要注意保暖,根據天氣,比大人多穿一件,因為子宮裡的環境是很暖和的,剛出來會不太適應。還要注意不要有強光直射寶寶的眼睛,會傷害他的眼睛,還會影響寶寶的視力發育。睡覺儘量關燈喲。給寶寶洗澡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讓寶寶著涼了,不然感冒了沒什麼藥可用,畢竟太小了。

2.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臍帶,保持乾燥,每天要用碘伏消毒,一般1-2周臍帶就會脫落,注意洗澡的時候,貼上護臍貼防水喲。還要注意看寶寶手臂上卡介苗接種留的疤,剛開始有輕度紅腫是正常的,15左右會消腫,留下一塊小疤痕,說明,接種成功。

3.儘量母乳餵養,讓寶寶更有安全感,喝完奶,要豎著抱起拍嗝,輕拍寶寶的背部,直到寶寶打嗝。這樣,可以避免寶寶吐奶。

4.有的寶寶身上、頭上會有胎脂、頭垢,洗澡的時候,可以給寶寶塗點山茶油,輕輕地擦拭點,頭上提前塗點茶油,軟化頭垢,可以更好地洗掉……

5.注意觀察寶寶的皮膚,一般生理性黃疸在7-14天會退黃,持續時間過長,可能是病理性黃疸,要引起重視,及時帶去看下醫生。帶寶寶曬曬太陽,可以去黃疸,曬曬寶寶的背部,頭部、屁股,還可以補鈣。

暫時只想到這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大森林1990


請問孩子剛出生後,新手家長有哪些注意事項?

記得我在醫院生孩子的時候,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的我看著老公笨手笨腳的照顧寶寶,這不敢碰,那也不敢使勁,護士看得特別揪心。忍不住過來教教他。結果我們被護士的大手大腳嚇壞了。其實是因為護士每天照顧很多寶寶熟練了,我們卻感覺護士下手很重一樣。

那麼新手爸媽面對剛出的寶寶,應該如何護理呢?

1、新生兒臍帶護理:新生兒的臍帶大都要等10-15天左右才會自動脫落。在寶寶臍帶脫落前,家長一定不要隨便用手去使勁拉扯,如果不小心扯斷了,寶寶臍帶很容易感染,造成不良的後果。為脫落前每天用碘伏酒精輕輕擦拭寶寶臍帶根部,並保持肚臍周圍的清潔和乾燥,避免細菌感染到。

2、保護寶寶囟門:寶寶的囟門比較軟,且很脆弱。大人要細心呵護,一方面不能讓寶寶囟門受涼,一方面也不要隨意按壓喝觸碰。更要注意尖銳物品觸碰到,以免發生意外。所以最好給寶寶帶一個帽子或者囟門帽。

3、保證嬰兒睡眠:新生兒寶寶的睡眠是沒有規律的,但是每天卻要睡18-20個小時,所以除了吃奶和拉屎的時間,寶寶不是在睡覺就是在醞釀中。那是因為寶寶的發育本身就需要這麼多的睡眠之間,所以新手爸媽要保護寶寶的睡眠環境,避免太多的親戚過來打擾到寶寶,當寶寶睡著的時候沒必要叫醒寶寶起來吃奶,也不要打擾。

4、餵養注意事項:寶寶胃容量很小,剛出生的時候只能吃50ml的奶,所以要避免過度餵養。正因為胃容量太小,所以寶寶餓得也比較快,那麼每天吃奶的次數就比較多,甚至要每1-2個小時都要喂一次。所以寶媽會比較累。餵奶的時候要選擇自己舒適的姿勢,如果剖腹產傷口疼可以臥姿哺乳。

5、清潔護理:新生兒從產房出來的時候護士已經清洗過身上的胎脂,但是回家後還是要洗澡的。寶寶臍帶未脫落前最好使用“擦浴”的方式洗澡。或者在肚臍上面貼上肚臍貼,避免肚臍潮溼而感染。給寶寶洗澡的時候要注意輕重,整個過程要速戰速決,避免寶寶著涼。

關注@清淡的辣媽,一起討論孕產、育兒、教育話題!

☞此文為原創,手打不易,抄襲必究!配圖源於網絡搜索,若有侵權請聯繫必刪。歡迎個人留言、轉發!☜

清淡的辣媽


您好,寶寶出生是一個家庭的大事,需要準備很多,下面就以我親身經歷,講一下從嬰兒用品準備,產婦和嬰兒護理,還有家庭關係上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嬰兒用品準備

種類隨便搜一大堆,我把自己用的好的寫下來:

  1. 奶瓶選擇ppsu材質的,玻璃材質的奶瓶慎重選擇,加熱外殼會很燙;
  2. 溫奶器對於自己帶寶寶,母乳不足的寶媽是必要的。我家寶寶出生後母乳不足,前幾個月混合餵養,有溫奶器會讓減少寶寶等待時間;
  3. 臍帶消毒使用醫用酒精,用棉籤在臍帶邊圈輕輕蘸一圈,臍帶7天到20天脫落都是正常的;
  4. 尿不溼nb號少買一點,nb號使用時間非常短,沒幾天就用s號了;
  5. 衣服買大不買小,新生兒長得非常快,備用寶寶衣物時候,號碼要岔開買,比如xs號的和尚服兩套,s號的包臀衣兩套;

產婦和嬰兒的護理

  1. 產婦生產前一週不適宜喝濃湯,容易堵奶;
  2. 產婦需預防乳腺炎,及時通奶,寶寶吸完後,如果還在漲奶,可以用吸奶器吸出來,避免回奶;
  3. 產婦不要對著空調直吹,注意別落下月子病;
  4. 寶寶對溫度的需求與成人不同,寶寶怕熱,尤其是男寶寶,從小就火力旺盛,蓋多了容易起溼疹,遵循寶寶比大人少一件衣服的原則;

家庭關係

對於剛剛迎接新生命的家庭來說,會打破以往的生活狀態,首先,除了夫妻兩人,寶寶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會加入照顧的隊伍中。老一輩的育兒知識可能比較陳舊,與新晉媽媽有分歧時,請尊重媽媽的看法。產後需要餵奶,睡眠不足,產婦要經受激素下降,情緒可能不穩定,這個時候,需要全家的支持。寶媽如果控制不住自己情緒,應該多與爸爸交流。

歡迎大家補充交流。


北北育兒


除了最基本的大家都知道的以外,我想說的是,我家兩個寶寶經歷過得,作為前車之鑑,避免走彎路!

1,最重要的,剛出生的寶寶容易拉肚子,首先要調整好房子和床的溫度,給寶寶纏一圈護肚臍的,以防寶寶著涼,我家兩個寶寶還蛋白質過敏,我吃雞蛋他們吃母乳就會臉上起疹子拉肚子,寶媽要注意!

2,因為拉肚子,寶寶就會爛屁股,有的寶寶是生理性腹瀉,也會引起,所以一定要每次拉完用溫水清洗乾淨,抹點屁屁樂,還是很管用的,但是不建議夏天特別熱的時候用。

3,最好抱起來給寶寶餵奶,喂完奶之後拍嗝,有的寶寶吐奶很厲害,防止被嗆到!

4,我家寶寶是自己蓋小被子,因為我怕晚上自己睡的沉了壓到寶寶,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

5,寶寶頭上的胎脂要及時的清理乾淨,我家大寶那時候沒有弄好,後面有些發炎,抹了藥膏才好的!

6,寶媽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不要長時間一個姿勢抱娃,我那時候一直抱大寶,搞的腰肌勞損了,一直好不了[流淚][流淚]!產後各種營養要好好補充,尤其是鈣!

大概就記著這些了


豆腐粉條


是和嬰兒洗澡時,冬天我女兒幫兒子在房間洗澡時用暖燈機一邊一個對著,距離不到50公分,關門不給我進,每次都是,有五天吧,把兒子的皮膚都弄得一層厚皮,跟她講也不聽,一直說是皮膚嚴,後來我很罵才把暖機丟出,


用戶8609818595810


有3件事是不能做的,新手父母瞭解一下。

1、總是抱著孩子,不讓寶寶自己躺著

寶寶是上天賜予寶媽最好的禮物,對於稚嫩可愛的寶寶,寶媽永遠是愛不夠的,哪怕產後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仍然想要一直抱著寶寶,覺得自己的懷抱會比嬰兒床更適合寶寶休息。

但很遺憾,這是一種誤解。

對於不足百日的寶寶來說,還是多躺著對身體發育更有好處。

不足百日的寶寶的骨骼是非常柔軟的,尚未定型,總是抱著孩子的話容易影響孩子骨骼發育,而且在抱孩子時難免會搖晃,有可能導致寶寶的脊柱被扭曲,還有腦震盪的危險。

而躺著能使寶寶的脊柱正常發育,不過也要注意不要太早加枕頭,以免造成頸椎彎曲。

2、把尿、把屎

與歐美不同,中國人有早早地給孩子把尿、把屎的傳統,一些觀念比較守舊的人至今仍不願意給孩子用紙尿布,而寧願忍受換洗尿布的麻煩。

但把屎把尿少不得抱著孩子,這種抱姿實際上是不利於孩子骨骼發育的,可能對寶寶的脊柱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孩子百日前最好還是讓孩子使用尿不溼,直接在床上拉屎撒尿,等到孩子的骨骼發育比較完全了再開始把尿。

另外也要提醒大家,不要過分依賴紙尿布,等孩子長大一些了就果斷撤下去,給孩子把尿,不然孩子可能會缺乏自主排尿能力的鍛鍊。

3、不當的臍帶護理

臍帶是孕期連接嬰兒和母體的重要“管道”,在出生後需要剪斷。而斷掉的臍帶顯然是會在寶寶身上留下一道“傷口”的,這就需要正確的護理,防止因此產生感染。

如果缺乏恰當的護理,可能會導致臍帶發炎;如果臍帶護理不當,甚至還可能染上敗血病。為了寶寶的健康,在寶寶出生後寶媽要遵從醫囑,每天早晚給寶寶的臍部進行擦拭,洗澡後也要用棉籤擦乾,保持潔淨乾爽。

寶寶在100天以內,為了孩子們能夠健康成長,要提前做好功課哦,如果因為無知而害了孩子,那就太不划算啦!







阿邦日常


作為新手家長,第一次照顧孩子沒有經驗。孩子剛出生後,新手家長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母乳餵養常見的問題

1、寶寶銜不住乳頭。如果媽媽的乳頭過小、過短的話,都會使寶寶銜不住乳頭,造成餵奶困難,寶寶總是銜不住奶頭的話,難免會煩躁哭鬧,媽媽也會被累得精疲力盡,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可以在餵奶之前坐下乳頭牽拉動作,用食指中指和拇指,捏起乳頭向外牽拉,每拉起一下,至少堅持1秒,每次拉30下左右或用吸奶器幫助牽拉,如果家裡或朋友有稍微大一點的寶寶,可以讓他們幫助吸吮乳頭,在餵奶的時候,可以用食指和中指輕輕夾住乳暈上方是乳頭,儘量突出,也可以防止乳房堵住寶寶的鼻孔。

2、 寶寶把乳頭咬破。沒有哺育經驗的媽媽很可能在開始哺育寶寶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餵奶的姿勢不正確,沒有讓寶寶含住奶頭,而只是淺淺的叼住它。寶寶為了能夠吃著奶,就會不自覺地用牙床咬住乳頭,久而久之,媽媽的乳頭就被磨破了。因此媽媽在餵奶的時候,儘量讓寶寶把整個乳暈都含在口中。這樣才保證寶寶叼住整個乳頭。媽媽要注意乳房的健康護理。每次喂完寶寶以後,可以擠少許的奶水塗抹在乳頭上,可以起到保護乳頭的作用。

3、寶寶不吃媽媽的乳頭。有的媽媽在寶寶出生的時候還沒有下奶或者奶水不夠,只好用奶瓶來喂寶寶。等到媽媽的奶水充足的時候再喂寶寶,寶寶說什麼也不吃了。寶寶出生後半小時十分重要的,一定儘快讓他讓他投入到媽媽的懷抱裡,讓寶寶熟悉媽媽的體溫和氣味。這個時候媽媽一定要給寶寶餵奶。寶寶也會拼命的吸吮著,然後這種感覺就成了寶寶的依賴。如果媽媽沒有那樣做,寶寶就會喜歡上奶嘴,而不喜歡媽媽的乳頭。


寶寶怎麼抱

抱寶寶是新手爸爸、媽媽的必修課之一。而剛剛出生的寶寶十分的脆弱,所以抱的時候要注意姿勢。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抱寶寶既安全又舒適的方法。

1、標準式。這是一個很傳統的抱姿,媽媽要先把右手慢慢的劃到寶寶的頸下,托起寶寶的頭頸部,然後再將左手劃入寶寶的臀部和腰部後方,你便穩穩地拖起寶寶的下半身,抱穩後慢慢的直起身體,同時把寶寶托起到胸前橫抱於懷中。讓寶寶的頭輕輕的靠在媽媽的左側臂彎裡,用左前臂支撐寶寶的身體,右手幫助支撐寶寶的背部和頭部。

2、母子依偎式。媽媽先用左手托住寶寶的頭,讓他靠在媽媽的肩頭。右手將寶寶懷抱在懷中,前左臂支撐寶寶的背部,右手托住寶寶的臀部。這種方法,如果再將寶寶拖高一點兒,讓寶寶頭靠在媽媽的肩上,右手輕拍寶寶的後背,就輕鬆變成了哺乳式的拍嗝兒。用這種方式抱起寶寶,寶寶不但能嗅到媽媽身上的氣味,還能聽到媽媽的心跳。

3、母子交流法。讓寶寶頭靠在媽媽右側的臂彎裡,媽媽的右前臂環繞至寶寶的腹部,支撐寶寶的頭部和背部。讓寶寶大腿靠在媽媽的左臂上,左手托起寶寶的臀部,並向上協助支撐寶寶的腰部。用這種方式抱住寶寶,可以讓寶寶和媽媽面對面,是有利於母子交流的一種方式。可以將寶我放在身前輕輕的搖盪,讓寶寶變得更放鬆。



作為新手家長,在照顧孩子方面,如果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請“關注我”,每天分享育兒經驗。


煜媽媽


我也是一個新手寶媽,我來說一下。首先第1點,因為剛出生的新生兒那個臍帶容易感染,你要保護。可以買那個棉棒的碘伏,消毒液消毒乾淨。

2:還有就是這個時候小孩都是邊吃邊拉,一天大便好幾次,嗯,你要把他的那個肚子保護好,可以買一個那個護肚兜。

3:還有的寶寶容易那個尿布疹呀,溼疹,嗯,可以拿那個清水可以給洗一下。

4:這個時候的話,寶寶胃量比較小。每隔兩個小時要喂一次奶。喂完奶以後要給他拍嗝,以防那個打嗝溢奶。

5:新生兒容易哭鬧腸絞痛,每天抽時間給他做排氣操。

6:新生兒有驚跳反射,可以給買睡袋。包裹得緊一點。給他安全感。

7:不要老抱著,儘量讓他多躺著,這樣對身體發育好一點。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寶媽小蝦米


我是駿陽媽媽,我家二胎現在4個月了,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1.吃完奶記的一定要拍嗝,以防吐奶。

2.睡覺的時候側睡,防嗆奶。

3.臍帶的護理,每天要用碘伏消毒。

4.大便後及時更換尿布,預防紅屁股。

5.定時定量,不可多度餵養,以防積食

6.寶寶汗腺不發達,穿舒適衣物。



駿陽媽媽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新手爸媽都是小心翼翼的,既幸福有感動,但是在照顧新生寶寶的時候,很多新手媽媽都是手足無措的,嬌嬌弱弱的小寶寶,又該如何照顧呢?

下面給新手媽媽簡單介紹下如何照顧、護理新生寶寶。

居住環境

室內要保證適宜的溫度、溼度,還有注意空氣的流通,保證空氣的清新,再者注意噪音,尤其高音超分貝的聲音,避免聽覺受到影響,新生兒出生後會有個聽力測試的。

冷熱護理

新生兒出生後,一般父母都會給寶寶裹的很厚,冬天可以稍微厚點,但夏天只需要比大人多一層衣服就可以,雖然寶寶的體溫調節機制差,但穿衣要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切不要捂太厚。

皮膚護理

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受傷,所以在穿衣方面儘量不要硬的裝飾或不易釘的扣子,要選棉質透氣保暖,寬鬆柔軟的衣物,身上奶漬,大小便後都要及時清理,褶皺處要多用溫水清理並擦乾,以免出現皮膚紅腫症狀。

口腔護理

新生兒剛出生時,口腔常常會有一些分泌物,寶媽要定時的給寶寶喂一些溫水就好,但如果分泌物過多的話,寶媽就要及時給寶寶清理出來,否者會引起窒息,或者吸入肺部引起併發症。

臍帶護理

新生兒臍帶處要保持乾燥衛生,定期消毒,以防感染,在未脫落前一定要注意不要盆內洗澡,如發現臍部有紅或膿性分泌物時,有可能患上臍炎,要及時的就醫治療。

胎便護理

這是新生兒出生後一般24小時內排出的第一次胎糞,也有時間長的,但最晚不要超過3天。胎糞包括了了胎兒在腸道內的分泌物,嚥下的羊水等物質,一般呈墨綠色糊狀,母乳後便便會變成黃色糊狀。

臀部護理

寶寶的臀部是非常嬌嫩的,現在大多數都用尿不溼,那在尿不溼的選取上寶媽們要透氣,舒適,不反滲的,大小便後要及時更換並清洗寶寶屁股,注意寶寶是否紅屁股及其他症狀,選擇一款適合寶寶的尿不溼很重要。

新生兒洗澡注意事項:

  1. 一般現在的家庭都會到孕嬰店專門給寶寶洗澡的地方洗澡,所以寶媽只需要準備洗澡用品:嬰兒衣物、毛巾(洗澡時蓋寶寶肚子的)、大浴巾、包被、紙尿褲。具體可以提前諮詢下孕嬰店。
  2. 洗澡前不宜喂寶寶吃的太飽,以免洗澡時溢奶不舒服,洗澡後,可以適當喂些溫水,一般洗澡後給寶寶要補充一些水分的。
  3. 洗澡時間不要過長,控制在5-10鍾,洗澡時間最好是早上10:00—下午15:00之間,這個時間段的氣溫適合寶寶洗澡。
  4. 洗澡後進行耳朵的清理,身體塗上潤膚油,檢查是否有疹塊泛紅的地方,及時塗藥改善。

我是二胎寶媽,自己在育兒及教育孩子方面深有感觸,在這裡分享我的經驗和知識,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如果大家喜愛,歡迎點贊、關注即可。小魚媽媽陪你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