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去年業績增長不理想,重提“活下去”

萬科去年業績增長不理想,重提“活下去”| 看財報

“這次疫情讓我們發現,有時候不戴口罩說話也是一種享受。”3月17日晚,萬科發佈2019年財務報告,隨後董事會主席鬱亮攜總裁、首席執行官祝九勝,執行董事王文金,執行董事張旭,董事會秘書朱旭及執行副總裁、財務負責人韓慧華召開業績發佈會。

財報顯示,2019年萬科錄得營收3679億元,同比增長24%;歸母淨利潤389億元,同比增長15%。截至2019年底,公司資產負債率84.36%,較2018年底下降0.23個百分點;淨負債率33.87%,較2018年底增加2.98個百分點。

除對業績的說明之外,鬱亮還特別針對疫情發表了一段講話。他表示:“2018年秋天,萬科秋季例會的主題是‘活下去’,這在當時是出於居安思危的考慮,讓我們時刻保持清醒和警惕,但是沒想到在今天,‘活下去’變成一個特別真實的存在,萬科將一如既往地繼續努力,時刻保持清醒與警惕,堅持在變化中不變的東西,尋求危機中可能的機會,讓自己健康的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

營收增長不理想,疫情影響現金流

去年11月,萬科創始人王石曾公開預告“萬科的年報非常好”,提升了業內預期。但昨晚發佈的財報顯示,2019年萬科錄得營收3679億元,同比增長24%;歸母淨利潤389億元,同比增長15%。

基於此,萬科決定2019年擬合計派發現金股息人民幣約118億元,約合每10股派送人民幣10.45元(含稅)現金股息,佔歸母淨利潤的30.38%,不送紅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2016年至2018年,萬科分紅總額分別為87億元、99億元、118億元,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為41.18%、35.42%、34.97%,每10股分別派送7.9元、9元、10.45元。

對於分紅比例減少的問題,萬科董事會主席朱旭回應稱:“今年還是堅持穩定分紅的政策,但是董事會經過審議,特別是遇到疫情這種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希望能多保留一點現金在手,綜合平衡後決定分紅總額不變的策略。”

財報展示的數據,與王石的說法有一定出入,低於業內預期。另外,2015-2018年,萬科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5.08%、16.03%、33.43%、20.39%,而去年利潤增速已經回到了2015年水平。同時,萬科去年房地產業務毛利率27.2%,同比下降2.5個百分點;淨利率10.6%下降0.7個百分點。

對此祝九勝坦言:“營收增長方面,在整個行業來看,特別是在前10名來看,不是一個很理想的水平。”但他很快轉而強調質量、回款率及現金流,強調萬科不是單一拼業務、拼規模。

他解釋稱,毛利率下降是整個行業的趨勢,“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有三點來應對:第一是為客戶做好產品和服務;第二是持續提升管理水平;第三,毛利率下降是一個長期趨勢,我們更看到了其它環節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因為毛利率下降並不等於ROE下降。按照杜邦公式,毛利率只是佔了1/3的作用。”數據顯示,2019年萬科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22.47%,同比下降0.77個百分點,連續三年在20%以上。

有業內人士認為,萬科的業績增長或許開始面臨拐點。更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2019年萬科實現銷售面積4112萬平方米,銷售金額6308億元,分別增長1.8%和3.9%,銷售金額增速較2018年的14.5%大幅下滑,低於全行業6.5%的增速,在頭部企業中亦排名靠後。事實上,萬科2018年的銷售金額增速已經開始大幅下滑,2017年的銷售增速為45.3%。

此外,萬科去年全年新開工4241.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1%,這也是2014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開發項目實現竣工面積約 300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1%,未完成年初計劃,完成度為98%。

至於2020年,或許也不能給萬科過高的預期。總裁、首席執行官祝九勝在業績會上坦言:“這場疫情整體上對公司的影響還是相當大的,體現在銷售、交付、現金流、開復工等方方面面。”在銷售方面,2-3月份銷售額同比下降510億元,包括進駐的湖北三個城市銷售斷流;項目交付方面,一季度預計1萬戶面臨延緩交付,全年該數字將增至3.9萬戶,同時開工也較往年延遲40天左右,佔全年1/9。

這些影響最終體現在現金流上,對現金流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銷售減少導致回款減少,疫情也增加了相應防疫的成本,我們每天至少有5.3萬人在抗疫一線。”祝九勝稱,此次疫情既導致銷售回款大幅下降,也給未來1-2年產生了結算壓力。

在年報中,萬科則表示,2020年初出現的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各行各業的正常運行,房地產市場受到的衝擊尤為明顯。2020年上半年行業銷售減少、庫存上升已成定數,長期表現還需視疫情持續時間而定,目前尚存在不確定性。

物業亮眼,物流或迎機遇

面對疫情,鬱亮表示:“對企業而言,同樣需要強有力的免疫力和健康才能幫助企業渡過危機。首先,記住是客戶給我們飯碗,只有把衣食父母照顧好,我們才能生存下去,也才有發展的前提,有客戶信任就有萬科未來。企業免疫力的第二方面體現在‘現金為王,手有餘糧’;第三,企業要有準備,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要相信任何危機不僅有‘危’,也有‘機’。”

在第一方面,萬科物業、萬科商業等在疫情期間的表現獲得了客戶的認可。第二方面,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公司資產負債率84.36%,較2018年底下降0.23個百分點;淨負債率33.87%,較2018年底增加2.98個百分點;持有貨幣資金1662億元,遠高於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負債的總和939億元——企業資金流情況較好;第三方面,萬科旗下的物業子公司及物流子公司在疫情後或將迎來發展機遇。

物業方面,年報顯示2019年萬科物業實現營業收入127億元,同比增長 29.7%,對公司總營收貢獻度為3.5%。2019年,萬科物業新拓展項目的年飽和收入(指根據項目合同約定在一個完整年度的物業服務費收入)54.06 億元,同比增長33.13%。新拓展項目中,住宅物業服務新增簽約面積1.03億平方米,新增飽和收入33.39億元,非住宅物業服務新增簽約面積 0.18 億平方米,新增飽和收入 20.66 億元。截至2019年底,萬科物業累計簽約面積6.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6.1%,其中已接管合同面積4.5億平方米,為未來儲備1.9億平方米。

去年開始,物業行業迎來“上市潮”。今年疫情期間,物業行業在抗疫一線的表現突出,也受到了廣大居民及投資人的認可,開年以來已經有超10家物業企業掛牌上市、提交招股書、準備上市或透露上市意向。

但鬱亮表示:“萬科物業暫時沒有上市計劃,或者說在相當長時間內沒有上市計劃,一直需要等到人們認為把萬科物業當做是城市服務商的時候,才考慮讓它上市。所以這一點請大家耐心等一等,更好地成長以後再讓它上市。”

物流方面,2019年萬科旗下萬緯物流經過近五年發展,服務客戶超過850家,2019年新獲取項目21個,合計可租賃物業的建築面積約191萬平方米;截至2019年底進駐44個城市,獲取138個項目,其中高標庫123個(包括9個高標庫與冷庫一體化綜合物流園),冷庫15個,可租賃物業的建築面積約 1086 萬平方米。截至本報告披露日,萬緯物流共計穩定運營53個項目,包括45個高標庫項目和8個冷鏈項目,其中高標庫穩定運營項目平均出租率為 92%,冷庫的全年倉庫使用率為82%,較2018年大幅提升。

鬱亮指出,過去很多城市對倉儲物流設施的重視不足、缺乏規劃,這次疫情中防疫救援和生活保障等應急物資都急需地方存儲。今年2月9日,萬科旗下萬緯物流宣佈無償開放全國27個城市59個物流園,用於應急週轉倉儲及多溫區食品物流運營服務,以支援全國抗擊疫情。

鬱亮表示,

疫情之後,各地將對倉儲物流設施更為重視,物流倉儲業務也將迎來發展機會。例如,由於非洲豬瘟,有些地方還禁止生豬遠距離運輸,出於食品安全的考慮,各地對冷鏈倉儲的需求大幅提升,1-2月份萬科冷鏈倉儲業務比去年增長80%以上,萬科五年前開始部署物流冷鏈業務,在這次疫情中開始發揮重要的作用。

核心高管職位變動

與年報共同發佈的,還有部分核心高管的職位變動。萬科公告稱,根據工作需要,董事王文金不再兼任公司執行副總裁、財務負責人,同時董事會同意聘任韓慧華為公司執行副總裁、財務負責人;董事張旭不再兼任公司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鬱亮稱,其工作將由總裁臨時負責,希望通過“大江大河”計劃,找到合適的人選。

資料顯示,王文金出生於1966年,1993年加入萬科,歷任財務管理部總經理、財務總監、首席財務官。據第一財經報道,其對萬科建立完善科學的財務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04年萬科業績尚未過百億時,便前瞻性地提出了銷售額“千億計劃”,這一被寫入萬科中長期規劃中的銷售額最終在10年之後迎來突破,2014年萬科的銷售額突破2000億關口,二倍於當年的預期。

對於王文金的職位調整,鬱亮稱:“王文金的安排涉及到萬科的一個用人傳統,叫合夥傳承。王文金在萬科工作了27年,基本是畢業就加入了萬科,在財務崗位上更是工作很多年,資歷僅次於我。事實上,三年前,他就把財務負責人的工作交棒給了孫嘉,大半年前,孫嘉去了前線,王文金又主動補位,這一次,他再次把接力棒交給了年輕人。”鬱亮透露,接下來,王文金仍會牽頭集團內比較複雜的協調工作(總部管理中心的崗位工作)。

接任者韓慧華出生於1982年,2008年加入萬科,歷任公司財務與內控管理部業務經理、助理總經理、副總經理、管理中心財務管理職能中心合夥人。在加入萬科之前,她曾任職於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地方稅務局。

張旭則出生於1963年,2002年加入萬科,歷任武漢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公司副總裁,也是萬科發展的主心骨之一。據悉,萬科的拿地策略未來仍將集中在核心的城市群、都市圈,四五線城市不會進入等均由他推動。

對於張旭職位調整,鬱亮解釋稱:“萬科一直鼓勵優秀的將領去前線帶兵打仗。張旭加入萬科18年,是我們海盜行動的成果。2000年,萬科啟動海盜行動,當時從中海挖了大量幹部。張旭到萬科之後,在武漢工作了10年,8年前從武漢調離。今天萬科在武漢應對於疫情的表現,與張旭打下的基礎密不可分,物流也是從他手上孵化出來的,我們看到此次疫情使得物流迎來大發展的機會。這一次,張旭也是主動提出帶領物流業務的發展,同時也會繼續負責牽頭海外業務。”

2019年,萬科多次進行人事調整,僅南方區域一年便下發28次人事任命通知。此外,萬科還進行了大規模薪資及職級架構調整,採用低底薪,高績效工資的薪酬結構。2020年,在組織架構方面,萬科將繼續調整。在年報中,萬科提到的2020年將重點做好的三件事中,其中一件便是“深化組織重建,在實踐中檢驗組織能力與效能,完成事人匹配”。

(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 | 石萬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