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阻止越要做,孩子總是和你對著幹,是時候瞭解“潘多拉效應”了

昨天晚上我還沒回到家OK爸就電話追過來了,問我什麼時候到到家,與此同時,就聽到後頭有OK的尖叫+嗚咽聲:“爸爸,你為什麼不給我看電視......為什麼只能明天給我看,今天不給我看,明天我要看3集……“

我大體可以估摸出家裡“雞飛狗跳”的樣子,我問OK爸,你幹嘛不讓他看啊?OK爸說,每天都在看,今天一天不看怎麼了?看看看,眼睛都要看瞎了!以後都不準看!

不想讓OK覺得我會“袒護”他,雖然我內心覺得讓他看一集沒啥的,所以我在電話裡沒再說啥。晚上OK睡著後跟OK爸聊起這事,我說,你這樣暴力的禁止只會帶來副作用,你看之前,我們和他約定好看一集的時候,他看完會主動自己關了,現在你強行不讓,那麼他就有著報復性的反彈,大聲說明天要看3集,可怕不?一直壓抑他,那麼原來只是想看1集,後面就會想要看3集、5集、10集,甚至滿腦子都是想要看電視!

越阻止越要做,孩子總是和你對著幹,是時候瞭解“潘多拉效應”了

娃的壞習慣,為啥越禁止越無效?

越阻止越要做,孩子總是和你對著幹,是時候瞭解“潘多拉效應”了

心理學家曾對一群孩子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先準備好十個不透明的杯子,將杯子放在一個顯眼的地方,這時候,沒有一個孩子去看向杯子。

緊接著,工作人員在其中一個杯子裡放上一顆糖,然後說道:“你們千萬不要看杯子裡有什麼。”

隨後,工作人員佯裝離開,其實是找一個不容易被孩子發現的地方站好。

就在這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跑過去看,放了一顆糖的杯子裡到底有什麼。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潘多拉效應。

而心理學家之所以把這個概念用“潘多拉”來命名,正是取其來自於潘多拉古希臘神話——宙斯給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個盒子,告誡她絕對不能打開,但潘多拉越想越好奇,終於還是忍不住把盒子打開了,只不過盒子裡並沒有裝了什麼稀世珍寶,而是裝著人類的全部罪惡……

越阻止越要做,孩子總是和你對著幹,是時候瞭解“潘多拉效應”了

雖然以神話命名,但潘多拉效應在心理學的研究上有相當多經典案例都在反覆證明,探究未知事物是人類普遍的行為反應。

對一件事物的簡單禁止,會引起各種推測和想象,當人們感到禁止的理由不充分時,心理上就會朝著違反禁止的方向傾斜,最終做出違反禁止的舉動。

所以到了孩子身上,爸媽的禁止或命令就像是打開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潘多拉盒子,我們不停地用阻止的方式,就是不停地在觸發他們打開盒子的動力。

越阻止越要做,孩子總是和你對著幹,是時候瞭解“潘多拉效應”了

避免潘多拉效應,疏比堵更有用

越阻止越要做,孩子總是和你對著幹,是時候瞭解“潘多拉效應”了

既然阻止不但無效還會起反作用,那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變得可以合作呢?

“疏”永遠比“堵”有用!

上週我和大家分享過的繪本《小調皮卡米》中“卡米媽媽“的做法真的很值得我們學習~面對愛看電視的小卡米,她不是一上來就罵就禁止,一開始先是提醒,但卡米並沒有聽進。她也不動聲色,而是想了個迂迴的策略。買來一個倒計時玩具當禮物送給卡米,然後和她做了約定、看一段時間的電視就要中途休息一下,換一個項目玩。每次都會約好時間,倒計時玩具鈴由卡米保管,鈴聲一響,卡米就需要關上電視,去玩別的項目。卡米答應了,玩具鈴一響,她就關了電視,雖然一開始也仍然會有點小抱怨,啊呀,怎麼這麼快,但她還是做到了。放下電視,出門去院子裡搭帳篷、和自己的玩具玩過家家的遊戲,很快她就投入了進去,接著她又看書,時間過得很快,她也發現除了看電視,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自己可以做!給孩子多一點自主的掌控感,幫他發現其實我們每天都有太多好玩的事了,那麼自然而然,他將不再沉迷於電視!

在這方面,我也特別佩服明星媽媽海清的做法。

海清有個“神仙級”兒子蛋妞,陽光帥氣,品學兼優,極為自律。隨便在她微博上一翻,關於兒子的話題,差不多都是類似下面這樣的畫風:

越阻止越要做,孩子總是和你對著幹,是時候瞭解“潘多拉效應”了

不僅學習上特別自覺和刻苦,蛋妞的興趣涉獵還特別廣泛,書法、繪畫、英文、樂器、寫作樣樣拿得起,隨便拿出來秀一秀都是可以羨煞旁人。

但在海清看來,兒子蛋妞與一般孩子沒有多少差別。比如她讓兒子不要躺著看書,兒子會說“不,我沒有躺,我是靠著”;她讓兒子戴牙套,兒子會說,“媽媽我為什麼要聽你的呢?”

不僅懟起媽媽來和普通小孩兒沒差,在喜歡的事情上也是一樣一樣的,比如愛玩遊戲。

可是這些在海清眼裡都沒有成為挑起矛盾的壞事。在她看來,兒子有些小頂嘴的語言是特別有趣的,那就是孩子的思維世界。

因此,她很少用阻止的方式去管教兒子。就像玩遊戲,雖然在海清眼裡雖不是什麼好事,但也不至於是什麼洪水猛獸,所以她會主動幫兒子選擇優質的遊戲,從畫面到評論,自己都認真地琢磨起來,並且要自己先玩通關,玩成高手。

這波操作,其實暗藏了海清的兩層智慧:一是增加了母子間的共同語言,二是悄悄地提前幫孩子把關遊戲是否健康。

後來就連兒子蛋妞也忍不住誇她,“腦子是個好東西,媽媽你有!”(若不是心銳誠服加足夠親近,孩子嘴裡恐怕難得有這麼好玩的彩虹屁。)

越阻止越要做,孩子總是和你對著幹,是時候瞭解“潘多拉效應”了

不那麼稀罕,也就不那麼沉迷了。

孩子的反饋系統就是這麼簡單,尋尋常常的遊戲想玩就可以玩,拋下一切爭分奪秒或是偷雞摸狗地玩又有什麼必要呢。


潘多拉效應用得好,也會是個寶

越阻止越要做,孩子總是和你對著幹,是時候瞭解“潘多拉效應”了

單純從玩遊戲這一件事情去看,海清用到的方法,其實就是儘可能地不用條條框框過多觸發孩子的好奇心,以此來規避一發不可收拾的“潘多拉效應”。

事實上,潘多拉效應的本質好奇心,也有兩幅完全不一樣的面孔。有時候它是讓孩子沉迷、淪陷的小惡魔,有時候,它也是孩子汲取知識、獲得進步的內在動力來源。

伊恩·萊斯利在《好奇心:保持對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熱情》一書中,將積極的好奇心定義為“認識性好奇心”。他認為這一類好奇心,是可以激發創造力、引發創新,並且產生真正的價值的。

如果站在這個角度去看我們的養育,主動去觸發孩子身上的“潘多拉效應”,也有可能變成一件好事情。

我的好友向向剛好最近也和我分享過類似的心得。

她女兒前陣子脾氣比較大,一言不合就要懟起來。為了瞭解女兒多一點,向向找來了幾本兒童心理學書籍,默默在看。

有一次,女兒見她坐在那裡看了很久,就來問:“媽媽你看什麼書啊?”向向故作神秘,順手把書藏在背後,說:“不告訴你。”

說完就起身走開,把書藏在書架比較隱蔽的一個角落。正是這神神秘秘的樣子讓女兒很好奇,對這本書產生了極大的執念。

過了幾天她幫女兒整理房間時,發現這本書居然在女兒的枕頭底下,而且摺頁的地方是全書的三分之一處。原來,女兒憑著一二年級的認字水平偷偷把這本書看了一小半!

“她一開始應該是覺得我在研究她,好奇書裡邊都都有哪些對付孩子的招兒,知己知彼才能贏得了我,所以乾脆也跟著看起來。”向向說,一本好書通常不會把孩子往對抗的路上引,女兒看著看著,反倒是似乎增加了對我的理解,很多事都能共情起來了。


所以,當你下一次幾乎要脫口而出地對孩子提出的要求說“不可以”、對孩子饒有興趣的一件事想要去掐斷時,請一定暫停一下,想一想,然後告訴自己:越阻止,越要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