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不总理”:一生清廉公正不阿,晚年吃斋念佛,死后却无安身之处

“6不总理”:一生清廉公正不阿,晚年吃斋念佛,死后却无安身之处

北洋军阀吴佩孚曾说道:"天下无公,正未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奠国著奇功,大好河山归再造;时局至此,皆误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战,忧民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勋。"无论英雄还是枭雄,是非自有后人评判。尤其是清末民初,中国刚刚推翻帝制,万事百废待兴,各路英雄逸才横空出世,在史书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

曾经,有这么一位人物。他怀揣着统一中国的理想,一度三造共和。他大力发展军事,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虽然他执政北洋政府时期发生过三一八惨案,但他终究是功大于过,在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他就是“北洋之虎”段祺瑞。

“雪中送炭”

袁世凯病逝后,段祺瑞于1916年上台执政。此时他虽有治国理想,但是当时的北洋政府入不敷出,财政问题成了他的心头大患,无法施展拳脚。恰逢此时日本首相寺内正毅特派代表、段祺瑞的日本顾问西原龟山主动提出日本可以给北洋政府提供贷款。原来在西原龟山的思想影响下,当时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发生改变,

认为振兴中国的工业可以让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更加紧密,更有利于日本统治中国。

“6不总理”:一生清廉公正不阿,晚年吃斋念佛,死后却无安身之处

这笔因为经手人是西原龟山的借款被称为“西原借款”,其数目高达1.45亿日元,几乎相当于中日甲午战争赔款的一半。1917到1918两年间,日本分八次陆陆续续交出了这笔借款。这笔钱极大地缓解了当时的北洋政府的经济压力,维持经济稳定,确保行政支出,全国推广教育事业,数目庞大的军费以及对于清皇族的安置费用,这几项大规模支出全靠这笔借款。

北洋政府初期因为经济不足相对疲软。当时日本为了保持自己在中国的优势,也更因为段祺瑞的忽悠,出于疏忽没有任何抵押就给出了这笔数目巨大,价格优惠的贷款,在“以实业为名,不涉内政”这一原则下,正好为北洋政府注入了强心针,从而度过了政府起步时的难关。

“6不总理”:一生清廉公正不阿,晚年吃斋念佛,死后却无安身之处

这笔钱论来历确实不光彩,但段祺瑞作为军事家的杀伐果断和政治家的敢于尝试却可见一斑。他凭借自己对日本人的了解和猜测,戳到了日本人的痒处,让他们被冲昏了头脑,急于求成,失去对现实的认识和判断,并不理智地借出了大量钱款。

“我就没打算还”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虽然这笔借款的确给北洋政府带来了新生机,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相当程度稳定发展的空间,但是平心而论,当时的北洋政府发展才刚刚起步,才脱离帝制没多久的中国百废待兴,没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进步是几乎不可能还上这笔贷款的。因为这个问题,大总统冯国璋非常担忧,私下找过段祺瑞表示政府对偿还这笔贷款没什么信心。

段祺瑞面不改色,掷地有声地表示,“我就没打算还!”此话语惊四座。

此话说到做到。直到下台被驱逐,段祺瑞都没有偿还这笔惊天巨款,他的继任者也以各种理由拖欠不给。由于这笔钱当初没有抵押,就是废账,

日本人发现自己上了段祺瑞的当,但是也无可奈何,就算气的咬牙切齿也只能咽下这个苦头。直到抗战全面爆发,中国和日本也彻底撕破了脸皮,之后便是历时十四年,以中国的胜利告终的抗战,这笔由北洋政府欠下的惊人的贷款就这样被战争双方遗忘,最终不了了之。

“6不总理”:一生清廉公正不阿,晚年吃斋念佛,死后却无安身之处

当时中国作为弱势国家,日本作为强国,国家之间的差距难以弥补。段祺瑞这种战略性眼光和英雄豪迈无疑值得称赞。英雄之所以被称为英雄,

正是因为他拥有常人没有的闪光点。即使当时的中国被列强瓜分,万事举步维艰,但当时的中国人民心未死,他们依旧对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充满了信心,这也是他们费尽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6不总理”:一生清廉公正不阿,晚年吃斋念佛,死后却无安身之处

国家虽然破碎飘零,但若人心不死,有朝一日,家国万里河山重现辉煌。中国虽然历经了长久的黑暗,但因为有愿意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存在,正如现在的中国,这盛世,正是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的血肉所筑。

“英雄迟暮”

段祺瑞执政时非常清廉后人称为“六不总理”。他没有购置别墅,庄园,也不拥有自己的田地。他为人公正,治下严厉,从不收下他人的赠礼。由于对于围棋的喜爱,他资助了大批围棋手,如我们熟知的围棋天才吴清源等,是围棋事业在民国能够大发展的重要助力。

正因为他执政时公正不阿,两袖清风,他的经历一直为喜好历史的人所赞美,他无疑是民国黑暗时代里的一道闪光,让他的对手也对他保持高度的尊重。

“6不总理”:一生清廉公正不阿,晚年吃斋念佛,死后却无安身之处

但这么一位英雄人物,他的晚年却非常清贫,死后甚至没有能好好安葬。

段祺瑞因为和日本人走的很近,一直被扣上“亲日派”的帽子。晚年的段祺瑞信奉佛教,吃斋念佛。

虽然已经不再活跃在政治的第一线,但是段祺瑞仍然充斥着满怀的爱国热情,他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举家从天津搬到上海,全靠国民政府和老部下的资助生活。1936年在上海的医院因病去世。由于日本人的迫害,他死后甚至来不及找寻一处风水宝地安葬,形势所迫被草草安葬。可怜段祺瑞辉煌一生,死后竟然没有一处安身之所。

英雄迟暮无疑让人惋惜。但人世总在变迁,世人总会老去。正是因为前浪扑后浪,才会有无数新人涌现,是非功过自有他人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