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凡尔赛花园遇见圆明园

文 |李崇寒

威廉·钱伯斯是中国建筑的狂热爱好者,中国园林在英国乃至欧洲流行的关键人物。之所以有此洞察,与其在中国经历有关。1740—1749年间,他以瑞典东印度公司雇员的身份3次前往广州,一边向文人画家讨教造园艺术,一边搜集相关资料,描摹广州建筑和园林。回国后,钱伯斯辞掉工作,赴巴黎、意大利学习,1755年在伦敦成立建筑事务所。彼时中式风格的建筑和装饰要素在英国常见,不少花园都建有中国凉亭,有人突发奇想在游船甲板上建凉亭,以为只要重檐翘角,挂上几个灯笼就可冠以“中国”二字,其实他们也说不清楚什么才是中国式的宫殿或亭榭,似乎只要别出心裁,类似中国工艺品或画上的“建筑”形象就行,尽管看上去有点古怪。

为了“制止那些借中国之名进行的铺张滥建”,1757年,钱伯斯将他在广州实地考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编成《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一书出版发行,虽然只有44页(一半为“附图”),却不断被转载、再版,流传极广。他在书中用了1/4篇幅系统介绍中国园林,说“因为中国人不喜欢走路,所以我们很少能见到像我们欧洲园林中的林荫道或宽阔的人行道,整个园地呈现出变幻的景致,经过突然插入一片丛林的蜿蜒小径,你被引领来到不同的景点,每一处都有别墅、房舍或一些别的景致为记。”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凡尔赛花园遇见圆明园

《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插图之岭南民居院落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凡尔赛花园遇见圆明园

《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插图之海幢寺某建筑立面图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凡尔赛花园遇见圆明园

《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插图之中国亭

钱伯斯在广州见到的园林都很小,可是,通过这些园林的布局以及与一位中国画家的谈话,认识到中国人对于这门艺术的见解:“大自然是他们的标准,他们的目的就是模仿大自然的全部不规则美。建园之前,中国人首先要察看地形,看看地块有多大,是否有坡度,有无小丘、湖荡或小河,然后就势造园,隐去其缺陷,凸现其自然之美,使之最符合自然面貌。”

值得注意的是,钱伯斯在广州逗留期间,圆明园大体修建完成,钱伯斯无缘瞻仰“万园之园”。被清廷安排在如意馆作画,参与西洋楼建设的法国传教士王致诚倒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园林景致,将“人间天堂”的每个细节写信告知法国友人:

它们系由一片辽阔的地盘形成,人们于其中以手工筑起了人造假山,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小山谷。几条清澈见底的运河流经这些山谷的深处,并于多处汇合而形成池塘和“海”。人们乘坐漂亮而又庄严的游艇畅游这些运河、海和塘。在每条山谷中和流水之畔,都有巧妙布局的多处主体建筑、院落、敞篷或封闭式的走廊、花园、花坛、瀑布等的建筑群,它们形成了一个组合体,看起来令人赏心悦目,赞不绝口。人们不是通过如同在欧洲那样美观而笔直的甬道,而是通过弯弯曲曲的盘旋路,才能走出山谷。路上甚至装饰有小小的亭台楼榭和小山洞。在出口处,又会发现第二个山谷,它或以其地面形状,或以建筑结构而与第一个小山谷大相径庭。

所有的山岭都覆盖着树木,尤其是花卉,它们很普遍。人工运河如同我们那里一样,两岸由方石砌成笔直的堤岸,但它们都是非常简朴的粗石,并夹杂着岩石块,有的向前凸起,有的向后凹缩。它们是以非常艺术的方式排列起来的,人们可以说这是大自然那鬼斧神工的杰作。河渠有时很宽敞,有时又狭窄;它于此蜿蜒逶迤,有时又掉头拐大弯,它们就如同是真正被丘陵和山岩推动一般。除了河渠之外,到处都有甬道,或者更应该说是羊肠小道,它们都用小石子铺成,从一个山谷通向另一个山谷。这些羊肠小道也是蜿蜒着向前延伸,有时沿着河畔前进,有时又远离河岸而通向他方。

虽然钱伯斯只字未提,但从他对中国园林的湖泊、运河、粗石等描述来看,很难不让人想起王致诚笔下的圆明园,有人推断,钱伯斯有关中国园林的论述,很可能来自他对王致诚书信中(1749年被译成英文)相关内容的概括,为其之后改造邱园提供了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