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始祖,河图之源!根在河洛,开启一段寻根之旅

中国的上古时期,那是一段缺失的历史片段,所有的记载流传下来,最终都无法考证,相传我们的人文之祖-伏羲氏带领部落在黄河一带繁衍生息,过着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生活。忽一日一个龙头马身的巨兽,从黄河上踏波而来,兴风作浪,祸害百姓。伏羲见状,义无返顾地纵身下河与之搏斗,经七天七夜的较量,始在图河上降服了它,因此《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千百年来,河图洛书一直披着神秘的外衣,而这个千古之谜的源头就在:龙马负图寺。

人文始祖,河图之源!根在河洛,开启一段寻根之旅

龙马负图寺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发现地。龙马负图寺因有龙马“负图出于孟河之中”而得名,始建于晋怀帝四年,是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绩,在图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礼场所。初名 “浮图寺”,永嘉时改为“河图寺”,梁武帝改称“龙马寺”,唐高宗麟德四年更名为“兴国寺”,明嘉靖四十二年仍叫“负图寺”,清乾隆十九年又改“羲皇庙 ”,民国后又称其为“负图寺”。

人文始祖,河图之源!根在河洛,开启一段寻根之旅

龙马负图寺山门前,有条河,这条河就是大名鼎鼎的图河,伏羲与龙马与河图洛书的交汇点。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氏依龙马之图画出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后来成为《周易》的起源。

人文始祖,河图之源!根在河洛,开启一段寻根之旅

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绩,人们便在在图河故道上建起了一座祭礼场所,距今已有1600余年,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因历代战乱,屡建屡废。如今经修复的负图寺大殿,重修伏羲龙马像,并建山门一座,在图河架石桥三座,逐步恢复寺院原貌,使其发展成为炎黄子孙的祭祖圣地和河图洛书的研究中心。

人文始祖,河图之源!根在河洛,开启一段寻根之旅

龙马负图寺,虽然名字称之为寺,实际上确实一个道观。它由山门、钟鼓楼、伏羲殿女娲宫、渊源阁、三皇殿、洛书宫、两廊展室等建筑组成,而其中只有伏羲殿是寺内唯一的古建筑,1992年这座明代嘉靖年间重修的大殿全落架提升两米修复。

人文始祖,河图之源!根在河洛,开启一段寻根之旅

伏羲殿内墙壁镶嵌有十几方石碑,有题额、画像碑、诗文碑和记事碑。仔细看这些碑刻,其中有许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比如像周敦颐、邵雍、朱熹、王铎、胡煦等。在画像碑中有一方《伏羲庙全图》碑,碑上的龙马负图寺全景图后来成为1998年龙马负图寺重建的蓝本。山门两侧分立两通巨石碑--图河故道碑和龙马负图处碑,据说是唐代遗珍。

人文始祖,河图之源!根在河洛,开启一段寻根之旅

龙马负图寺有一展室,专门展示慕名而来的人士题字附赠,河图洛书的渊源、内涵和价值,是古往今来,名人荟萃云集于此的原动力。

人文始祖,河图之源!根在河洛,开启一段寻根之旅

伏羲氏造书契、正婚姻、教渔猎,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蒙昧历史,开创了中华文明,龙马负图寺遂成为“河图之源”,伏羲氏则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

人文始祖,河图之源!根在河洛,开启一段寻根之旅

龙马背后的绿琉璃瓦建筑是女娲宫,女娲在宫中面北而坐,她和伏羲背靠背。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人文始祖,河图之源!根在河洛,开启一段寻根之旅

“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千百年来,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漫长的岁月,但是对于人类历史来说,也不过弹指一挥。也许一切都不过是行云流水,时光荏苒岁月蹉跎,一切都会归于尘土。

人文始祖,河图之源!根在河洛,开启一段寻根之旅

饮水思源,落叶归根,中国人以不忘本为人之最高品质,为人处世,世风家风,造就了我们中国人艰苦朴素、团结奋进的品质,这些让我们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共和国坚定的脊梁,我们也不能忘记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去研究和发扬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