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偏愛”這十種人

現在中風也出現年輕化傾向,很多不良生活習慣都容易誘發中風!中風的徵兆有哪些,哪些人容易出現中風,出現中風該怎麼辦,一定要早知道早記牢!

腦卒中主要有10大危險因素,排在前5大因素髮病均超過10%,後5種也均低過5%,每一種危險因素都要警惕!

1、有高血壓的人

佔全部危險因素的34.5%以上。現代人工作壓力大,血壓容易波動,不重視血壓監測,很容易長期高血壓而不自知,突然中風才發現病情。

無論老人還是年輕人,最好家裡都要備一個血壓計,早晨起床測一下血壓,年輕人血壓高於140/90mmHg、老人血壓超過150/90mmHg就要及時到醫院看看。

腦中風“偏愛”這十種人

2、不愛運動的人

佔全部危險因素的28.5%以上。很多人認為"不運動"不是病,其實,"不運動很危險,"大多數西方人喜好運動,天天鍛鍊,所以他們腦卒中控制得不錯。

3、大肚腩的人

佔全部危險因素的26.5%以上。有研究指出,在肥胖程度一樣的情況下,男性腹部肥胖者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增加3~5倍,女性腹部肥胖型發生腦卒中的危險也大大增加。

腦中風“偏愛”這十種人

4、血脂異常的人

佔全部危險因素的24.5%以上。預防腦卒中,要關注血脂指標LPa、LPb的數值及兩者的比值。

5、吸菸的人

佔全部危險因素的18.9%以上。據瞭解,吸菸會導致血管內皮功能紊亂,血栓生成增加,炎症反應加強及氧化修飾,增加冠心病、高血壓病、腦血管病及周圍血管病的發病率。

腦中風“偏愛”這十種人

除了以上五種因素之外,糖尿病、酗酒、壓力過大、失眠、抑鬱症也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

這些都是腦中風的徵兆!

1、打嗝不止

如果你經常打嗝,或者最近突然打嗝頻率增加,那就要警惕了。異常打嗝有可能是腦卒中的前兆。尤其是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

一方面,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顱內病變直接或間接影響呼吸中樞,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橫膈膜肌肉異常收縮,出現打嗝。另一方面,腦卒中後常會發生應激性潰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血液刺激胃黏膜,殃及膈肌,出現頻繁打嗝等表現。

2、易摔跤

中風會導致一側肢體無力,所以會摔倒。老人出現易摔跤情況時,無論是家屬,還是醫生,都應該認真問病史和體格檢查。看看有沒有同時合併面癱,講話有沒有不流利等中風的表現。

腦中風“偏愛”這十種人

3、常咬到舌頭

吃飯的時候,偶爾咬到舌頭,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走神了。但如果隔三差五經常咬到舌頭,有可能疾病的徵兆,常見的問題就是中風。

老人如果發現最近常咬自己舌頭,或伴有頭痛、記憶力下降、手腳麻木、行走不穩、言語不清等,應趕緊就醫,接受正規檢查。

4、一過性視物不清等

曾有一名48歲的私營企業老闆在看球激動時,突然有一瞬間 感覺眼前黑了一下,然後就覺得看東西模模糊糊的,大約持續了兩三分鐘,視力又恢復了正常。還好有朋友提醒要注意防範腦卒中,他的病情才避免了進一步惡化。

這五個一過性都要警惕:

1,一過性肢體麻木。身體一側或雙側,上肢、下肢或面部出現無力、麻木或癱瘓。

2,一過性視物不清。單眼或雙眼突發視物模糊,或視力下降,或視物成雙。

3,一過性言語不利。言語表達困難或理解困難。

4,一過性頭暈。頭暈目眩、失去平衡,或任何意外摔倒,或步態不穩。

5,一過性頭痛。頭痛(通常是嚴重且突然發作)或頭痛的方式意外改變。

中風發作有魔鬼時間

防中風當心中午11點。

缺血性中風發病高峰時間為11時32分左右,

出血性中風發病高峰時間為12時11分左右。

腦中風“偏愛”這十種人

老年人應該牢記這兩個時間,睡午覺時如果突然覺得翻身困難,動彈不了,應馬上呼救。

記住中風預警

中風發病前期是有徵兆的,推薦大家記一箇中風"報警號碼"11203。  

1——發現1個異常

有的中風患者出現中風徵兆時,不以為然或自行用藥,結果一覺醒來就癱瘓在床、無法正常說話。

這裡告訴大家一個正確判斷中風徵兆的技巧,只要以下3個測試中,發現1項異常就要懷疑有突發中風的可能。  

語言測試:請患者複述一句短語,如說話不清楚或者無法說話 

微笑測試:請患者“露齒"或微笑,一側面部表情不正常  

舉手測試:請患者閉眼,雙臂平舉10秒鐘,一個手臂無法維持。  

簡單說就是“言語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醫院。"  

腦中風“偏愛”這十種人

120——快撥急救電話並記錄發作時間

一旦出現單側肢體麻木,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或聽不懂講話一側或雙側視力喪失或模糊、視物旋轉等,一定要儘快撥打120急救電話爭取救治時間,並同時記錄發作時間。

在等待120急救到來時,應注意不要搬動患者,尤其避免頭部發生劇烈搖晃和震動,儘量讓患者側臥位,解開衣領,保持呼吸道的通暢,有假牙者應取出。

有的患者也知道自己突發中風,但不是第一時間打120,不是第一時間到醫院,不以為然而是自行找藥吃,這都影響到黃金時間搶救。  

3——黃金搶救3小時

急性缺血性中風佔所有中風的60%~80%,如果不給予治療,發生缺血的大腦每小時就會衰老3.6年。

國內外治療指南推薦對於缺血性腦中風發病3小時內且符合溶栓條件的患者,應儘快給予靜脈溶栓治療。溶栓的時間窗是3小時,即在發病後的3小時內到達醫院進行靜脈rtPA溶栓治療,如果超過3個小時以上,溶栓治療的獲益會顯著降低,所以中風患者救治中第一強調的是“搶時間"。

第一時間你能做什麼

1. 讓病人側臥

避免仰臥時舌頭後墜,或嘔吐物堵住呼吸道。

2. 不要過多搬動病人

讓病人就地或到附近的沙發、床上躺下,等待醫務人員到來就好。

3. 禁食食品、藥品、水

中風病人等待救援時,禁食任何食品、藥品,包括喝水。因為喝水可能導致病人在手術麻醉時出現反胃或誤吸,堵塞呼吸道。

腦中風“偏愛”這十種人

4. 禁服降壓藥

當出現中風症狀時,不少老人家的第一反應是"血壓高了",於是拿起血壓計一測,血壓果然飆升,於是趕緊服用降壓藥。這看似明智的舉動,其實也是大誤區。第一時間降壓,不管對腦出血還是腦梗死都無任何好處,相反可能帶來極大風險。中風血壓升高,是身體的自我保護反應。大腦缺血時,血壓升高有助於讓血液有效上升到腦部。腦出血時,顱內壓升高,血壓必須超過顱內壓才能把血液輸送到大腦。此時降壓,適得其反。

5. 禁服“救心丸"急救靈藥"等

許多人家中備有“救心丹"等所謂“急救靈藥",然而,此時我們並不知道病人是腦出血還是腦缺血,隨便服藥可能導致不良後果。此外,病人若伴有吞嚥困難,服藥可能引起呼吸道阻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