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正平穩恢復常態,警惕“形式主義”捲土重來

資料視頻。援鄂醫生凱旋。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春色漸濃,光景日新。3月17日,湖北新增確診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清零。隨著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好轉,援鄂醫療隊開始有序撤回。也是在昨天,41支各省援鄂醫療隊3675人踏上返程。為人們拼過命的他們,被32張感恩海報“記名”,被無數人禮讚。

英雄歸鄉,也意味著一種揖別,一種迴歸——他們要回歸家庭與崗位,回到日常生活中了。

同樣要漸次迴歸正常生活的,還有整個社會。

有個有意思的數據:在上海,上週共售出7.2萬杯珍珠奶茶,這些珍珠可以填滿一個國際標準游泳池。那一泳池的珍珠,是人們對日常生活最簡單直接的告白。

這兩天,安徽省和四川省相繼發佈消息,明確提出公眾可以有條件地不戴口罩。今天國家衛健委也印發了《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提出民眾處於“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場所時,可以不戴口罩。

“有條件地摘口罩”,那些沉寂已久的口紅終於可以“復工”了。

英雄歸鄉、摘掉口罩、消費回暖,也預示著生活正在迴歸常態。

生活恢復常態,很多地方的復工復產也要進入“快車道”。

3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在保持必要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取消妨礙復工復產的不合理規定,讓更多務工人員儘快返崗,有活幹、有錢賺。”一句“有活幹、有錢賺”,也道出了民眾樸素的期待。

生活正平稳恢复常态,警惕“形式主义”卷土重来

資料圖。一輛復工專列載著務工人員返城上班。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平穩迴歸常態,成了當下絕大多數地方的又一重關隘。平心而論,比起“嚴防嚴控”,“平穩放開”的難度一點也不小。這其中的分寸,並不好拿捏。

在這個過程中,尤其要防止一些過去習以為常的形式主義做法捲土重來,防止經濟領域“戴著口罩”不敢摘。

此前有媒體報道,一些地方的企業員工沒有回廠,卻先打開了電燈空調,讓機器空轉,實現電錶數據上的“復工復產”。

還有個別地方,早已實現了病例清零,應急響應級別也已下降,但各類管控措施依然不降格,讓不少亟待復工的企業、員工步履維艱。

近期,就有媒體批評了西南地區某項目“啟而不動”的怪現象:現場機械排列得整整齊齊,領導宣佈項目啟動;可幹部前腳走,機械後腳就“馬放南山”。知情人士透露,該項目短期內很難施工。

這些其實都是復工復產方面的弄虛作假,用形式主義的套路糊弄民眾、應付上級。

一些地方領導的“保守”不難理解,在當前形勢下,民眾的生命健康是第一位的,防控效果在績效考核中也是最主要的KPI,出不得半點差池。

但“形式主義”的毒,我們曾經深受其害。在這次抗疫的全過程,我們和形式主義也多次碰面。現實一再告訴我們,形式主義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拖延”拖不來新的局面。

是以形式主義的套路消極應付復工復產的要求,還是積極想辦法解決,復工復產中面臨的防疫難題,完全是兩種做法。就此來看,像成都那樣出臺政策允許商家臨時佔道經營,就是公眾眼中的加分項。

其實,到現在有的地方一直都沒有吃透中央“精準防控”的精神。“精準”意味著,在有效防控的目標下,儘可能採用對公眾、企業影響最小的措施。

所以,當春風拂面,生活如常,那些被詬病已久的“形式主義”弊病,顯然也該藉機消消毒。

說到底,這場戰疫很艱難,不日當我們抵達終點時,也該將一些行政痼疾,連同病毒一起甩掉。畢竟,我們吃“形式主義”的虧,不只一次兩次了。

□孟然(新京報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