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AI智能进行法律规范?面对算法和数据秘密应该让步吗?

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仍然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当前并不能够制定出关于人工智能的完整的法律制度。人工智能立法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地方的地方就在于不用的场景和不同的功能立法的要求是不同的,但是立法的动作还是要提前走。


怎样对AI智能进行法律规范?面对算法和数据秘密应该让步吗?


现行AI法律

就人工智能的法律应对而言,我国目前更多的是从产业政策促进、扶持和发展的角度对人工智能提供行政指导。所以现在的法律和规范都是偏向于促进它的发展,严格来说还没有惩罚性的法律出现。


怎样对AI智能进行法律规范?面对算法和数据秘密应该让步吗?

2018年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也基本算是规定了人工智能在金融活动中的地位和出现什么情况应该怎么做的行动指南。


怎样对AI智能进行法律规范?面对算法和数据秘密应该让步吗?

商业机密算法

涉及到法律,公平就是唯一的标准,但是公平性和算法的秘密性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冲突,现在普遍的做法还是站在秘密性这边,这一司法立场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但算法公平性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怎样对AI智能进行法律规范?面对算法和数据秘密应该让步吗?

修改现有法律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法律规制提出了现实要求,而法律领域也越来越深刻地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在美国刑事诉讼领域,算法广泛运用于预测个体是否会重新犯罪,以及是否到庭,从而影响定罪、量刑以及保释。


怎样对AI智能进行法律规范?面对算法和数据秘密应该让步吗?

所以总的来说,现在并不存在关于人工智能的一般化的法律规制。相关的法律规制应当是和具体场景结合起来的,存在立法、司法和技术的三种形式。而新的立法也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下手。大家关于AI人工智能立法还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关注并留言给科技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