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合群: “孤僻”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开朗活泼,但是很多孩子却是不爱说话不习惯和别人接触,也没有什么好的朋友,老师也反映孩子在学校不是很能和班级同学合得来,每天都是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

家长也为孩子的“孤僻”的性格感觉非常的着急,希望孩子能够合群,和同学们玩的开一点。

虽说内向是一种性格,外向也是一种性格,没有必要强求孩子要外向,正常的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就可以。

但是毕竟人是社会中的动物,孩子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也是一种技能,那家长要怎么在不过于改变孩子的性格的基础上让孩子“合群”点,有正常的交际关系呢?

孩子不合群: “孤僻”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

一、孩子的不合群方式有哪些呢?

1.主动的不合群。

第一种不合群的原因是孩子主动的融不进周围的圈子,主动不合群的孩子认为自己和别的同学的观点,看法都不同,不愿意与他们交流,但是他们具备和别人良性沟通的能力。

这种主动的不合群,其实是个人的选择。比如孩子面对的是一群喜欢大声聊天的同学,而自己喜欢安静,对他们的话题不感兴趣,孩子选择独处,研究自己喜欢的课外知识,其实这没什么不好。

不过这样的孩子最好能够理解别人和自己的不同,而不是偏执地认为自己坚持的内心的宁静才是对的,其他喜欢热闹吃喝玩乐的人都是智障,不能过分的认为那些喜欢八卦追星的孩子都是不学习的同学。

孩子不合群: “孤僻”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

2.被动的不合群。

如果是因为被动而融不进去圈子的话,这样的孩子可能在和别人沟通上有一定的障碍。

他们可能是性格太过于内敛沉闷,不知道怎么和别人接触交往,所以很容易造成孤僻的性格,他们也不容易相信别人,也没有什么勇气和同学主动说话,这种类型的孩子可能更加习惯独来独往。

可能老师上课喊他起来回答问题都会特别的紧张,就是害怕别人的目光,看到大家都在看自己会非常的不自在和恐惧,总觉得社交场合给自己带来的是无尽的“尴尬”。

此外也会存在同学故意孤立孩子的行为,可能是孩子的性格不合群或者哪些地方太特别,招来了一些同学的不喜欢和记恨,于是孩子很容易就被不喜欢的人的小团体集体孤立了。

其实这算是人际交往的危机一种,算是“校园欺凌”的一种方式这种被动的孤立不合群很容易让孩子感受到外界的恶意,带来消极的情绪。

孩子不合群: “孤僻”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

二、那孩子们要怎么更加合群一些呢?

1,摆正心态,并不一定要合群。

这条方法是对主动的不合群的孩子的建议,因为主动不合群的孩子往往有自己的意识和想法,这样的孩子没有必要一定要合群。

毕竟道大家的感兴趣的话题和关注的地方不一样,有的时候恰恰是有思想的人或者是天才往往不合群,但是这种有内涵的人毕竟不是很多,普通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对于有想法的孩子来说,如果与一些同学圈子不同还硬融的话,很可能会让孩子失去自己的独特性,或者让孩子感受到极度不舒服,最终消磨自己的个性。

不过家长也要提醒孩子最好也不要太孤傲不和自己有不同的人相处,因为这样会让别人在一开始就拒绝和你接触,而这样的话你就更不能向别人展示埋在心里的才华了,被理解的可能就小了一点。

孩子实在和周围的同学没有共同话题,那么家长不必要培养和别的孩子一样的兴趣爱好,而是教会孩子学会友善,尊重同学之间的不同兴趣,保持一个和谐的关系而不是单独的被排出这个圈子。

毕竟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相处对于孩子们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有一定的经验。

孩子不合群: “孤僻”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

2.鼓励孩子解决自己的问题。

面对被动不合群的孩子,家长可以试试先找孩子单独了解情况,然后搞清楚他不合群的原因,适度关心孩子,但不是盲目的鼓励孩子一定要开朗,一定要和同学打成一片,而是多尊重孩子的意愿,鼓励孩子解决自己的问题,只要内心足够开心自信就好。

不管合不合群,只要孩子能感受到内心的充实和真正的归属感,也会过的有意义。

如果是性格的内向,害羞产生的不合群的话,同时也要接纳自己偏内向的性格。

内向没什么不好,在很多方面,比如文艺创作上甚至可以是极大的优势;但是家长可以在有偏化的趋势下可以干预一下,也就是不合群的行为已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了,那么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发展一些积极的社会关系,试着多和同学们接触。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恐惧别人种不会和别人交流的倾向,可以建议孩子练习多出去走走,增加自信,多和别人说说话,多观察别人的言行举止,甚至说一下说话的技巧提高自己的情商。

孩子不合群: “孤僻”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

3,认识自己,关心别人。

有的孩子不够自信内心不够强大,总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闪光点别人不会喜欢自己,所以一直不愿意和别人多接触。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全面的认识,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就算是内向的孩子也会有很多优点,内向的孩子往往可以安安静静的倾听别人的话而且心思更加细腻,他们做事很认真很耐心,这些都是很优秀的品质。

当孩子发现自己也会有很多优点的时候,会更加的有信心去面对人际交往,因为他们在父母的鼓励下发现了自己的很多闪光点和独特的价值。

家长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学习怎么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的时候运用一些技巧,相处之间都是渴望别人的关心和善意的。

孩子不合群: “孤僻”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

当孩子学会照顾别人的想法时,他们会很容易得到同学的信任与尊重,在班级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一点帮助,都会让同学很感动觉得这个同学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友善的人呢。

当越来越多的同学对孩子的印象变好,课外活动的时候也会有更多同学愿意和自己说话,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和很多同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容易建立友谊。

不合群从来不是一个贬义词,它只是孩子一个社交关系的状态而已,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在鼓励孩子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的想法时,学会与别的同学相处交流,轻松自如的应对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