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公元1840年,英国战舰的火炮轰开了清帝国关闭了多年的国门,使清帝国被迫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随着西方的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不断输入,清帝国的政治结构和百姓的思维也渐渐发生了变化。然而封建统治者对于这些是十分抗拒的,采取了各种办法遏制这种趋势。

西方列强并不在乎清帝国的国运,而只在乎能不能从这个庞大的帝国中搜刮到更多的财富。为了建立起贸易通道,西方列强不惜以武力的方式威胁清廷,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最突出的例子。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西方列强与晚清官员

随着甲午战争的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清帝国内部发生了剧烈变动,义和团逐渐活跃了起来并迅速影响到了全国各地。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在维护清廷统治的同时抵制西方列强对于清帝国财富的搜刮。公元1900年,列强决定以武力干涉义和团运动,俄、英、法、美、德、意、奥、日八个国家组成了联军进犯清帝国本土,这就是八国联军侵华事件。

面对八国联军的进犯,清廷毫无招架之力,只得再次选择与列强和谈,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由于《辛丑条约》共有十二款另十九个附件,内容比较繁多,所以笔者在此节选其中三个主要条约内容进行解析。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受到攻击的北京城楼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允许外国在清帝国境内驻军,并禁止清廷进口军火

《辛丑条约》中曾有这样的内容,规定以北京东交民巷为列强使馆的聚居地,列强可以派兵驻扎于此。名义上虽然是为了保护使馆和大使的安全,但实际上是为了监视同样身处北京的清廷。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现如今的东交民巷

同时,《辛丑条约》还规定清廷在进口军火方面的限制,可谓是十分严格,彻底断绝了清廷在短时间内通过进口先进兵器并建立起近代化军队的希望。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中曾记录:

"大清国国家允定不准将军火暨专为制造军火各种器料运入中国境内,已于西历一千九百一年八月十七日即中历本年七月初四日降旨禁止进口二年。嗣后如诸国以为有仍应续禁之处,亦可降旨将二年之限续展(附件十一)。"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列强不仅禁止清廷进口军火成品和生产线,还不允许进口任何军火的生产原料,比如火药、贵金属等等。当时清帝国的工业能力还很薄弱,十分稀缺这些贵重的军事物资。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洋务运动中兴建的江南制造总局枪厂

如果列强仅仅禁止清廷进口生产线,那清廷还可以通过自行建造、自行研发的方式重新做出仿品,只是质量差一些罢了。而且还能够以此为机会,促进清帝国的研发水平。虽然该条约的限制期限仅有两年,但在当时那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两年已经足以让清廷与列强之间的距离再次拉大,严重延缓了清帝国近代化军队出现的时间。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列强要求在清帝国境内驻军还是禁止清廷进口军火,都是对清帝国主权的严重践踏。首先,列强军队一旦入驻清帝国领土,那就意味着主权将再次沦丧。清廷和清帝国的百姓也将时时刻刻受到来自列强军队的威胁,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都得不到任何有效的保障。

其次,禁止军火的进口,也阻碍了清廷发展国防力量的脚步。虽然通过洋务运动清廷已经建设起来了许多兵工厂,但这些兵工厂的研发能力都十分低下,生产工艺也非常落后,很大程度上依然要依赖进口的军事物资和生产线。在这种情况下,被限制进口军火,无疑对清帝国也是一种沉重打击。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洋务运动中兴建的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问责相关官员

在《辛丑条约》中还有着这样的一条内容,曾被《中外旧约章汇编》收录其中: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先后降旨,所定罪名,开列于后。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均定斩监候罪名,又约定如皇上以为应加恩贷其一死,即发往新疆永远监禁,永不减免;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均定为赐令自尽;山西巡抚毓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均定为即行正法,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大学士徐桐,前四川总督李秉衡,均已身死,追夺原官,即行革职···"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辛丑条约》文件原文节选

上述史料仅仅节选了一部分,因《辛丑条约》而最终被处死的清廷官员实际上有一百余人。这些官员大多在义和团运动爆发时,曾暗中帮助义和团成员对抗列强。在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这些官员的名单也落入了列强的手中。列强为了泄愤,逼迫封建统治者将众人处死、流放,以求泄恨。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被列强要求流放的端郡王载漪

该款条约也无疑是对清帝国主权是一种极大的侮辱,更是对清代皇权的一种侮辱。按照正常逻辑来说,这些官员既然是清朝行政体系中的官员,那么赏罚自然由清帝的意志决定。而列强以武力的方式干涉清帝国内政,很明显是要将清帝作为傀儡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旦清帝拒绝执行,列强就将以再次发动战争为要挟逼迫清帝就范。所以说,该款条约也使清帝国的主权遭到了损害。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赔款9.8亿两白银,以关税和盐税作为抵押

在《辛丑条约》中,列强要求清帝国赔偿各国共计9.8亿两,理由是军费和财产损失赔偿费。9.8亿两白银是一个什么概念?《试论清朝嘉道时期的财政收支》中曾经提到:

"按嘉庆《大清会典》之《嘉庆十七年奏单》可知,嘉庆朝凡各省岁入岁出之数,"岁入银除蠲缓银四百八十三万二千八百六十二两有奇,实入银四千十三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两有奇, 岁出银三千五百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四两有奇"。而据《史料旬刊》所载之《汇核嘉庆 十七年各直省钱粮出入清单》称,当时的额征地丁杂税、盐课、关税等项岁入银为 44969056 两,嘉庆十六年实际岁入为 43501077两,岁出银为36004605 两;嘉庆十七年岁入银为40136194,岁出银为35107534两。"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嘉庆帝画像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进行一个数字对比,在此笔者选取嘉庆十七年的总财政收入为参考对象。嘉庆十七年,清廷各类收入总和约为四千万两白银。而9.8亿两白银,等于清廷约25年的财政收入总和!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是,在嘉庆年间,清廷的财政收入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这主要得益于康熙、雍正、乾隆为嘉庆已经打好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而到了光绪一朝,清廷的财政收入已经远远不及嘉庆时期。也就是说,此时的清廷想要偿还赔款,那就不仅仅是要拿出25年的财政收入了。

再者,这所谓的二十五年是指清廷没有任何支出,要将每年的所有收入全部缴纳至列强手中,最终才能还清。但要维持如此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怎么可能没有支出情况?所以说,清廷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偿还这笔巨额赔款。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清朝所使用的银锭

但是,列强已经为清廷规划好了还款期限,并没有留给清廷更多的时间,封建统治者只能将目光对准了百姓。通过从百姓手中搜刮财富,来勉强偿付每年的赔款金额。

《辛丑条约》中的巨额赔款无疑给清帝国的经济和政治,甚至民生都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况且,八国联军进犯北京过程中的军费竟然也被计算在《辛丑条约》的赔款之中,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正在行军的八国联军

其实所谓的"军费"和"赔偿",只不过是列强搜刮清帝国财富的一种方式。虽然后来清廷通过一系列手段并没有全部偿还,但仍然有大量的白银流入到了列强的手中。如此,列强可以使用这笔资金发展国内的基础建设或经济或教育,而清帝国则因财富的减少,想要再次进行中兴就变得难上加难了,这也间接加速了清帝国的灭亡。

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最不平等的条约?

结语

自清帝国的国门被打开后,清廷就一直处于被动局面当中,一直被列强牵着鼻子走。不但被迫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中,还成为了列强们的原料供给地和产品倾销地。但是列强们仍然不满足,还希望从这个庞大的帝国中夺取更多的财富。于是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战争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这些条约中,列强们又不断加大赔款金额,使清廷不堪重负,只能选择向百姓搜刮的方式来勉强维持。这不但使清帝国的经济急速下滑,还使社会矛盾快速激化,整个帝国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然而《辛丑条约》中的赔款是所有清廷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量最高的,清廷明知不可能还清,但受武力制衡不得不选择向列强妥协,苦难反而落在了百姓们的身上,使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急速下滑。

《辛丑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中国正式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沦丧,任由列强宰割,为后来的帝国覆灭埋下了伏笔。虽然封建统治者曾经多次想要中兴帝国,并意图减缓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但最终都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曾经傲视亚洲的清帝国,就这样渐渐被列强所撕裂,时刻濒临瓦解。


参考文献:

1.《中外旧约章汇编》,王铁崖著

2.《试论清朝嘉道时期的财政收支》,倪玉平著

本文内容来自今日头条号:益儒历史 100%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存在疑义,请联系删除。)我们将持续为大家输出精彩的原创文章,欢迎小伙伴们订阅转发及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