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完善司法保護,讓知識產權深入人心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源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袁俊洲

  民營經濟穩固發展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大力支持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尤其是民營經濟法治化進程邁上了新臺階。檢察機關深入貫徹服務大局的理念,健全對民營企業的平等保護機制,把好企業法治環境的大動脈,切實為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山東省濟寧高新區作為新興產業的聚集區、科技成果的轉化區、體制創新的試驗區,為眾多大型及中小微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企業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保障,是制約企業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過與高新區檢察院檢察官深入座談,我瞭解到檢察機關為保護民營經濟的發展制定了強有力的舉措,主要有建立辦理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指引機制、建立對民營企業涉非法融資類案件提供金融風險防控機制、開展產權司法保護專項活動、開展“涉企虛假訴訟監督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活動、開闢辦理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案件和信訪“綠色通道”等。通過參加高新區檢察院舉辦的“檢察護航民企發展”等檢察開放日活動,讓我進一步感受到了檢察機關在服務民營企業發展中的努力與奉獻。這些舉措在為我們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了優質檢察產品和法治保障之外,還為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舉幾個司法部門優化企業法治環境的例子。我所在的山東源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其註冊商標於2010年1月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隨著品牌效應的不斷提高,在北京、南京、廈門、西安、成都、大慶、瀋陽等地陸續出現了大量假冒的“小松”潤滑油,嚴重侵犯了源根石化公司的商標權。是司法部門的大力支持,打擊了不法企業製假售假的行為,保護了我們的合法權益。

  今年1月20日,山東省檢察院檢察長陳勇在山東省兩會上介紹了2020年檢察工作主要任務,其中提到“以更大力度營創法治營商環境,強化民營經濟司法保護,維護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作為民營企業的一員,我認為檢察機關能夠認真傾聽企業心聲、解決企業實際生產過程中的諸多困難,是經濟與法治相輔相成的重要表現。

  結合目前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司法機關應當進一步加強創新保護、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制與知識產權訴訟制度,破解知識產權權利人“舉證難”、侵權訴訟“賠償低”、知識產權案件審理“週期長”等問題,多普及涉知識產權案件的相關法律法規,讓“知識產權”的概念深入企業員工及社會大眾心裡,這將更有助於民營經濟的良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