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乳制品更健康?牛奶、酸奶都怎么喝才对?


哪种乳制品更健康?牛奶、酸奶都怎么喝才对?


奶牛和其他哺乳动物产生的奶制品一直是西方人传统饮食的一部分,在中国牛奶也逐渐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是,你真的会喝奶吗?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NEJM》最近发表的这本"喝奶秘籍"里都说了点儿啥!


1喝奶真的能长个子


母乳当然是婴儿最好的营养来源,但如果条件有限,以牛奶为基础的婴幼儿配方奶仍然不失为良好的营养补充。另外,奶制品并不是必需品,如果能够在极少摄入动物来源食品的情况下充分补充维生素B12,或者在太阳晒得不够多的时候补充维生素D,那么不摄入奶制品也可以保证儿童的正常发育。


另外,在各项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摄入奶类也能促进长高(看来喝奶长高的广告词诚不欺我……)。虽然尚不清楚这一结果是特定的氨基酸、合成代谢激素还是其他因素的功劳,但就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牛奶中含有的大量支链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这是决定蛋白质质量的关键。


支链氨基酸的摄入可以增加IGF-I所介导的生长激素的作用;同时,亮氨酸可以激活mTOR通路,促进细胞复制、抑制细胞凋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加快生长和更高的身高对于健康并不全是好处。高个子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低,但癌症、髋部骨折和肺栓塞的风险却会升高。


2脱脂奶和全脂奶一样,都长胖


虽然美国农业部建议选择低脂奶来控制体重,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却没有发现成年人选择低脂奶在控制体重上比全脂奶更有优势。


在儿童青少年中,甚至发现摄入低脂奶与长期的体重增幅较大有关;唯一可能有助于控制体重的选择是喝酸奶。三个大型队列研究的结果显示,全脂奶、低脂奶和奶酪的摄入量与体重变化的关系并不显著,但摄入酸奶则与体重增幅减小有关。这一结果可能是酸奶改善肠道菌群组成的结果,但也有可能是由于喝酸奶的参与者生活方式较为健康所致,其背后的具体机制目前还是一个谜。


3奶摄入量和血压、血脂、心脏病的关系


奶类中含有较多的钾,可能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专门用于降低血压的得舒(DASH)饮食中也纳入了低脂奶。不过,由于得舒饮食推荐低钠、高蔬果的饮食模式,因此低脂奶对于降压的作用还不十分确定。奶类与含糖饮料或者其他精制碳水化合物相比,可能具有降压效果;但如果用奶类代替坚果、豆类或全谷物,效果可就不一定了。


在血脂方面,大部分建议还是更倾向于低脂奶制品,以期通过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使用碳水化合物代替饱和脂肪可以降低LDL-c,但可能会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DL-c的颗粒减小,炎症指标上升;而使用不饱和脂肪来替代饱和脂肪则能够在LDL-c下降的同时,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奶制品本身与冠心病或卒中的发病风险没有明显的关系,但与不同的食物比较的结果各异。与红肉相比,全脂奶和低脂奶相关的冠心病风险降低;但与鱼类和坚果相比,奶制品相关的冠心病风险则较高。与多不饱和脂肪或植物来源的脂肪相比,奶制品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高;但如果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适量摄入奶制品反而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过敏和不耐受


多达4%的婴儿可能对牛奶中的蛋白的过敏,可能会导致营养问题。同时,奶类的摄入可能会导致哮喘、湿疹和食物过敏的风险增加,儿童期之后还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及其他相关疾病。


使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可能有助于缓解过敏性疾病和湿疹的风险,乳糖不耐受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牛奶的摄入,用豆奶代替牛奶可能有助于缓解乳糖不耐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