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有利時機防治小麥條鏽病

小麥條鏽病是一種典型氣流傳播的流行性病害,自3月5日我市首次發現以來,現有臨渭、華陰、華州、大荔等4縣(市、區)8鎮發生1633畝,普發田塊26畝,是近十年來春季發病最早、程度最重的一年。其中臨渭區三張鎮岳家村、陽郭鎮張灣村和田家村、橋南鎮箭峪村等3鎮4村發病面積550畝,發現發病中心12個,單片病葉100張,平均嚴重度10%;華州區高塘鎮梁家坡村、大明村等發病面積308畝,發病中心17個,最大發病中心2平方米,發病葉片69張;華陰市孟塬鎮秦峪村和華西鎮孫莊村、慶華村等2鎮3村發病面積375畝,發病中心27個,最大發病中心面積3平方米,單片165張;大荔縣官池鎮西陽村發生面積400畝,發病中心27個,單片病葉130張。隨著氣溫升高,條鏽病擴散流行加快,在秦嶺北麓塬區和南部灌區大面積流行隱患很大,預計中後期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30萬畝。

條鏽病防治的關鍵是早發現早防治,防早防小防了,要嚴格遵守“見點打片,見片打面”的防控策略。各地要積極指導群眾、種植大戶、專業化合作組織等社會力量開展病情普查,查明發生區域,做到心中有數。點片發生時,一旦發現發病田塊,要立即對其方圓500m範圍內的小麥田進行集中統一防治,最大限度壓低初始菌源數量。全田普發後,要對發生田塊方圓2km範圍內的小麥田進行統一防治,重發區域開展應急統防統治,大面積連片發生區域,大力推行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控,提高專業化作業覆蓋率和防治處置率。

防治方法:

1、點片發生期。田間踏查發現1-2個發病中心或單片病葉時,立即全田噴藥,且要對周邊發生有隱患的田塊進行集中統一防治。藥劑可選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80-100g、或43%戊唑醇懸浮劑15-20g、或25%丙環唑乳油35-40ml、或10%己唑醇懸浮劑4-5g。

2、大田普發期。3月下旬以後,田間發病增多,當病葉率達0.5%以上時,立即開展防治。採取以條鏽病防治為主,兼顧小麥赤黴病、白粉病、蚜蟲、吸漿蟲等其他病蟲的 “一噴三防”技術。殺菌劑可選用戊唑醇、己唑醇、氟哇唑、丙環唑等,殺蟲劑可選用吡蟲啉、毒死蜱、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微肥可選用磷酸二氫鉀、腐殖酸等。

抓住有利时机防治小麦条锈病

條鏽病發病症狀

抓住有利时机防治小麦条锈病

條鏽病普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