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坝区+山区”联合发展 抱团致富动力足

“莲池村的莲池坝区是省级示范大坝,村‘两委’班子很团结,战斗力很强,思想也紧跟时代步伐,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黄钟村能耕种的土地确实少,是真的山区。虽然村委班子很团结,但思想保守,没得发展方向。”

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坝区+山区”联合发展 抱团致富动力足

3月12日,红花岗区金鼎山镇莲池“坝区+山区”联合党支部选举大会正式拉开帷幕,莲池村和黄钟村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种植大户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着产业发展思路。

为何会成立“坝区+山区”这样的一个联合党支部呢?

原来,莲池坝区作为省级样板坝区,坝区核心区种植面积约780亩,土地资源条件优越,组织发动群众、发展产业能力强,产业基础较好。但是临近的黄钟村是典型山区,耕种面积少,产业基础薄弱。两村地势相连,还有一个共同的景点——“千丘田”,面积约300亩。大家思前想后,考虑到两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两村抱团发展,通过坝区发展带动山区发展。

“围绕莲池坝区,成立‘坝区+山区’联合党支部,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增强黄钟村的产业发展能力,推进坝区与山区融合发展、优势互补,促进群众增收。”金鼎山镇包村领导李治梅说。

思路有了,如何实施是关键。

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坝区+山区”联合发展 抱团致富动力足

经过多次商讨以及充分考虑地域相邻、带动能力悬殊等情况后,莲池村和黄钟村最终决定通过“两委”班子交叉任职的方式,实现融合互补、抱团发展。莲池村要把好的工作作风和坝区的经营主体带到黄钟村去,黄钟村要把新鲜的想法带到莲池村来,建强队伍,做强产业,确保“强村带弱村·坝区带山区”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莲池村和黄钟村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种植大户聚在一起,讨论产业发展思路。两村以“千丘田”为连接点,大力发展“产业+旅游业”,一年实行两季播种,春有油菜花吸引游客赏玩,秋有香喷喷的稻米等待收割,两季产业助推两村发展,实现了跨坝区、跨村的产业布局。

莲池“坝区+山区”联合党支部成立后,由镇党委下派党建指导员担任专职副书记,建强、规范“坝区+山区”党支部。同时,还下派一名农技专家,积极帮助公司、大户申请项目,指导种植技术,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产品。

此外,“坝区+山区”所有经营主体、种植大户抱团成立了一个联合社,联合社服从联合党支部的管理,争取项目及政策性补助时,必须通过联合党支部进行申报。联合党支部监督各个经营主体的盈利收支情况,不断健全完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产业发展红利切实惠及农户。

“对于争取到的坝区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新型经营主体将按照每亩100元的标准分红给村集体,村集体把分红的70%利益联结给土地流转农户;另外,新型经营主体政策性补助部分,要按照5%的标准分红给村集体,村集体把分红的80%利益联结给脱贫户,这样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刚当选“坝区+山区”联合党支部支部书记的闵廷刚介绍。

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坝区+山区”联合发展 抱团致富动力足

莲池村、黄钟村“两委”干部交流联席会上,就两村“坝区+山区”融合发展进行交流研讨。

成立“坝区+山区”联合党支部,旨在实现两村抱团发展,推动强村带弱村,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坝区带山区,拓宽致富途径;推动企业带农户,实现互利共赢。通过聚众力、汇众智、集众志,两村抱团发展构筑起强大合力,有效增强了群众的致富信心,为金鼎山镇全面协调发展增添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