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威遠寨堡——八姑寨

八姑寨位於內江市威遠縣界牌鎮南強村西3公里,緊鄰貢威路四方新村,始建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寨呈橢圓形,佔地8792平方米,現僅存部分寨牆、東門以及一對石獅。

探訪威遠寨堡——八姑寨

八姑寨原名“八孤山”,因此山由八個孤立小山緊密相連而得名。明末清初,有一女子排行第八,有功于山民,又改名“八姑山”。清朝咸豐十年,顏氏家族(既是威遠望族,也是富榮鹽場四大鹽商之一)修建“八姑寨”。

探訪威遠寨堡——八姑寨

八姑寨修建之前,顏昌英與李振亨、王克家等四人,蒐羅款項,募集員工,在地勢險峻的牛口山上修築三多寨。顏昌英體會到“築寨保平安”的好處,又考慮到威遠自貢一帶顏氏宗親甚多,於是指令他的兒子顏曉凡和侄兒顏聘三在榮縣呂仙岩和威遠八姑山分別修築了集生寨(又名呂仙寨)和眾生寨(又名八姑寨)。

探訪威遠寨堡——八姑寨

八姑寨現僅存東寨門,寨門拱形頂,用長1.03米、寬0.52米、厚0.41米條石砌成,雖歷經100多年風雨,整體結構保存較好。

探訪威遠寨堡——八姑寨

寨門內的門栓孔洞遺蹟

探訪威遠寨堡——八姑寨

如今東寨門外芭蕉樹密佈,寨門基本上只剩下門洞口。

探訪威遠寨堡——八姑寨

眺望寨內的藍天白雲還頗有些意境

探訪威遠寨堡——八姑寨

寨門旁邊有一座"觀音堂"的小房子,不過早已不是當年的觀音堂,只是八姑寨最後的守望者。

探訪威遠寨堡——八姑寨

八姑寨寨牆用長1.3米、寬0.36米、厚0.3米的條石砌成。

探訪威遠寨堡——八姑寨

目前東寨門一帶依舊保留著一段規模較長寨牆

探訪威遠寨堡——八姑寨

八姑寨內有各家各室房屋若干座,水塘、田地、茶坊酒肆,儼然一座小城堡。

探訪威遠寨堡——八姑寨

同治年間顏聘三的兒子顏秉鈞考中武進士,封御前侍衛,鎮守乾清門。他將八姑寨的永慶堂改為武翰林侍衛府。有堂屋、中廳、下廳、男花廳、女花廳,還有花園兩座、天井四個、廂房若干。可惜現在僅存侍衛府門前的一對石獅。

探訪威遠寨堡——八姑寨

從這對高達2.3米的石獅依稀能看出八姑寨曾經的輝煌

探訪威遠寨堡——八姑寨

八姑寨作為清代中後期的鹽商寨堡,對於研究川南地區的歷史、建築和鹽商文化具有較高的價值。如今的八姑寨早已繁華不在,但飽經風雨後依舊向我們訴說百年的滄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