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温实初,读懂已是中年人

最初看电视剧《甄嬛传》的时候,是在二十几岁的年纪。

印象深刻的是,一群后宫女人为了争宠,不停地勾心斗角,看得很累心。

而剧中的三个主角,雍正、果郡王和温实初,穿梭在花团锦簇的女人堆中,都格外耀眼。

其中,温实初给人的印象最为刻骨,他活到了最后,也是活得最累的那个。

年轻时,总认为温实初的一生是不幸的,他爱得痴狂,傻得可悲。终其一生,都在被爱所困所伤,最后落得孤苦终身。

人到中年时才发现,温实初的整个人生,其实都有我们普通人的影子。

年少不懂温实初,读懂已是中年人

在生活中,他谨小慎微;在工作中,他位卑职低;在情场中,他难趁心意。

纵使生活从未善待过他,他也从没放弃过心中所求,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从来都是尽他所能地应对生活里每一份波澜。

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普通人最真实的写照。


1

《甄嬛传》里,温实初的出场,是在甄嬛从寺庙祈福出来。那时候的甄嬛,得知自己即将进宫选秀,她心有不愿,故求佛祖保佑她落选。

彼时的温实初,在寺外悄然等她。

从他与甄嬛的谈话中,我们得知他的家世:他父亲也是一名御医,曾受后宫争斗牵连被诬,幸得甄嬛之父出手相救。

年少不懂温实初,读懂已是中年人

他身为一名太医,是子承父业。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的太医院院使是正五品,而一般御医只是七品品轶,职位并不算高。当时的温实初,应该是七品的官职。

虽然职位不高,但他的医术在太医院里算是顶尖的,通过几件事都可以印证:

宫中发生时疫,太医院的太医们都一筹莫展,只有温实初苦心研究出了治疗的药方。

眉庄难产病危时,太医们都是手足无措,都询问温实初有何良方。

甄嬛怀最后一胎时,因身体不好,难以保胎,最后还是把温实初请了回来帮她诊治。

至于平时为众嫔妃看病,基本也是以温太医为主,可见他的医术造诣是很高的。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职位也从御医升为了院判。

年少不懂温实初,读懂已是中年人

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但他凭着丰富的医学知识,扎实的功底,用心的钻研,脚踏实地地在职业生涯中一步步走向巅峰。

现实中的我们,不也正是如此吗?

人到中年的时候,回首从初入社会到逐渐有稳定生活的每一步,不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奋斗出来的吗?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充满了辛酸的奋斗史,每个人的字典里,都没有容易二字。

踏实努力,稳重精进。

温实初的职场人生,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2

电视剧里,有这样一个小情节:

宫中闹时疫的时候,华妃因为陷害眉庄的事,受到皇上处罚。旨意到达的前一天,华妃为求自保,想弄到治疗时疫的药方。

她逼着心腹太医江诚和江慎研究药方,但配置无果,两个太医最后竟然偷了温实初的方子。

年少不懂温实初,读懂已是中年人

看着江太医与温实初虚情问候的那一幕,我们不禁内心感叹,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里也遇到过。

相比于温实初的诚恳善良,江太医的虚假表露无遗。

但温实初面对"敌人",不动声色,面子上的文章做得滴水不漏,即使最后明知药方被他偷去,也没有撕破脸皮的你争我斗。

年少不懂温实初,读懂已是中年人

他只是花费更多精力,去研究新的药方,解决实际问题,而没有停留在与敌人的争斗上。

他用强大的智慧和肚量为武器,付诸行动,却不为自己争辩。

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对真善美的渴望,但是一定会遇到很多假恶丑的人和事。

有句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尤其在工作中,有利益的存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竞争。

在我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取得一点成绩,被领导同事欣赏赞美,甚至在升职加薪的时候,总会有人忌妒,打击,报复,甚至拼命排挤。

社会就是这样,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无处不在。

人心险恶,人情冷暖,我们都需要温实初那样的通透。

要想站住脚跟,更要凭自己的实力和智慧。


3

最心疼温实初的一点,莫过于他一生都想要得到甄嬛,却从未得到过她。

看他最初对甄嬛的表白:

"嬛妹妹,家父在世时常说,一片冰心在玉壶,他让我把这把玉壶交给温家未来的......其实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意,你若接受的话,就不用再去宫中殿选了。"

那一刻,温实初手握玉壶,告诉她愿意一生一世对她好,疼爱她,保护她,永远事事以她为重。

年少不懂温实初,读懂已是中年人

被婉拒后,他难掩落寞,却不纠缠。

在得知甄嬛跟果郡王暗生情愫后,他试图再次对甄嬛告白,甄嬛问他:"说实话,你是觉得和我在一起要紧,还是我真心安乐要紧?"

他回答说:"你和我在一起,不会真正地开怀喜乐,那么,还是你真正的安乐更要紧些吧。"

年少不懂温实初,读懂已是中年人

其实那一刻,他一定心如刀绞,但再不争辩。

纵使他深情以对,也终无法得到她;纵使他掏心掏肺,却始终得不到她的理解。

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曾说:"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沉陷于孤独之中,渴望被人接近和理解。"

那份不被理解的苦楚,唯有自知,唯有隐忍。

我们也总会被不理解的情愫包围。

而在应对这种不理解时,年轻时候的我们,会选择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甚至针锋相对。

人到中年才深深体会,自己的苦自己咽下去,自己的心结自己去解。

苦中前行,才是我们更好的出路。


4

《甄嬛传》后段,眉庄的难产而逝,赚了无数人的泪水。

很多人都希望她能活下来,但纵使温实初医道再高,也回天无力。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爱自己的女人,死在自己的怀里。

年少不懂温实初,读懂已是中年人

"真好,我从没像现在这样躺在你的怀里。"对他而言,已然是最扎心的情话。

那一刻,温实初才感到无助,才懂得眉庄对他的深情。

这些感觉,终于让他的世界轰塌了,他才从内心里真正地明白一种失去的可贵。

他曾对甄嬛说:"嬛妹妹,这么多年的守护你已经成了习惯,而眉庄的每一份深宫寂寞我都感同身受。"

只是,爱过而知酒浓,人去才知情深。

他的后半生,必定是在对眉庄的怀念中度过,也定会一生珍惜他们的女儿。

人生无常,很多人其实都在不断的拥有和失去,在拥有时觉得无味,在失去时才知甘甜。

人生海海,大多人都有着各式各样的不容易,也很难人人都活成人生赢家。

纵观温实初的一生,他的悲欢离合,正是大多人的生活缩影。

以前看他,只是心有同情,而今再看他,却心有佩服。

他用坚强、隐忍、痴情,给我们上了一课。

年少不懂温实初,读懂已是中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