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擺脫燒錢困境:2019年淨利潤3.46億 付費用戶數達730萬

3月19日,鬥魚(NASDAQ:DOYU)發佈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鬥魚實現營收20.6億元,同比增長77.8%,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為1.86億元,同比增長180%。

2019年全年,鬥魚的營收為72.83億元,同比增長99.3%,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鬥魚錄得淨利潤3.4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是鬥魚實現整體盈利的一年,過去四個季度,鬥魚的淨利潤不斷攀升,這也說明鬥魚已經擺脫了燒錢的狀態。

用戶數據方面,鬥魚第四季度的平均MAU從2018年同期的1.54億增至1.66億,增長8%。移動端平均MAU為5440萬,同比提升30%。付費用戶數再創新高至730萬,同比增長70.8%。

此前,鬥魚主播馮提莫的出走一度讓外界擔心,頭部主播的流失會帶走平臺流量,但從鬥魚這份財報可以看出,用戶規模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出現了增長。

同時,用戶活躍度和粘性的提升,也直接拉動了鬥魚直播收入的提升。財報顯示,第四季度,鬥魚來自直播業務的收入為18.9億元,同比增長84.1%,佔總營收比重超過91%。

對直播行業而言,直播內容是平臺提升用戶活躍度和提高用戶留存率的關鍵。截至目前,鬥魚已經構建起以遊戲、電競為核心,同時輻射戶外、娛樂、二次元、科教等板塊的直播內容體系。

在遊戲領域,鬥魚第四季度轉播了超100場大型電競賽事,其中藉助2019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2019英雄聯盟德瑪西亞杯、PGC絕地求生全球總決賽等行業頂級賽事,鬥魚吸引了上億核心遊戲用戶前來觀賽。

不僅如此,鬥魚還全資組建了電競戰隊DYG,入股了王者榮耀聯賽冠軍戰隊eStar,以及簽約了絕地求生PGC世界冠軍Gen.G等頂級戰隊,與他們深度合作打造優質直播內容。

同時,鬥魚打造了超過50個自有賽事品牌,如鬥魚黃金大獎賽S8、鬥魚DOTA1第三屆超神杯、鬥魚CFM亞洲盃中越邀請賽等。此外,鬥魚還通過與頂級電競賽事解說簽約,針對不同電競遊戲的風格,自制了超50個電競節目和活動。

除了上述內容,鬥魚在雲遊戲領域的佈局也值得關注。目前,因5G時代的到來,雲遊戲已經成為整個遊戲行業的關注焦點,而直播平臺也有望藉此挖掘出新增長點。

報告期內,鬥魚已率先著手探索5G技術與直播場景的結合,並於2019年11月上線了業內首個雲遊戲平臺。截至目前,鬥魚已在雲端部署了近20款端遊和30多款手遊。

財報指出,鬥魚已經在帶寬成本控制、優化用戶體驗、5G技術、雲遊戲平臺等方面加大了技術研發投入。未來,鬥魚也將持續提升廣大玩家的遊戲體驗,並且進一步探索5G網絡下“雲遊戲+直播”的商業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