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秀美乡村里的幸福生活

四川新闻网眉山3月19日讯(程欢悦 记者 李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丹棱县,道路两旁花果飘香,特色的川西庭院民居沿街分布,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将一幅幅美景串联起来,一幅世外桃源的乡村水墨画在眼前徐徐展开。

丹棱:秀美乡村里的幸福生活

为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建设“大雅家园·幸福丹棱”,丹棱县打响了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攻坚战”。3月11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通报表扬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深入开展2020年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对106个成效突出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予以通报表扬,丹棱县成功上榜。

丹棱:秀美乡村里的幸福生活

丹棱,一座西部丘陵地区的小县城,如今已成为田园秀美有颜值的新乡村代名词。

丹棱:秀美乡村里的幸福生活

创新治理模式 “一元钱”撬动乡村美丽蝶变

3月17日上午,丹棱县古井村村民李奇寒将自家院落打扫后,将垃圾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后放入村里的垃圾池中。“我们村里都是这样做的,环境要靠大家来爱护。”

看着眼前干净的道路,整洁的村庄,李奇寒很感慨,作为土生土长的村里人,李奇寒见证了古井村是如何从一个“垃圾满街倒,蚊虫苍蝇到处飞,脏得不像样子”的村子蜕变成如今风光幽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这离不开丹棱县“一元钱”垃圾治理模式。

2011年来,丹棱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坚持以“党政主导、资源利用、村民自治”为核心,探索推广“户分类、村收集、县转运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机制。发挥群众主体性,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村民交纳垃圾收集和保洁费用,1元/人·月,不足部分由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县财政补助解决,公开招标垃圾清运承包人,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难题。该模式推行9年来,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100%。一元钱创出大文明,“丹棱模式”全国推广。

“如果乱倾乱倒,是要罚款的。村里每天都有人要检查,大家也会互相监督。”村民李泽云告诉记者,村里成立了乡风文明理事会,下设“环境监督分会”“文艺宣传队”“志愿者服务队”等队伍,大力推广“两定三勤四看五好”生活习惯,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革除生活陋习,解决农村“杂乱堆”问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农村庭院整洁度不断提升。

丹棱:秀美乡村里的幸福生活

实施“厕所革命” 厕污共治全覆盖扮靓乡村

初春时节,在梅湾村田野上,随处可见果农忙碌的身影,挂满柑橘的果树点缀其中,精致的房屋错落有致,一副静谧舒适的乡村景象映入眼帘。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农村人居环境与城市媲美。面对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梅湾村村民梅旭祥很自豪:“现在各个村都在搞‘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环境自然而然变好了。”

洁白淡雅的瓷砖、干净整洁的厕所,在梅湾村村民王小均家中,4㎡左右的厕所里配备着水冲式水箱、便池、洗手盆、淋浴器、浴霸等设备设施,一应俱全。“新修了卫生厕所,家里闻不到异味,夏天不再怕蚊虫苍蝇,冬天也可以舒服地洗澡了,比以前好太多了。”

据丹棱县农能办负责人介绍,丹棱县以乡镇为主体,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对需厕改的农户实行“一户一档”,建改结合、补面提标,制定“五有五无”厕所改造标准,充分发挥农户自主性和积极性开展厕污共治。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4%。

丹棱:秀美乡村里的幸福生活

不仅如此,丹棱县还积极探索并全域推行人畜粪污“3211”综合利用的种养循环模式。“村民家中的人粪污水通过沼气池处理,最终成为用于农业生产的肥料。”据丹棱县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县化肥农药使用量明显下降,畜禽粪便基本实现零排放,实现了人畜粪污循环利用,粪污还田率达85 %。“种养循环模式通过养殖业主、种植业主、沼肥转运合作社三方的紧密配合,实现了变废为宝、绿色发展。”

厕污治理只是丹棱县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丹棱县按照县、乡镇、园区、村、散户五级全域覆盖的规划实施污水治理,探索出将乡镇周边农户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在农户相对集中点建设一体化处理设施,部分分散居民点建 设人工湿地池的模式。目前,乡镇污水处理站实现全覆盖,全县生活污水有效处理村占比达89.1%。通过综合治理,县域内思蒙河、安溪河、金牛河水质从原劣Ⅴ类回归到IV类或III类,绿水又重新回到丹棱人的生活中。

丹棱:秀美乡村里的幸福生活

推广“道德超市” 村民自治成就幸福生活

“这个积分卡有用着呢,可以拿去‘道德超市’换东西。”3月16日,万年村村民黄玉珍带着小孙子往村委会跑了两趟,将收集的废弃农药瓶和有机肥塑料袋交给了网格员张杭,领到了两张面额为1分的积分卡。

自2019年,万年村率先成立了“道德超市”后,现已在全县进行推广,“道德超市”将生活垃圾治理、户厕改造、湿地池建设、庭院改造、清河行动、畜禽粪污治理等纳入了环境保护类积分项,并单设了家庭整洁类1星、2星、3星专项积分项。1分等值2元,用积分券抵扣购买商品,创新村民自治形式,促进群众参与集体建设的积极性。

丹棱:秀美乡村里的幸福生活

能换积分的当然不仅仅限于分拣收集农药瓶肥料袋、生活垃圾治理、湿地池建设、清河行动、畜禽粪污治理等“先让人居环境美起来”的做法,“村内的所有好人好事、道德模范、家庭整洁、建言献策、产业兴旺、志愿服务表现都可经过评议认可后获得相应积分。”万年村的第一书记刘强介绍,“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还有积分最低要求,每年累计最低积分不能少于30分。”

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村民的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现在村里的塑料瓶已不好找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村妇女主任刘光娥发现,“道德超市”开张以来,村情民风已在悄然变化,“防疫期间,四组组长、党员文金令会主动在村道上喷洒消毒液,老党员张淑容自觉前往‘村卡点’值守,村民主动参与公益,清扫公共区域卫生、帮助残疾人搬运化肥......”一阵文明新风正在村里兴起。

丹棱:秀美乡村里的幸福生活

环境变美了,生态变好了,乡风文明了。像古井、梅湾、万年这样美丽的村庄,在丹棱已是星罗棋布,如一幅幅秀美的画卷,在丹棱的各乡镇、村(社区)铺展开来。如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这项民心工程,正让丹棱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丹棱这片沃土上,越来越美丽的乡村,正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