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與深圳,同為經濟特區,目前它們的主要差距在哪兒?

目前在我國共有著5大經濟特區,分別為深圳、珠海、廈門、汕頭和海南,要說起這幾座城市中知名度最高的,則就要數深圳了。1980年深圳成為了國內首個設立的經濟特區,近些年來,也已然發展成一座名副其實的國際化大都市。

廈門與深圳,同為經濟特區,目前它們的主要差距在哪兒?

而繼深圳之後,經濟特區中發展較好的就是廈門了,作為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和風景旅遊城市,廈門的名氣甚至要比省會福州還高出很多,那麼它與深圳同為經濟特區,現如今的主要差距又在哪裡呢?

廈門與深圳,同為經濟特區,目前它們的主要差距在哪兒?

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深圳是擁有很多政策的,幾乎全國各地的人才都會前往聚集、反觀廈門,在設立以來就只是一個區域特區,得到的支持並不多。這兩座城市,在最早時的身份均為小漁村,但深圳旁邊有廣州,可廈門的周圍,卻並沒有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城市。

廈門與深圳,同為經濟特區,目前它們的主要差距在哪兒?

目前兩者之間的GDP差距是很大的,並且廈門無論是在城市規模還是人口上,都無法與深圳相比,而想要把差距縮小,廈門就必須在區劃上下功夫了。記得曾經有句話說過,到了深圳,你就是深圳人,在深圳只要肯吃辛苦,都會得到不錯的成績。

廈門與深圳,同為經濟特區,目前它們的主要差距在哪兒?

而廈門則是一座著名旅遊城市,雖說適合宜居,但當地的工資水平卻不高,消費卻是能夠與深圳持平,所以對人才的吸引力就不大了。總而言之,廈門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績,是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的。

廈門與深圳,同為經濟特區,目前它們的主要差距在哪兒?

主動發揮出自身的優勢,攜閩南金三角建立起經濟走廊,才是現如今廈門應該考慮的最大問題。那麼對於廈門的發展前景,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