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一年賣0.9套房,深圳中介說,太苦了

| 全文2072字,閱讀約需5分鐘


人均一年賣0.9套房,深圳中介說,太苦了


年薪百萬,豪車開道。


不少看了電視劇《安家》的網友都覺得,中介的佣金太多了,紛紛表示要入行。


被視作傳奇人物的深圳中原地產中介周書妃,多次霸榜業績第一,實收年佣金最高曾達到919.42萬。


但是做中介的朋友卻表示,“賺錢的永遠是20%的那幫人,其餘都是陪跑。”


那麼,事實到底如何?


1

金山銀山,全憑本事


2016年是深圳樓市異常熱鬧而跌宕的一年,上漲、搶購、調控、冰凍輪番上演。


當時,在沙井打工的林陽看到樓市火爆,便拉了四個朋友扎入中介行業。


“入行時‘深八條’還沒發佈,雖然是新人,但市場火熱還是讓我喝上了湯。誰知道‘104’之後,成交下滑,幾個朋友都因為沒有好的客源,沒有熬過冬天。不過我反而在這段時間想清了目標,無論如何都得留在這個行業。”


據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深圳從業中介共計46570人。


人均一年賣0.9套房,深圳中介說,太苦了


看似不少,實則5年最低。


很大程度上,中介從業人員數量,是樓市的“晴雨表”之一,人員的流動基本可體現當下市場行情。


深圳房價自打2015年起便一路高歌猛進,2016年調控出臺,二套首付四成變七成,提高非深戶社保繳納年限,再到2018年731限售落地,樓市明顯降溫,從業人員數量亦隨之下降。

精準踩中一連串調控政策,林陽說,“很苦,很難熬。”


新盤入市一定得第一時間瞭解,不管是南山還是坪山;


客戶需求左右搖擺,只看不買是常態;


好不容易約出來看房,總被放鴿子;


要花很多精力維護自己的房源,跟業主打好關係;


跟客戶洽談,五六個小時是正常的,遇上難纏的,通宵也可能;


客戶這邊談妥了,業主又突然出么蛾子;


好不容易走到籤合同,還得防著跳單...


“去年開了8單,賺了16萬,扣除吃住社交,存進卡里的不足7萬。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不僅沒開單,帶看也少了。”以林陽所在的公司為例,個人收入大致等於底薪+15-40%佣金,這還沒扣掉個稅。


8單看似不多,已經很優秀了。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秘書長張媛曾透露,從業人員年平均簽單量僅為0.9單/人,即每人每年賣掉的房子不到一套


年薪百萬,豪車開道。不少看了《安家》的網友都覺得,中介的佣金太多了,紛紛表示要入行。


被視作傳奇人物的深圳中原地產周書妃,多次霸榜深圳中原業績第一,實收年佣金最高曾達到919.42萬元。


現實往往很殘酷。


在深圳,如周書妃這般收入,實屬萬里挑一。大部分普通中介都是年薪10萬,電動車開道。更平常的是,入行不足1年的往往幾個月都沒開單。


賺錢哪有吃瓜群眾想的那麼容易?


“這是個二八定律很明顯的行業,賺錢的永遠是20%的那幫人,食物鏈頂端就那麼幾個人。最重要的是不確定因素太多,政策、金融、城市發展以及新冠疫情,都會影響收入。”


林陽說,做這一行,007(一天24小時一週7天)是正常的,有時候忙得飯點都顧不上。雖然公司沒有強制上班時間要求,但是你不把時間花到極致,意味著收入將減少甚至沒有。


一線中介已開始感受到寒意。


據貝殼研究院《2020年新冠狀病毒對中國房產經紀影響調研》結果顯示,在無交易情形下,超六成店東/品牌撐不過6個月,就會選擇離開行業。


人均一年賣0.9套房,深圳中介說,太苦了

△在無交易情形持續的不同時間下,選擇堅持的店東/品牌數佔比(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這意味著,如果4月底之前成交量無明顯起色的話,近3成中介門店或將面臨倒閉。


每天睜眼一千多塊就出去了。”去年加盟貝殼的店東王俊,心情鬱悶。“租金2萬加轉讓費分攤,每個月租金支出算起來大概2.7萬,其他開支加起來總共3.5萬上下浮動這樣。”


“我這小區的中介店鋪有6家,同平臺的就有3家了。本想趁‘雙11行情’站穩腳跟,沒想到人還沒招齊,就遇到這事了。這兩個月是靠自己之前攢的資源挺過來的。”


對於深圳樓市的走勢,王俊並不擔心,“這周開始,諮詢的客戶多了起來,掛盤量也在增多。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招到人。”


2

疫情之下,被迫轉型


線上看房不是新鮮事,但疫情倒逼各家中介把資源重點放在線上還是頭一遭。


直播帶貨、裂變營銷、秒殺折扣......以往在電商平臺才會出現的營銷場景被開發商、渠道商玩得溜溜的。線下游刃有餘的售樓員,在疫情逼迫下,不得不拿起手機,轉型“房產界李佳琦”,尋找房似錦口中那個“每套房子命中註定的主人”。


線上的生意沒那麼不好做。200萬人津津有味“雲看房”,但不買


人均一年賣0.9套房,深圳中介說,太苦了


“看VR和直播的多,有意向的寥寥,主動加中介聯繫方式的更少。很多客戶反映,看完後仍是一頭霧水,必須去現場實地瞭解。”王俊雖然不看好線上賣房,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是目前可行的對策,“線上交易轉化弱,但也算是疫情下把房賣出去的唯一方法。”


事實上,線上賣房子目前能看到的僅僅是房源信息的展示,對推動購房決策作用有限。雖然加入了VR看房,但空間感、周邊環境、配套等唯有去親身體驗才能感知。這就導致交易環節斷層,無法形成交易閉環,自然沒法改變用戶決策習慣。


與渠道相比,率先打響線上賣房的恆大卻收穫頗豐,通過大幅折扣+無理由退房組合拳,2月份網上累計認購99141套,逆市大賣。


據《稜鏡》統計,恆大啟動線上賣房一週內,就有22家房企推出線上購房,手法和恆大如出一轍。


人均一年賣0.9套房,深圳中介說,太苦了


3

活下來,意味著一切


“1月開始,就沒有開單。”藉著“雙11豪宅稅調整”利好連開兩單的於勝,本想一鼓作氣,豈料被一場疫情澆滅了。


於勝入行時間並不長,扣掉假期兩個月,滿打滿算不到9個月。“這段時間也沒閒著,貝殼要求經紀人每天都要登錄內部的app學習考試,邀約帶看。”


人均一年賣0.9套房,深圳中介說,太苦了


對於公司的要求,於勝內心雖有抵抗,但為了活下去,不得不接受捶打。“滿以為離開學校就不用考試,沒想到進入社會又碰上了,還是天天打卡那種。”於勝假期每天花在打卡學習上的時間超過5個小時,僅次於微信。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明朗,3月11日,深圳市住建局發佈9條穩定市場措施。對中介最受益的消息是:允許視疫情防控情況現場開盤、開放線下售樓處、提高商品房網籤效率。


轉眼就3月中旬,復工復產已在加快。熟悉的二手房帶看、新房開盤也逐漸增加。回到正軌,應該是我們此時此刻共同的期待。


(應受訪者要求,王俊、於勝、林陽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