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研習一本字帖好幾年是什麼感受?

用戶3104056778411


首先,專門研究學習一本書法字帖是每一個人書法學習者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好的書法字帖如好酒,需要慢慢品味,即使一個人的悟性再高,他也無法一次把一本書法字帖看透,需要慢慢去鑽研,需要依靠時間的的力量去慢慢融化。古代人留下來的經典作品無不經歷了一輪又一輪大浪淘沙,我們當代人能夠理解幾分就可以有所成就了。

為什麼一本字帖要研究好幾年?

經典的東西都是相通的,雖然每一部歷史上的經典作品表面上看起來都不一樣,但是他們背後彰顯的書法的規律都是一致的。理論上來說,學習一種字帖和學習100中字帖能夠得到的書法的規律都是一樣的,而評判一個書法家書法水平的高低,不是看的他學習的廣度,而是對書法理解的深度。

知道這個,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要把一本書法字帖學習研究好幾年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個字帖都去學習,必然每一本字帖都會淺嘗輒止,不能夠深入的去學習,當然很難從中學到書法的規律,更不要說從中獲得進步的快樂了。

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一本字帖上,用幾年的時間慢慢去攻克才是理智的做法,通過學習這一本字帖,掌握了書法學習的規律,然後再去大面積的學習和接觸,提升才能更快。鑽研一本字帖是最考驗人毅力的時候。

鑽研一本字帖好幾年是什麼感受?

以我自己學習好幾年王羲之《聖教序》為例子,剛開始練習一本書法字帖的時候會覺得很簡單,但是時間長了就會發現越來越難,然後又會感覺它簡單,就這樣反反覆覆,並且書法水平也會在這個反覆中不斷的提高。

練習幾年以後,你會逐漸理解這本字帖,並且出手就能夠寫出這本字帖風格的字體,此時就需要轉變學習思路了,要去廣泛的接觸,以選擇學習方向並且求變了,那是一個更高層次的事了。

需要注意的是:

需要注意的是,用好幾年的時間專研一本書法字帖並不意味著其它的字帖不可以練習,也可以適當練習的,甚至可以找主要研究字體書體以外的另一種書體做為副帖,但是一定要有一條學習的主線不變。


不二齋


沒有臨過幾年,臨了快一個月吧。我臨的時候的想法是先把架構搭起來,不求多好,有個形,再練筆畫基礎。臨的《玄秘塔碑》,剛開始很散,現在勉強能把字湊在一起,也不是想的進步了什麼,就是沒以前專注,剛開始臨,一個筆畫怎麼寫都要琢磨很久,現在是看一眼就寫了,時間從一小時變成現在的半小時左右,沒有誇耀的意思,我知道自己沒啥進步,只是寫的時間多點,熟了,但是字還是那個字,筆畫還那樣,沒什麼區別,我發到群裡,別人的點評也是進步了,從剛開始一個字不管筆畫繁簡都要把整個格佔滿,各個筆畫之間沒啥聯繫,到現在筆畫正常的字能寫正常。

如果真照我這樣臨上幾年的話,字肯定比之前的要好一點,但是,不會好太多。

我加的群裡一位小姐姐,練筆畫練了三個月,才有功底。

另一位練了一年,但是隻是臨帖像。脫帖不行。


有琴泫雅


容易誤入歧途,不能自拔,遇到瓶頸不知所措。走進死衚衕,產生依賴性,很難出帖,甚至把筆性手法練壞了。關鍵是,降低審美標準,痴迷不悟,自以為是,跳不出寫字的圈子,偏離書法正確軌道……

根據我的經驗,一個帖千萬不要連續不斷的臨寫好幾年,尤其是初學者,當對傳統古法用筆技術尚不熟悉的時候,更不能多寫多練,否則,容易固化毛病,使錯誤的用筆技法形成習慣性怪癖,導致帶病運行,久而久之集腋成裘,日後難以糾正醫治。

學習書法,不怕寫不好,就怕練不對!

正常的學習方法是,一年研習好幾個帖才對,一兩個月左右就要換一個,並不是把它放棄不練了,而且暫停一下,變換個手法和心情找找新感覺,然後,過一段時間再回頭揀起從前練過的帖,重新臨摹,這時候會發現,之前練的那個帖,當時感覺每一個訓練環節進展不快,而且技法上升的都特別費勁,現在卻變得很輕鬆了,筆法、字法都非常順暢,得心應手……所以說,如此大循環式的交替研習,效果更顯著,比長期專工一個帖好得多,尤其是對提高創作能力大有裨益。

當然了,單純琢磨怎麼臨帖還是不夠的,要想打好紮實的書法基本功,迅速提高書寫技藝水平,避免走錯路,必須要按照〈技法訓練操作規程〉一步一步的進行,只有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訓練,才能保障收到理想的效果,達到學習的目標,否則,事與願違。如圖:

以上是我的教學研究心得體會(局部舉例),僅供參考。

想了解更多的練字方法問題,請關注我,翻閱之前發佈的相關信息,有小視頻可看,興許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謝謝支持!

密切關注書法與寫字教育發展動態,潛心專注書寫技藝方面的課題研究,努力推廣實用型硬筆書寫技法,做有良心的書法家 ——潘茂生•寄語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1.先說說為什麼要專門研習一本字帖

書法界有一個順口溜叫做,精通一家,廣涉百家,自成一家。

這說的就是學習書法然後成為一個書法家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從“精通一家”開始的。

只有精通了一家的資本,你才能有涉獵百家的資格,最後達到自成一家的目標也才有可能。

  • 何紹基用顏真卿《多寶塔》風格寫的書法作品。

所以,我們要想書法入門,首先要必須能精通一家。

如果沒有長期臨摹一個字帖的學習,你怎麼可能精通一家?

那麼,精通一家就是指研習一個字帖嗎?這個就不一定了。

例如,學習顏真卿的楷書,我們一般都是從《多寶塔》入手的,這是顏真卿早年的一個書法作品,風格清新矯健,如果這個字帖學習差不多了,可以學習顏真卿的,其他一些字帖,例如《東方朔畫贊》、《中興頌》、《顏勤禮碑》等等。雖然,這些字帖不是一個字帖,也是“一家”的字帖。

  • 顏真卿《東方朔畫贊》

如果要對書法真正有研究,那麼,初步的書法學習,就是這樣開始的。

為什麼首先要在一家之中學習?因為,優秀書法家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一帖一法。但是,風格和精神是比較統一的,所以,學習了一家,特別是達到精通了一家的程度,應該說,書法的基本功才真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果要在書法上有所成就,那麼,必須要打下這樣一個書法基礎。

剛才我們說了,學習書法首先從“精通一家”開始。而精通一家,是要學習這一家的好幾個字帖的。

但是,由於書法大師的字帖,每一個字帖都不太一樣,所以,書法家依然是以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字帖為主的。

比如說,譚延闓就是以顏真卿《麻姑仙壇記》為主的,而宋代的蔡襄和明代的董其昌都是以顏真卿《多寶塔》為主的。

  • 董其昌以顏真卿《多寶塔》寫的書法作品。

再比如說,吳昌碩學習篆書,他可以說,是遍臨鼎彝金文,但是,最終還是以《石鼓文》為主,而且,吳昌碩也是因為學習《石鼓文》而成為篆書大師的

再例如說,學習歐陽詢書法的,大多數都是以《九成宮》為主的。比如說盧中南,田英章,他們都是以《九成宮》為主,然後也學習一下《虞恭公碑》。

  • 吳昌碩《石鼓文》風格的書法作品

所以,臨摹一個字帖好幾年甚至一輩子,這都是書法家非常正常的書法學習。這也是大家總結出學習書法要“精通一家”的原因。

2.初學書法幾年的困惑與瓶頸

但是,我們初學書法,還沒有入門的時候,一個字帖臨摹了好幾年,可能就會進入“瓶頸期”感到臨摹不下去了。

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對書法有了一定的深入了,所以,對學習的要求就高一些了。原來認為不是問題的事,現在就成為一個問題了。

原來是這樣的問題,現在又是這樣的問題,自己又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筆法,於是就非常困惑,甚至會突然厭煩學習這個字帖了。

  • 譚延闓用顏真卿《麻姑仙壇記》風格寫的對聯書法作品。

遇到這樣的情況怎麼辦?很多人都是換一個字帖學習。

當然,換一個字帖的時候,如果你的書法基本功很好,那就不成問題,可能換一個字帖,你會真正找到這樣喜歡的書法風格,這樣學起來進步也要快一些的。

但是,我們很多學習書法的朋友都是自學,自學就是憑自己的興趣學習,既沒有系統的書法史知識,也沒有系統的,書法技法知識,所以,你會第二次進入新的瓶頸期。因為,你的書法技法並沒有提高,也不會筆法分析,所以,按自己的興趣學了一段時間之後,又會感到寫不下去了。

3.正確認識一個字帖長期學習的必要性

如果我們沒有老師,也沒有系統的書法史知識,那麼,我們對學習一個字帖,要有正確的認識,這就是,學習書法,其實並不容易,絕不是我們想象的幾天幾個月就可以學好的。

  • 趙孟頫書法作品《妙嚴寺》局部。

所以,對學習書法,首先要有一個“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有了這樣的準備,我們就會耐心堅持去學書法。

4.好方法才是學習的快樂

學習書法一定要有好方法,一個好的方法就像一個導航,即使路途再遙遠再彎曲,我們也會知道到達目的地的方向和地點在哪裡。

如果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我們儘量多看看書法教程,這些書法教程,基本上會給你指出你的問題在哪裡。

在這裡,千里馬給你提供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叫做“四法三筆”。

我們先說說“四法”就是我們寫字的全部過程:起筆、行筆、收筆、接筆,這就是“四法”。

如果我們臨摹字帖的時候,只要注意字帖筆畫的起筆是怎麼起筆的?行筆是怎麼行筆的?收筆有事怎麼收筆的?

  • 趙孟頫的楷書代表作《膽巴碑》。

那麼,你學習書法的精確度就會更高了。可能我們學習了很多年,我們對起筆、行筆、收筆真的沒有怎麼去認真推敲過,如果你對字帖,中,的每一個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都很推敲,寫不好字都不可能。

最後是“接筆”,接筆也是像起筆行筆收筆那樣來寫的,關鍵是與其他筆畫接應的時候,我們要也要推敲一下字帖上的字是怎麼處理筆畫與筆畫之間的關係的,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涉及書法“結構”。如果把“起筆行筆收筆”能學會,接筆問題也基本解決了。

其實,學習書法也沒有那麼複雜,學習方法對了,一切問題迎刃而解。學習方法不對,就會走很多彎路。

關於研習一本字帖的問題,我是這樣看的。在我們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我們不可能只學一個字帖,但是,無論你學習多少字帖,最終還是會集中在一個字帖上的。


千千千里馬


聖教序一年,準備臨3年,1800多字,沒幾年不行。沒寫過楷書,練書法不到兩年。書友多指教!





東荊河的孩子


專門研習一本字帖時間過長不好,可看一些和本帖相近的字帖,學習瞭解多種字帖的各種美,最後再融合一下形成自己的風格。





雲雪書畫


我是一人。一本字帖臨習好幾年,非常非常的正常。

其實在各種不同領域,都有這麼一些,耗費一生研究些“看起來”沒有意義的事情。耗費一生確實不容易,但是在帖子上耗費幾年時間非常的正常,沒有什麼不好理解的。

研習一本字帖好幾年,一定會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因為幾年時間遠遠不夠。

提問者看起來並不是很喜歡書法,也沒有科研和讀史的經歷。

可能書法在不少人眼中實在不夠重要,不知道這些人是否能夠理解,有一群人花費一生都在讀《紅樓夢》。

可能書法在不少人眼中實在不夠重要,不知道這些人是否能夠理解,有一群人確實會研究一些看起來沒有用的事情。

問出:專門研習一本字帖好幾年是什麼感受?

能夠說明:不那麼喜歡書法,也沒有學術研究的經歷。書法水平也不會高,練字幾年就膩了嗎?

田英章自己說,他的楷書水平沒有超過歐陽詢。

田英章現在多少歲了,他臨過多少遍歐陽詢。2018年田英章的哥哥,時年73歲田蘊章先生在出了本新書《田蘊章臨九成宮碑》。

田英章和田蘊章兄弟臨了多少遍《九成宮醴泉銘》,這本帖臨了多少年。

一人有感

學習書法要下苦功夫,學習書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

如果你真的研習一本字帖好幾年,你一定能從過程中體會到快樂。學習書法就是苦中有樂,持之以恆的快樂。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19年12月3日滬。


一人筆記


專門研究一種帖不好。

雖說專門研究一種帖的人對某一個大家的把握應該很強,但是,這樣的書法人的缺欠也很大。

臨帖不可以頻繁換帖,也不可以一生不換帖。頻繁換帖會使你難以掌握任何一門大家的書法理論與技能,而終生不換帖也會讓你對某一種帖有依賴感,盲從感,也容易寫死手,也不利於更全面地掌握書法的理論與技能。

書法提倡復古,但是,書法人絕不可以入古不出古,入古是為了尋求書法書寫的真諦,悟通了書寫的真諦,你就能夠自由地,書寫自己理解的書法,那時的你沒有必要去遵循出處,別人也沒有能力要求你去遵循出處,這樣,才是真真正正地寫自己的書法!也是真真正正地懂得了書法!





一笑貫長天


先定一個性,一本字帖專門研習好幾年是個很好的事情,也是非常難得的。

學習書法的過程,首先會在徘徊,迷惑的階段度過一段不是很短的惶惶不可終日的路。這一階段,會迷惑於自己是不是學習書法的料,是徘徊在繼續學下去還是放棄的抉擇中,會徘徊糾結在學習哪一路字體,誰的字帖的疑惑之中。

這個階段,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和鼓勵,會持續很長的時間,或者就此中斷了學習,甚至從此就拜拜了。即便有老師的指導,然而實踐的過程是緩慢和曲折的,也會將不穩定的顧慮長久伴隨。

所以,如果已經有了這樣實踐,已經“專門研習”一本字帖“好幾年”,絕對是難得與珍貴的。

說到專門研習一本字帖好幾年,它應該是已經讓人嚐到了書法學習的甜頭,體驗到了書法魅力,體驗到了字體結構的美妙和它們傳遞出來的細微變化的奇妙。也感悟到了關於字與字之間的關係,以及關於行氣,神韻等等的感受。

從執筆方面來說,由於不知道是否有比較好的老師的指導,或者自己是否對於執筆方法的講究,不能定論執筆法是正確還是錯誤。但是,筆應該是可以相對自然地掌握了,也就是說能夠達到比較的得心應手的程度了。



由於專門研習好多年,對該本字帖有了比較深厚的情感,已經比較深入和真切的理解了字帖,至少在眼力方面是有了經驗和功力,因為大多數的人會在這個階段是手不能完全應手,對於字形與筆畫和神韻還是隔著一層紙。

總而言之,這是書法學習走到了相對關鍵的時刻,進之則提升一個更高的階段,徘徊則可能前功盡棄 。


這個階段也會是伴隨著枯燥和乏味的,因為很多起初階段的新奇和興趣都在漸漸地消退,而後的進步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所以堅持就顯得非常的重要,補充興趣與熱情是是很重要的方法,具體就是加強理論的學習和比較廣泛地瀏覽其他字帖字體,而不要單純的狹窄的對著一本字帖死學了。End


錢塘泊廬


我看錯標題還以為是幾十年,專研字帖幾年實際上沒啥感受,一般人估計門都沒入,既然可以讓人專門研究的帖,一般都是在古人成熟期的。這時的書法家大多在60歲左右了。這時候出來的字的深度,即便他親自來教幾年你也不一定能消化吸收。何況只是跟他的帖無言以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