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古代封号名。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

武安君,古代封号名。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最早出自西周,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代表人物有白起、李牧、项燕、苏秦。

杀神白起


武安君,古代封号名。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


主要战绩: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

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

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白起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1年),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9年),秦军穿插到楚军背后,大破楚军,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向东进兵至竟陵,楚军溃不成军,退却到陈(今河南淮阳),楚顷襄王将陈作为都城,仍称作郢。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4年),白起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大破联军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掳获韩、赵、魏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魏将芒卯败逃。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5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4年),白起攻打韩国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3年),白起攻占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绝断。韩国国君韩桓惠王命上党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冯亭不愿降秦,献上党于赵,赵孝成王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以防备秦军来攻。赵国接受上党,为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点燃了导火索。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1年),秦国大将王龁攻韩,夺取上党,然后攻赵,。赵国大将廉颇在长平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空仓岭防线,第二道是丹河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百里石长城。秦军攻势锐不可当,赵军连战不利,全军收缩至丹河以东第二道防线,构筑壁垒,决心以逸待劳,以图挫动秦军锐气,坚守待变。从坚守的战术目的来看,廉颇是成功的,秦军无论怎么攻打都突破不了丹河防线。

秦赵两军形成对峙局面,战争持续了三年,秦军损兵折将。后赵国更换赵括为主将对抗秦军的同时,秦昭襄王也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奔赴前线领军。此战坑杀赵降卒40万,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45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惊,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赐死杜邮

长平之战过后,是秦国灭赵的最好时机,白起当然希望一劳永逸。但一报还一报,赵国也想到了反间计。公元前259年,大名鼎鼎的说客苏代,受赵王委托,出使秦国。

君王猜忌,悲剧结局。公元前258年,白起被夺官、削爵、降为士兵、迁居他乡。其时,正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然昭王强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行至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白起拿起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自杀。时为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

(白起墓:位于咸阳城东郊,渭河北岸任家咀,秦时此地称杜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