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腦病科戰“疫”紀實

中國山東網3月19日訊(通訊員 李文健 張俊蕊 焉衛軒)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人心,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全國無數醫護人員挺身而出,被尊稱為“逆行者”。在山東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裡,有著這樣一支“娘子軍”,她們是女兒、妻子、母親,疫情當前,她們拋開所有身份,奮戰在抗擊疫情的一線,用逆行的背影踐行著醫者仁心的誓言,以不捨的堅守貢獻“半邊天”的力量,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途徑,上演著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逆行而上 決心和擔當爭做戰“疫”先鋒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科主任矯淑芹、護士長呂豔作為共產黨員,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帶頭請戰,向醫院黨委遞交了一張張按有鮮紅手印的請戰書,志願到抗擊疫情的最前線貢獻自己的力量。正月初一在急診科通宵值班,正月初三,科室全體醫護人員取消休假,全員上崗,嚴陣以待。由於患者較多,腦病科原本就人員緊張的情況更加凸顯,但她們堅決服從醫院整體安排,抽調骨幹醫生長期到門診坐診,醫護人員犧牲個人休息時間到預檢分診點值守。尤其矯淑芹多次下夜班後放棄休息時間,堅守工作崗位,曾連續三十多個小時轉戰於病房、急診、發熱門診。面對如此嚴峻的疫情,她多次表示要顧全大局,帶動全科醫護人員以疫情控制、維護人民健康為首要職責,團結克服各種困難,迎難而上。

自2020年1月24日發佈《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一版起至3月4日國家衛健委公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矯淑芹多次組織科室醫護人員進行科內學習,指導她們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如何做好預檢分診、如何做好溝通協調。科內醫生、護士也通過微信群,隨時更新疫情前沿信息,提高防控素養,增加抗擊疫情的知識儲備,做好培訓學習筆記。

在她們戰“疫”的主戰場,病房裡的一些患者因為對疫情的恐懼而表現得過度緊張,腦病科醫護人員總是耐心地向患者講解新冠肺炎的臨床症狀和診斷要點,安撫患者的情緒及心理。曾有一位住院患者在住院後出現發熱症狀,病房內其他患者及陪護人員均忐忑不安和焦慮,矯淑芹和呂豔第一時間對患者採取隔離措施,並安撫相關接觸人員的情緒,積極聯繫呼吸病科的醫生進行緊急會診,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及時完善相關化驗檢查,同時再次詳細詢問流行病學史等……最終病區解除警報,患者也結束醫學觀察。工作之餘,腦病科全體醫護人員積極響應醫院捐款、獻血的號召,主動報名參加。

紅裝勇戰 以柔情和膽識鑄就防“疫”長城

“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腦病科堅持傳統中醫藥治療,從患者的病痛出發,把患者當做親人對待。

在新冠肺炎防範期間,恰逢煤氣中毒、中風的高發期,腦病科在嚴格落實疑似病例排查制度下,從未發生推諉及延誤患者診療的情況。當急診科電話通知溶栓時間窗內腦卒中患者就診時,腦病科醫生需立即從病房樓趕往門診樓CT室接患者。出於防疫需要,醫院封閉了非必要出入口,因此,原本短暫的路程變成了“上天入地”迂迴路程,醫生們一路急跑,只為爭分奪秒,搶救生命,降低致殘率。

一天上午,矯淑芹在老年病科門診值班,忽聽門外有人呼喊“外科在哪裡?”,遂馬上出去查看,患者家屬說,患者腹瀉1天,要找外科大夫看病,矯淑芹查看患者後發現患者意識不清、呼吸微弱、腹部膨隆、周身糞屎味,患者女婿戴著口罩、手套,到處喊人,平車旁跟著位70多歲老太太,情緒激動,矯淑芹馬上拉著患者的平車疾步到急診科進行搶救,患者生命體徵相對平穩後,又緊接聯繫相關檢查科室,全程陪護,同時一邊安撫患者和家屬的情緒,一邊交代病情,做好溝通,協助辦理住院手續,最終與胃腸肝膽病科醫生做好患者病情交接工作。

雖然她們也是柔弱的女兒、賢惠的妻子、溫柔的母親,但是面對疫情,她們只有一個角色——抗疫“鐵血女戰士”。危急時刻,這支“娘子軍”巾幗不讓鬚眉。我們時刻可以看到,在腦病科的門診和病房裡,有她們忙碌的身影,有她們溫暖的微笑,更有她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錚錚誓言,她們用堅守與職責,築成春日暖心的最美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