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第三次工業革命


什麼是第三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叫數位化革命,是指以數字化、人工智能化製造與新型材料的應用為標誌的工業革命,它直接的表現是工業機器人代替流水線工人,從而引起生產方式的根本改變,其結果將導致直接從事生產的勞動力快速下降,勞動力成本佔總成本的比例越來越小,規模生產將不會成為競爭的主要方式,個性化、定製化的生產會更具競爭優勢。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提出

“從“工業化”到“去工業化”再到“再工業化”這個循環的過程,表面上反映了從實體經濟到服務經濟再到實體經濟的迴歸,實際上體現了服務經濟真正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戰略,符合經濟形態螺旋式上升的發展規律。如果說“去工業化”去掉的是低附加值的加工製造環節,那麼,“再工業化”實際上是對製造業產業鏈的重構,重點是對高附加值環節的再造。”

《經濟學人》今年4月發表《第三次工業革命:製造業與創新》的專題報道,描述了目前正在發生的由技術引領的製造業的深刻變化。而美國著名未來學者傑里米·裡夫金(Rifkin)的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出版,也論述了由互聯網與再生性能源融合導引的新一輪工業革命,引發廣泛關注。

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一些學者較早分析了其對員工、收入和研發等微觀層面的影響。赫爾夫戈特(Helfgott)分析了新技術對工人在企業中地位的影響。他認為,正風靡美國產業的新技術,推動著工作場所的轉型,團隊中的工人變得更加重要和自治,身負更多責任。格林伍德(Greenwood)認為,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著經濟體系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而信息技術的快速變革會在初期降低生產率,擴大收入差距。莫維利(Mowery)分析這場革命對產業研發結構帶來的影響,他認為自1985年起,美國的產業研發結構由大企業主導的封閉式創新走向了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開放式創新,非製造業企業成為研發投資的重要來源。

然而,“第三次工業革命”概念的真正興起和全球化傳播,則與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壓力息息相關。具體來說:一是至20世紀80年代,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的日漸枯竭,及隨之而來的全球氣候變化給人類的持續生存帶來了危機。二是化石燃料驅動的原有工業經濟模式,不再能支撐全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尋求一種使人類進入“後碳”時代的新模式。三是歐盟的推動和媒體的傳播。2000年起,歐盟就開始積極推行大幅減少碳足跡的政策,以加速向可持續發展時代的轉型。未來學家裡夫金全面分析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全球性影響,他提出互聯網、綠色電力和3D打印技術正引導資本主義進入可持續、分佈式發展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時代。

目前來看,比較有代表性的關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論述有兩種,一種以傑里米·裡夫金為代表,一種以保羅·麥基裡(Markillie,《經濟學家》編輯)為代表。

傑里米·裡夫金對第三次工業革命有比較長期的研究。他認為,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能源互聯網與再生性能源結合導致人類生產生活、社會經濟的重大變革。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而且迫在眉睫。它有五大支柱:1、向不可再生能源轉型;2、將每一大洲的建築轉化為微型發電廠,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3、在每一棟建築物以及基礎設施中使用氫和其他存儲技術,以存儲間歇式能源;4、利用互聯網技術將每大洲的電力網轉化為能源共享網絡,調劑餘缺,合理配置使用;5、運輸工具轉向插電式以及燃料電池動力車,所需電源來自上述電網。

保羅·麥基里長期關注製造業技術和數字製造的發展。他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這一數字化革命,將帶來製造模式的重大變革,大規模流水線製造從此終結,人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設計。第三次工業革命甚至還可能帶來反城市化浪潮,取代城市化生活的將是一種分散、自給自足的(農村)生活方式。

歸納起來,第三次工業革命有以上兩種路徑,它們各有特點,但殊途同歸,即人類目前的生產生活方式需要根本性的變革。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概念[1]

目前,關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概念,可謂眾說紛紜、見仁見智,但主流的觀點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觀點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信息技術革命。該觀點最早出現於上世紀9o年代,是隨著互聯網技術大規模應用浪潮應運而生的。

第二種觀點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互聯網和可再生能源的有機結合。美國學者傑里米·裡夫金是該觀點的提出者和倡導者。他認為,隨著化石燃料時代經濟發展的不可持續性Et益暴露,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已是大勢所趨,而互聯網技術可以使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可再生能源進行收集儲存並實現餘缺調劑,從而實現人類發展的綠色化和低碳化。

第三種觀點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是製造業數字化革命。2012年4月21日,英國《經濟學人》發表的封面文章認為,全球製造業領域目前正在發生一系列深刻的數字化變革,將使現有製造業的生產模式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傳統大規模、集中式和標準化的工業生產時代可能一去不復返,代之而起的將是家庭作坊式、分散化且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工業生產模式,其中3D打印技術正是這場革命最引人注目的核心元素。

除以上三種主流觀點以外,也有人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是指生物技術革命;還有人認為,是指空間技術、納米技術、海洋技術等領域的重大突破等。應該說,在以上各種觀點中,裡夫金的觀點目前最流行、影響也最大。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前景[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