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新冠全球流行,不分國家先進與否各國感染人數直線上升,日本城市化率高,人口密集,地鐵擁擠程度也是各國所不及。為傳染病爆發提供了絕佳的條件。然而與各國的45度角上升比起來,日本居然走出了一個詭異的銳角。這就引來韓國媒體猜測日本政府為舉辦奧運會而刻意隱瞞數字。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還有人說是因為日本政府刻意不做檢測,不測就沒有確診,因此作出了這麼漂亮的數據。但是請看下面這張圖表。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日本在3月5日加強了檢測力度,綠色是檢測數量,橘色是陽性數量。確診人數並沒有隨檢測數量而暴增。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那麼為什麼不封城不封路不封電影院,似乎在防疫上根本不上心的日本會交出這樣一份答卷呢?昨天筆者家裡的一件小事讓筆者頓悟:日本並沒有不防疫,相反日本每時每刻都在防疫!日本的作業,別國至少要抄20年。

筆者太太是日本人,兒子上小學一年級。昨天外出回家,兒子進門就要去拿他的玩具,被筆者太太大聲喝住:回家第一件事要做什麼?兒子知錯的回答:洗手漱口。

是啊!日本人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漱口啊。這是日本人最最基本的衛生習慣。尤其是在流感季節,各種預防措施更是被徹底的貫徹。我認為這些日本人習以為常的衛生習慣才是日本疫情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

你會洗手嗎?

先說洗手。你知道正確的洗手方式嗎?你是什麼時候知道的?筆者是來日本之後才知道的,即使是在非典期間,國內也只是說要洗20秒以上,至於怎麼洗並沒有明確的指示。

在日本,即使家長不教,孩子也會在幼兒園學到正確的洗手方式。並且在流感季節,各個公共場所更是會把洗手圖貼在洗手間,反覆給人們灌輸公共衛生知識。筆者兒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就知道洗手不光要洗手心手背,還要認真的搓洗指間,洗手腕,手指要立起來搓手心可以使指甲縫也洗的乾淨。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洗手是預防感冒最簡單且最有效的方法。

下面這張圖是對醫生進行的問卷調查,43%的醫生回答洗手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圖中的洗手,漱口,戴口罩,用加溼器。這簡直就是日本人預防感冒的基本套餐。

漱口與洗手並行。

在日本,漱口與洗手是配套的。日本人普遍認為漱口可以直接將口腔和喉嚨內的病菌排出,也可以溼潤咽喉,增強嚥喉自主防禦病菌的能力。

筆者上班的公司洗手間,漱口藥會和洗手液擺在一起供人使用。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這是藥妝店的漱口藥貨架,種類繁多。可見其市場需求。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筆者所在公司甚至配備了兩款漱口藥以滿足不同人的偏好。

口罩大國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這張圖並不是今年疫情時的。每年冬春兩季都是這種景象。

日本可謂是口罩大國,日本人戴口罩有以下幾種原因:

1.自己感冒了,避免傳染給他人。

2.預防感冒

3.空氣乾燥,保護咽喉

4.花粉症

5.習慣性佩戴(沒化妝,看上去有瘦臉效果,防止皮膚乾燥,對自己的面容不自信等等)

筆者有一次在美國得了感冒,帶著口罩出門,一路上隨處感受到美國人異樣的眼光。可見歐美沒有口罩文化,給病毒擴散提供了條件。

口罩可以有效防止飛沫傳染。日本人的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國民性格,使他們在感冒時第一時間自覺佩戴口罩。並且不隨地吐痰,在沒有口罩的情況下捂住口鼻咳嗽的習慣有效防止了病毒的傳播。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日本厚生省(衛生部)做的宣傳海報。正確的咳嗽方式:戴口罩,沒有口罩用紙巾,紙巾都沒有的話用肘部內側捂住口鼻。

冬季必備神器:加溼器

每到冬季,商家會為加溼器擺出專櫃。種類用途玲琅滿目。除了大型加溼器,可以放在辦公桌上的,可以放在車裡的,可以和飲料瓶合體的超便宜款,商家想盡辦法在你生活的每個場景中安插加溼器

加溼器對預防新冠的效果還不得而知,但對於預防流感卻效果顯著。室溫22度,溼度50%以上的環境中,流感病毒的活性會急劇下降,這也是為什麼流感只在冬季流行的原因。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種類繁多的加溼器,貴的幾萬日元,便宜的只需100日元。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筆者辦公桌上的三大神器:風扇,加溼器,兒子的畫。

日本的醫保報銷70%的醫藥費。所以日本人大病小病都愛往醫院跑,處方藥見效快,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還比市面上的藥便宜。兒童醫療免費,孩子身體不適時更是首選去醫療機構就醫。

然而流感季節,能不去醫院則不去是日本人的普遍共識。即使必須去醫院也戴好口罩做好防護,以免發生院內感染。這種衛生意識至關重要,武漢的疫情爆發大多是在醫院內發生的,很多不戴口罩的病人和健康的人擠在醫院的狹小空間裡使得病毒迅速擴散。

另外,日本的醫療體制與結構也使醫療資源得到合理的分配。日本的大醫院叫綜合醫院,提供高端醫療。與之相對的是遍佈城市中的各類診所,看病先去私人診所是日本的就醫方式,小病就醫在診所內就能完成,如果需要進一步治療,診所的醫生會開介紹信把你推薦到對口的大型醫療機構,這種醫療體制的效率是極高的。

患者不需要排隊看病,也降低了交叉感染的幾率。並且和國內不同,日本私人診所的醫生的專業素質普遍很高,絲毫不輸大型綜合醫院的醫生。往往私人診所更賺錢,所以有很多大醫院的醫生在積累到足夠的經驗後選擇開設私人診所。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院長曾在日本醫科大學任教,做過全球唯一一例成功的胎內手術。選擇它的理由僅僅是因為離家近。家門口就有名醫,是日本醫療的一大特點。

隨處設置的消毒水與隨身攜帶的消毒用品。

來過日本的朋友不知有沒有發現,日本商場,餐廳,寫字樓等公共設施的入口處都會擺放消毒液。而且不是疫情期間才這樣做。日本一直都是這樣。效果就不做闡述了。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筆者所在公司入口處常年設置消毒液。

大家對下圖這款隨身消毒啫喱一定很熟悉。沒地方洗手怎麼辦?有水龍頭沒有洗手液怎麼辦?為了消除日本人的這種焦慮而開發的產品。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除了這種消毒啫喱,消毒溼巾更是日本媽媽的常備品,和孩子外出遊玩和就餐時,隨手抽出一張擦擦手。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老闆勸你快點回家休息。

日本上班族給人的印象是工作狂,是社畜。巴不得死在公司裡。但是日本請病假的門檻其實很低。而且老闆看你不舒服會主動勸你甚至命令你回家休息。尤其是流感季節,公司更是神經緊繃。因為公司明白讓一個發燒的員工上班可能會放躺多名員工甚至毀掉一個部門。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流感期間,大多數公司內部會張貼預防海報提高防範意識。

家庭內自主隔離。

日本人如果得了流感就要在家進行自主隔離。去年筆者的外甥女得了流感,除了上衛生間,一星期沒有出自己的房間。飯菜被送到房門外,用過的東西都要消毒,24小時戴口罩。所以如何預防家庭內部感染,日本人可謂輕車熟路。

學校是防疫最前線。

上個月北海道一所學校的送餐員被檢測出新冠陽性。學校只進行了一下消毒並沒有封校。為什麼?市教委回答該送餐員在工作期間嚴格執行規章制度,不存在感染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我們平常就嚴格的預防感染,不管是不是新冠都無所謂。我靠,這才叫制度自信!

那麼日本校餐有多嚴格?筆者也略有體會。有一次去一所學校調查他們的設備,還差食堂一處,只要照張照片就可以完工回公司了,結果趕上他們的配餐時間,食堂內不得外人入內,我說你把窗戶打開我把相機伸進去照一張照片即可,被嚴詞拒絕。只好等到下午食堂的工作全部做完才被允許進入食堂。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日本學校的食堂,彷彿重症監護病房

兒子去年開始上小學,每天都要在用餐袋裡面放入洗乾淨的紗布口罩,分餐時必須戴口罩。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日本小學分餐的情景。輪班分餐,白大褂和帽子帶回家洗好熨平後再還給學校。

有一次兒子餓著肚子回家,因為用餐時有一位同學吐了。嘔吐的同學被送到醫務室,其他同學被迅速轉移到圖書室等待老師處理完畢。沒吃完的食物必須廢棄。所以只能餓著肚子。至於老師怎麼處理嘔吐物,我查了一下,直接被震住了。

日本低感染數字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這是某市中小學預防食物中毒手冊中關於就餐時有學生嘔吐的指導規章。指導內容翻譯如下:

指導內容翻譯如下:

1.如果就餐時有人嘔吐,不要觸碰嘔吐物。

2.用0.1%濃度的次氯酸鈉溶液噴灑在嘔吐物上,放置5-10分鐘。

3.將消毒浸泡過的嘔吐物裝進塑料袋密封。進行校內處理,不可以帶進食堂等料理場所。

4.將餐具浸泡在0.02%濃度的次氯酸鈉溶液5-10分鐘。

5.將餐具洗淨裝入塑料袋,並標明受嘔吐物汙染。

6.打電話聯繫食堂

7.將餐具直接交給食堂,注意不能用分餐的推車。

8.食堂收到餐具後,要用消毒液再單獨浸泡5分鐘。

走完以上流程才算是徹底處理了一起嘔吐。

不知大家做何感想。

筆者認為正是這種嚴格的管理與日本國民自覺的衛生意識和良好的衛生習慣才使日本的疫情在可控範圍內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