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 樂隊簡介


U2 樂隊簡介

U2是一支在1976年成立於都柏林的愛爾蘭四人制搖滾樂樂團,自1980年代竄起走紅之後,一直到了21世紀的今天,仍活躍於全球流行樂壇。音樂風格上,除了傳統的流行硬式搖滾之外,U2在1990年代也曾嘗試過一陣子較為實驗性的電子音樂作品。U2在創作內容方面涉獵非常廣泛,尤其不避諱政治性的話題,人權問題就是U2常常著墨的一種主題。由於其廣泛知名度與良好形象,U2成為愛爾蘭重要的國家象徵之一。

U2 樂隊簡介

U2目前全球至少賣出超過1億4500萬張的專輯,並且榮獲22項格萊美獎殊榮,是當今的樂團紀錄保持人。滾石雜誌名列U2為“百年百大音樂家”中的第22位。除了在樂壇有所成就外,U2的團員也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非洲饑荒、艾滋等議題。2005年獲得國際特赦組織良心大使獎。

U2 樂隊簡介

創團早年(1976-1979)

1976年10月[5],當14歲、就讀於都柏林教堂山高中的小拉里·慕蘭,在學校的告示板張貼了一張成立新樂團、招募團員的告示時,就揭開了U2成軍的序幕。在經過了初步團練後,七個青少年合組了樂團“Feedback”(Feedback在音樂上是指吉他等絃樂器與音箱間的共鳴現象):由慕蘭擔任鼓手、保羅·休森(博諾)擔任主唱、大衛·伊凡斯(The Edge)與哥哥狄克·伊凡斯擔任吉他手、伊凡斯兄弟的友人亞當·克雷頓擔任貝斯手,最初的另兩位團員伊凡·麥寇米克與彼得·馬丁則分別在首次團練、數週後離團。

U2 樂隊簡介

1977年3月,樂團改名為“The Hype”。1983年,博諾、慕蘭、大衛、克雷頓傾向組成四人樂團,於是較年長、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狄克·伊凡斯便被“漸漸釋出”,狄克在一場告別演唱會結束後正式離團。1978年3月17日,樂團參加了一個於愛爾蘭利默里克舉辦的藝人選秀活動,並且順利拿到決賽的參加權。當時貝斯手亞當·克雷頓曾拜訪愛爾蘭著名的朋克搖滾大師史提夫·艾佛利爾(Steve Averill)討論樂團命名的問題,史提夫認為“The Hype”這個團名聽起來很糟,他們應該換一個響亮一點的團名。根據史提夫多年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的回憶,由於1970年代時樂壇流行採用有明顯意義的團名,因此他們反其道而行,尋找一個簡潔有力、可以牽扯出點道理、實際上又沒什麼緣由的字詞做為團名。當時亞當曾提議過他們想要像是“XTC”之類聽起來很有力但無明確意義的稱呼。後來,“U2”這團名雀屏中選,樂團也在決賽中獲勝贏得500英鎊的獎金,從此以後他們便以“U2”為團名闖蕩樂壇至今。

U2 樂隊簡介

博諾(Bono)原名保羅·大衛·休森(Paul David Hewson)

由於“U2”這個團名打從一開始就蓄意不想明指某種特定事物、又好像跟很多事物有所牽扯,因此該樂團的名稱一直是樂迷們非常愛爭論的話題。有的認為,U2這名字應該是源自美國空軍在冷戰時代所使用的U-2超高空偵察機,或者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德國潛艇代號(德文:U-Boot),兩者都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U2這團名象徵了該樂團的表演哲學,意指他們不單只是在臺上表演給臺下群眾觀賞,而是希望能與聽眾互動的“你也一起來”(You too)哲學。總之,這種種解釋可說是同時都對也同時都不對,各方解釋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