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別隨便學巴菲特,也許你根本不懂投資


沒事別隨便學巴菲特,也許你根本不懂投資

1

價值投資,如果只是學個皮毛,那是很危險的;很多人並沒有深刻學習巴菲特的投資邏輯,卻在實踐著巴老爺子的金句雞湯;

最有名的,當屬那句:當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當別人恐懼的時候要貪婪。

這句話是正確的,但是沒有用,因為這句話沒有講的真正核心在於,你應該在什麼時候恐懼,以及在什麼時候開始貪婪。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句話,而且都在這麼做,所以很多人在第一次美股熔斷的時候,選擇抄底,結果臥槽,這特麼還有第二次熔斷,我再抄底;我就不信了;

直到昨晚,美股發生了第五次熔斷。

股票K線圖的上坡上,橫屍遍野,血流成河,一半是高位接盤以為是一波牛市的;還有另一半,是自以為聰明的抄底資金。

就像我做投資的朋友所說的:

“不要輕易相信別人恐懼時你貪婪;

因為或許這個市場會讓投資者恐懼很多次,恐懼到痛徹心扉。”

所以,別人恐懼時,你最好也恐懼;

畢竟,相對於長期投資,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我自己這幾年,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兩件事情上,第一是創業,第二是做投資。

然後我發現這兩者有很多共同的東西,但是也有完全不一樣的本質,所以,特別想和你一起分享,我覺得特別有意思。

比如,創業需要all in,但投資最好不要滿倉。

2

創業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且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所以對於創業者的心態是,你一定花自己儘可能多的精力、時間、才華,用足夠的時間投入和運營,才能把這件事情做起來,而且即便這樣,也很難。

但是投資的邏輯是完全不一樣的。

投資切忌打光自己的所有本金,哪怕這個機會,看起來是那麼的百年一遇。因為對於投資,哪怕你99次押注都贏了,只要在第一百次全部押注,卻意外爆倉,你就要離開這個市場了。

市場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巴菲特的老師格林厄姆,是股票投資的高手,卻在1929年的金融危機時,全倉抄底,結果低估了危機的下行空間,導致爆倉。所以他的徒弟巴菲特才有了後來的那句名言:

永遠不要讓自己產生虧損。

那有些韭菜和投資新手們就要問了,碰上那些在自己看來的絕佳機會,如果不去全部投資,豈不是太可惜了。

來,這裡我必須要和你們分享一句話:

投資這件事情上,你寧可錯過,不要犯錯。

因為錯過了,僅僅是少賺;但是犯錯了,那就是全虧。

只有自以為是的投資者,才會覺得市場上到處都是機會;而資深投資者,都特別謹慎。

投資市場裡,最忌諱的就是不敬畏市場。

就像兩個月前,華爾街的投資人還在嘲笑巴菲特老爺子的投資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賬戶裡躺著1300億美金,也不做投資,說老巴的投資風格太老年派了。

而僅僅過了一個月,現在美股那些頂級的好公司,股票價格已經腰斬,但是很多人已經沒有更多資金來補倉,這時候手握1300億現金的巴菲特笑了。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3

最後我再說下更本質也是更重要的話題,就是投資心態的問題。

我認為咱們大多數做市場投資的人,在心態上就是個不合格的投資者;混亂得一逼。

股票漲的時候,整個人都飄了, 覺得自己太特麼牛逼了;然後最近行情都虧慘了,整個人都不好了,形容枯槁,面容憔悴。

這些人,就違背了投資的真正目的。

為啥這麼講,大家想,我們投資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掙錢,沒錯;但掙錢的目的,是為了過上快樂的生活,對不對。

但是,投資市場天然就是波動的,如果你天天被這些波動影響,愁眉苦臉,可能三個月後就算股票漲回來了,你那過去三個月的心情,都白白浪費了。

多可惜呢,對吧,沒必要。

所以,在投資市場上,我們要追求的,不是快樂,而是平靜。

這就是修煉,真的,雖然我自己也很難做到沒有情緒化,但是這就是我們要訓練自己的心境。

這很難,但這就是我們要做的功課和修煉。

那有些人說,我也想情緒不被市場左右,自己就是做不到,怎麼辦呢?

也簡單,這就說明你不適合做投資,那就離開這個市場,或者把資金交給機構去操盤好了,自己不要隨便看。

這個世界很豐富,不缺投資這一件事,你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忙。

比如創業呀,比如談戀愛呀,對吧。

不要為難自己,我們活在這世上,開心最重要,千金難買我願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