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户”瞅准市场,养殖小龙虾赚得欢


昔日“贫困户”瞅准市场,养殖小龙虾赚得欢

“虽然温度不高,龙虾钻笼的要少一些,但近期龙虾收购价每斤有25元,价格比较好……”3月20日清晨,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马桥村4组小龙虾生态养殖基地,养殖大户阮明元正在起捕小龙虾,满脸丰收的喜悦。

纳溪区合面镇马桥村4组村民阮明元家有3口人,母亲年迈,双目失明,儿子在合面中学读初中,家里全靠他一人打理,经济条件比较拮据。2014年,阮明元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干部的关心和帮助下,阮明元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和打零工,用勤劳的双手铺开致富路,他家于2016年成功脱贫。

2018年初,脱贫后的阮明元想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但苦于没有门路。镇村帮扶干部走访时得知他的想法后,推荐他发展龙虾产业,但阮明元信心不足,打起了退堂鼓。

“一无资金二无技术,文化水平又低,万一没有养殖成功重新返贫怎么办?”“缺资金,帮你申请扶贫贷款;缺技术,联系农技人员全程为你作技术指导,带你到周边龙虾养殖基地参观学习……”在镇村帮扶干部的多次劝说下,阮明元最终还是答应下来,把自家的3亩田地整理成虾田。

“创业初期,我经常遇到养殖问题,只要给帮扶干部和农技人员打个电话,他们就第一时间赶到我的虾田里,及时帮我答疑解惑。”阮明元说,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上门传经送宝,在农技人员的悉心指点下,阮明元很快学到了全套养虾技术,当年赢利1万多元。

昔日“贫困户”瞅准市场,养殖小龙虾赚得欢

2019年,尝到甜头的阮明元投入资金5万元,流转20余亩田地养殖龙虾。“我用黄豆、麦麸等食物喂养的生态龙虾,个头大肉质饱满,根本不愁销路。”阮明元说,发生疫情后,镇村干部又教他玩抖音和微信,线上线下相结合使他的龙虾销售没有受到影响。另外,阮明元不卖五钱以下的龙虾,确保“虾田”陆续有虾可捕。

养殖龙虾走上致富路后,不满现状的阮明元又发展花椒产业,笔者在阮明元家后面的山坡上看到,一株株茁壮成长的青花椒树迎风摇曳,飘来阵阵椒香。“4亩青花椒今年初投产,可收入上千元,加上20余亩龙虾基地的收入,今年预计收入近10万元。”

“养殖龙虾本钱投入大不大?”“发展花椒产业管理难不难?”阮明元发展种养殖业走到致富路的消息很快传开,成为周边脱贫户学习的榜样。“我是‘过来人’,理解他们的担忧和想法。”阮明元表示,针对前来学习取经的困难群众,他都会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种养殖技术。在阮明元带动下,合面镇有10余户脱贫户发展种养殖业,户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王超明 吴春丽

审核:杨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