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廬江:紅梅花兒開 戰“貧”放光彩

人民網-安徽頻道

連日來,安徽省廬江縣白湖鎮六崗村的精品梅園裡,連片的紅梅競相盛放,紅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一樹樹梅花千姿百態,奼紫嫣紅,花團錦簇,爭奇鬥豔。

六崗村負責人張青東介紹,栽植梅花不僅扮靚了鄉村,更是脫貧增收的“寶貝”。

“在梅園打工離家裡近,每天下班還可以回去照顧家,已經很知足。”談起眼下的生活,六崗村宛老村民組貧困戶王國榮王國榮說,“年收入穩穩超過3萬塊錢,一家人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生活條件比以前好了許多。”

據白湖鎮黨委書記葉國玉介紹,該鎮整合六崗、泉水、順崗等幾個村的土地資源,流轉出260多畝閒散地,栽植骨裡紅、硃砂梅、美人梅等多個有極高觀賞價值的紅梅品種,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

按照“園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的產村融合佈局,白湖鎮不斷挖掘田間地頭的發展潛力,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整體推進,吸引著八方來客,以旅遊開發帶動梅花產業,以梅花產業助推脫貧攻堅,讓一片片撂荒地變身“生錢地”,一朵朵梅花成了“致富花”。

白湖鎮還以花為“媒”,採取“公司 基地 貧困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助力精準扶貧,引導貧困戶以土地流轉、進園務工、資金配股等方式參與,將貧困戶納入梅花產業鏈中,使貧困戶嚐到現代高效林業發展帶來的甜頭,讓特色產業鼓起貧困群眾的“錢袋子”。

葉國玉表示,梅園自2017年建設以來,優先流轉了32個貧困戶110畝土地,戶年增收達4萬餘元;已吸納貧困戶就業人員12人,年增收超過16萬元;組織9戶貧困戶以扶貧資金等形式入股,貧困家庭戶均年增收1100元以上,“‘美麗經濟’讓貧困群眾看到了‘錢景’,生活有了‘奔頭’。”(魯先紅 趙德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