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河 通稱御河


衛河 通稱御河

衛河 通稱御河

衛河 通稱御河


衛河通稱御河,明時改稱衛河,系天然河流,是海河五大支流之一。全長900餘千米,跨河南、山東、河北、天津四省市。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一直是華北平原的重要內河航道。衛河本有兩源:一出輝縣市蘇門山麓,一出博愛縣的皂角樹村,兩源於新鄉縣合河村北合流,經新鄉市區、衛輝市,在淇縣與淇水合流,流入海河。通常所稱衛河,指新鄉縣合河到山東館陶的秤鉤灣一段。

衛河即古清水,關於清水,北魏傑出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敘述得十分詳盡,就連兩岸的名勝風光也描述得淋漓盡致。遠在東漢建安九年(204年),為了軍事征戰需要,遏湛水入白溝(衛河)直通渤海,五易其名,開闢了衛河漕運航道,為曹操向北方運送軍需、平息袁尚戰亂,統一北方,立下歷史功勳。

605年,隋煬帝發動數百萬人開挖大運河,至610年完成。大運河分為通濟渠、邗溝、永濟渠、江南河4個部分。新鄉至衛輝的清水就是開挖後才成為永濟渠的一部分。它給南北水運帶來很大的便利,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是中華民族水運史上的重要篇章。當時江淮以南的役夫和船隻以及漕運、兵甲、武器、兵士等都是通過永濟渠運往涿郡的。大運河因為是隋煬帝下詔所開,所以唐宋時人們又稱其為“御河”。唐朝大詩人皮日休站在河邊,十分感慨,揮筆題詩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作為御河一部分的清水河,清水之名漸漸消失了。後來,沁水斷流,主要水源依靠百泉,其流經的地方又多在春秋時的衛國,所以又稱衛河,這已是到了元明的時候了。

元明時期,衛河航道已顯得十分重要。為補充衛河水源,引丹河水濟衛,並限制百泉灌溉用水。衛河在明、清時代都設有專門管理機構,掌管“濟漕、灌溉”事務,並進行多次疏浚。衛河航運對新鄉工商業的發展曾起過重要促進作用。清末民初,往來於新鄉、天津間的貨船達700餘隻,載重百噸以上的大船約1/3,船民有3000人。物資的裝卸轉運分別由飲馬口、楊樹灣2個碼頭集散。當時商業集中的北關街,如遊、衛等家各大行號都是前門設店,後門建有泊位,供貨船停靠裝卸貨物。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日軍侵佔新鄉後,衛河航運基本上處於停頓狀態。

解放後,衛河航運開始復甦。至20世紀50年代末,為新鄉航運的黃金季節。1952年,引黃濟衛總乾渠(引黃人民勝利渠)通水。1958年,共產主義渠竣工放水。衛河水量充沛,百噸以上的大船和機動船可以暢行無阻。航船發展到1700餘隻,年貨運量最高達到83.6萬噸,客運量達到6.87萬人次,達到歷史上的鼎盛期。

市政府曾多次組織清淤,並在河堤兩岸植樹種草,美化環境。今日的衛水,已成為我市又一美麗的亮點。(新鄉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