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短情長,我們相信,黎明時我們將獲勝!

紙短情長,我們相信,黎明時我們將獲勝! | “社科助戰,知海同航”之人文篇

疫情進入了殲滅戰階段。防疫與發展的“雙線作戰”中,“兩手硬、兩戰贏”成為關鍵。

為助力“兩戰”,持續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和其他相關知識的社科普及工作,江乾區社科聯,展開了一場“復工復產加復學,社科知識來助力”的大型社科普及活動。

這場勁力連綿、針對性強的科普,除了涵蓋防疫動態、防疫知識、防控政策、疫期心理健康等疫情相關內容,和對臺風、火災、溺水等緊急情況的預防、避險類知識,也將著眼社會、經濟、人文等諸多領域,抽絲剝繭、披沙揀金,將疫情裡最精到的社科信息,第一時間進行傳遞。

所謂“人有知學,則有力矣”,此次社科普及系列專題,望您撥冗關注,相伴江干社科,於知海中同航,直至“兩戰”全勝的彼端。

紙短情長,我們相信,黎明時我們將獲勝! | “社科助戰,知海同航”之人文篇

今日動態

3月18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4例,新增死亡病例8例(湖北8例),新增疑似病例23例。

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819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32人,重症病例減少308例。

截至3月18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7263例(其中重症病例2314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70420例,累計死亡病例3245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0928例,現有疑似病例105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683281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9144人。

湖北新增確診病例0例(武漢0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795例(武漢733例),新增死亡病例8例(武漢6例),現有確診病例6992例(武漢6744例),其中重症病例2274例(武漢2222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57678例(武漢40765例),累計死亡病例3130例(武漢2496例),累計確診病例67800例(武漢50005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武漢0例),現有疑似病例0例(武漢0例)。

3月18日0—24時,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4例(北京21例,廣東9例,上海2例,黑龍江1例,浙江1例)。截至3月18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89例。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307例:香港特別行政區192例(出院95例,死亡4例),澳門特別行政區15例(出院10例),臺灣地區100例(出院22例,死亡1例)。

“紙短情長”由何來

“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

這是意大利歌劇《圖蘭朵》中的一句中文歌詞,也是此時整個世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最迫切的期待。

紙短情長,我們相信,黎明時我們將獲勝! | “社科助戰,知海同航”之人文篇

前兩天,這句歌詞連同它的曲譜,貼在巨大的抗疫物資包裝袋上,跟隨一架從杭州起飛的飛機,降落到比利時的列日機場。

這是馬雲公益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捐贈歐洲的抗疫物資之一,隨後,它們將被運往意大利。

《圖蘭朵》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最偉大的作品之一,這個在當地幾乎家喻戶曉的故事,講述的卻是發生在中國元朝一位公主與王子的愛情。

中國人用這句歌詞,為同樣遭受磨難的異國友人鼓勁加油,其中蘊含的深情,相信每一位意大利人都會讀懂,如同我們能讀懂來自日本的那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一句話能給出多少力量?

中國人的書面語中,有一句“紙短情長”。未完的話,未竟的情,以及未來的相約,都寫在這短短几字之間——或詩,或歌。它伴隨人類社會而來,是物我交感共鳴的結果,並由此建立起人類感性接受的共同性和共通性。

詩歌貫通了古往今來的歷史,並在人類社會的進程當中,將世界與自我不斷進行融合以及再生髮。那些句子,攜帶了人類共同的情感,至今,從未中斷——從這兩年的中國社會文化生活可以體驗到這一點,無論是正式場合,還是日常生活,詩歌以不同的形式,豐沛著人們的精神生活。

形如“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它從日本相國長屋贈送給中國唐代佛教大德上千件的袈裟上走來,袈裟邊緣都繡著一首偈子:“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這被收集於《全唐詩》第732卷,它不但感動了高僧鑑真,也感動了從彼時到今天的無數人,成為東亞漢文化圈形成、融合和發展的承載。

紙短情長,我們相信,黎明時我們將獲勝! | “社科助戰,知海同航”之人文篇

所以,當它以簡潔而質樸的形象被張貼在捐助物資的包裝箱上時,喚起的是我們洶湧難抑的共鳴感,這是一種不離棄的守望,雖然遙遠,卻讓人內心油然生髮力量。

《圖蘭朵》也是一樣,它用意大利的藝術形式,講述了中國的歷史。單純就形式與內容構造而言,它為中國人所熟知,也為另一個民族所感懷。所以,當“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被逐字逐句讀出時,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世界攜手共克時艱的願望,已然付出行動,以及對陰霾散盡的期待。

紙短情長,我們相信,黎明時我們將獲勝! | “社科助戰,知海同航”之人文篇

無需細究這部歌劇的劇情到底如何,只是這一句歌詞,就讓我們看到,人道主義關懷和命運共塑的局面已然打開,人類對他者的悲憫,閃耀起伴隨希望的光輝。

自疫情爆發,一句句來自遠方的詩,一首首發自肺腑的歌,曾經讓身處疲憊的我們獲得寬慰與力量;同樣,這一段去往遠方的歌詞,也肩負使命,對另一個民族給予精神上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