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企業難做?龍遊兩家“最土”企業的答卷有意思

“現在企業難做啊。”

因為與企業交往多,聽到這類的說法也就更多一些。聽到多了,就歸類回想了一下都是哪些企業說的呢?

在縣龍商(企業家)協會成員裡面,那些營收幾億規模較大企業,和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也會說“做企業很難、不容易。”但有意思的是,包括18家龍頭企業在內的這些企業,新一期的產能拓展或新生產線投資項目,緊鑼密鼓中都已經進入了收官階段,儘快投產達產是現在他們的要務。這些企業構成了龍游企業界獨特而靚麗的“二期現象”——二期在龍游,不是個案,而是成批、成系列。

“二期”作為一種現象級事件,值得企業界、經濟界細細考量。因為它不僅僅實指二次投資,有的企業在龍游完成的已經是連續第四期建設了。它也不僅僅是企業自身對技術和市場的掌控,也反映對龍游投資環境、營商環境的信賴。


當前企業的難與否,如何應對。

剛從外地參加龍商年會前後差不多一週時間,今天在辦公室有四撥企業來“企業之家”與我喝茶聊天,快下班的時候,龍和張雙其過來坐。我忽然想,以往我們更多的是聊工業企業,我們何妨從最傳統的農業企業來說說當今的“難與不難”的話題呢?我所想到的這兩家農業企業,龍游人很多都有了解,他們是如何從最傳統的、更難做的第一次產業,做的風生水起的呢?


張雙其——龍和漁業。

張雙其圍繞一條魚經營發展15年,後面這5年裡,我開始對他有接觸、瞭解、關注。

如果說他之前的十多年時間致力把魚賣好,那麼這後五年,他重點放在了怎樣養好魚、賣好魚,到打造一個漁業文化綜合體驗共享平臺。一條小草魚,在張雙其精心經營下,正暢遊在從浙江最大的“魚”(市場佔有)成為中國最強的“魚”這條大江大河之中。

記得三年前,我在《今日頭條》上推送了一篇有關張雙其和他魚產業生態鏈的文章,非常出乎意料的是竟有將近一百萬的閱讀量,以及大量的留言。更出乎意料的是,絕大多數留言,都說龍和養魚的畝產量是“瞎編的”“不可能的”,也有說“沒有一家稍有規模的養殖戶,主要就的靠政府的補貼補助,否則不可能生存。”

當時我和張雙其聊這個現象,我說,張總啊,你一定要堅持你的發展節奏和方向,我看好你,堅決為你鼓與呼。我們詫異和感慨的,是這讀者裡面顯然有些是從事、或者接觸過養殖業的人,為什麼就不能靜心琢磨一下文中介紹的張雙其的一些思路與做法呢?怎麼不想著打聽“龍和”在哪裡、怎麼聯繫上張雙其去看一看,眼見為實,學習一番呢?

如果真正解剖一下“張雙其+魚”,不只是能收穫他的技術,更能感受他的思考成果。

張雙其所思考的發展模式是成熟的,並且他一直致力完善。

張雙其每年都會跟我說到同一句話:現在魚,跟不上我賣的節奏,市場太大了。

這句話,巨通管業的林耀棋也說過:只有我不想去做的項目,沒有我拿不下的項目。口氣很大,以至於害得我多方求證。後來索性就把他這句話用作《龍商行》封面人物文章的標題,底氣來自於林耀棋對產品的質量與成本控制的絕對優勢。

農產品往往市場一好,農民產量跟不上,眼睜睜看著滿足不了市場,錢掙不足;產量一上,價格大跌,銷售無望,甚至虧掉血本。

這一怪圈,在魚生產銷售、在水產市場上,被龍游張雙其破解。接下來,隨著他營銷共同體的建立,這條“小草魚”,會帶來業界的革命,會創造奇蹟的。現在我們聊的更多的是,在擴大養殖、雄居市場之首的同時,結合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做一篇鄉村振興的龍游樣板、“草魚模式”的好文章。

我對張雙其說,一直堅信你能做大,能賺錢,也能把漁業文化做的淋漓盡致,但當你真正帶動一批村集體增收成為富裕村,我才徹底服你。

我不跟他打賭。我知道那樣我肯定輸。

還有一家是正“當紅”的“龍游飛雞”——胡瀞文。

“龍游飛雞”的模式說白了並不高深,還是傳統的公司+農戶。但她的迅速起效,是用情懷養雞,用情懷賣雞,藉助了脫貧攻堅關鍵期大勢,結合富有創意的生產、營銷方式,首獲成功,受人注目。昨天還剛剛被授予“最美衢州人”,組委會所給的頒獎詞充滿溢美之詞,無須累述。

2017年春節時分,小鄒來跟我說,有兩個小青年想養雞,設想的模式跟你一直說的差不多,想見見他們嗎?

一對帥氣俊秀的年輕人告訴我,他們想做“龍游飛雞”,問我覺得行得通不?

“龍游飛雞”?一聽他們取的這個名字,我知道,他們離成功不遠。彼時我也明白了胡瀞文有著我們不具備的那種天生的市場營銷基因。

那年夏季,有位深圳龍商打電話我,說一起吃飯,介紹兩個人讓我認識。我去了一看,是胡瀞文、陳湧君。我說,我比你認識早,他們倆在四處求證、設計方案的時候,我就認識了。

龍商問我,你怎麼看。

我說,這樣說吧,三年後他們公司的市值會過億的。

憑什麼這麼說?

憑什麼?就憑胡瀞文去鄉里村裡搭建雞舍的幹勁和效率。

龍商轉身對胡瀞文說,是不是真的,我還從來沒聽主編這樣評價一個初創企業。

此話不是今天的話題,先按下不表。

“龍游飛雞”的故事已經很多,短短兩年時間獲得的聲名也令我驚歎。我想說的是,就像當年他們決定做“龍游飛雞”的時候,胡瀞文父親跟他們說,其實是警告他們:這麼多人養雞,還沒聽說誰養雞養髮財的。其實不止她父親這樣認為,有太多的人,特別是看到兩個都市青年,養雞?雞養他們吧。

是什麼,使得他們把龍游傳統的麻雞,成了人們的驚喜和喜歡?

當然,今天就肯定胡瀞文已經大獲成功還為時尚早,她還有更艱難的路要走,特別是隨著脫貧攻堅的完成。但“龍游飛雞”起飛的姿勢很美,通往成功的路徑沒錯。

這裡提出的一個思考是,為什麼才兩年多的“龍游飛雞”風頭會蓋過所有養雞大戶?


沒有所謂傳統的產業,只有失落的企業。

龍游這一條魚,這一隻雞,帶給我們的價值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研究,和細細體會,而不是跟風吹捧。特別是在新經濟時代,當風停了,我們靠什麼繼續翱翔。


今天,縣委召開十一屆八次全會,縣委書記張曉峰作題為“決戰全年 決勝小康 譜寫好建設浙西新明珠的時代篇章”的講話,傳遞出新一年龍游新一輪發展諸多重要信息。我注意到其中提到“推動中小微企業健康成長”,“培育農業全產業鏈經濟”等政府發展導向,作為企業界和企業家,如何做到“兩個健康”發展和成長,如何在龍游社會經濟發展中,承擔應該有的使命,發揮應該有的作用,我想,“龍游草魚”和“龍游飛雞”已經遊在前面、飛在前面,值得思考、解剖。

如果說企業的難,其實更多的是,企業經營者的學習能力與市場迭代發展之間的差距如何快速填平補齊——這是真正的難

現在企業難做?龍游兩家“最土”企業的答卷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