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鐵為何發展緩慢?

山西雖然是一直在發展的,但是在高鐵這方面除了太原之外,剩下的城市大都發展緩慢,甚至一些城市到現在都還沒有高鐵,或者一直在建設,至今還沒有通車。


其實很大一部分和山西本身的環境條件有很大的關係。山西省的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地勢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是典型的為黃土覆蓋的山地高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高原內部起伏不平,河谷縱橫,地貌有山地、丘陵、臺地、平原,山區面積佔總面積的80.1%。以前有句俗語“歡歡喜喜汾河岸,湊湊活活晉西南、哭哭啼啼呂梁山。”就是說除了有限的幾個盆地和平原適宜生存其他地方都是連綿的山。而在山地修高鐵的代價和投入是很大的,我記得雲貴那邊有在山地修高鐵的,投入百億花費五年修了六百公里。所以,這麼看來,我們山西修高鐵要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是很大的,而且自然環境也給高鐵本身的建設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山西高鐵為何發展緩慢?

再者說其實我們山西相對於別的高鐵建設發展全面的省市來說,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而本身來說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就不如發達地區和那些政治經濟中心。據我所知,在全國範圍內,最先建的高鐵是京津城際,京滬高鐵。就像山西的太原接入了高鐵網,而其他一些地級市沒有接入一樣。山西高鐵少的原因,或者可以理解為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高鐵少的原因,大抵基於當地人口,經濟政治上地位的稍微遜色或者某處存在不足的短板,再或者是政策傾向扶植力度等諸多因素導致的。


就像我們對山西為啥高鐵少提出了疑問,同時對比山東省,山東省的經濟發展狀況良好,省裡有資金投資自建,省內的城市青島、煙臺、濟南的經濟發展好,人口多,地理位置更好,所以,山東的高鐵建設就比山西的多。依次類推,全國東南沿海城市的經濟發達,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理位置優良,當然其他地區受重視的程度就稍微弱了一點點。這麼看來山西高鐵建設緩慢的原因,一是受重視程度可能很大程度上不及其他的省份和城市,二是我們山西自身地方的經濟不強,自己自掏腰包去建設也不太現實,所以高鐵少而且建設緩慢,這些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山西高鐵為何發展緩慢?


但就今年的總體情況來看。去年年底大同高鐵通車了,今年年底可能長治和晉城也就通了高鐵了。這麼看來,山西和河北、河南各個城市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了,而且山西省內各個城市之間的聯繫也開始加強。這說明了,山西不管是交通方面還是經濟等各個方面,都是在發展的,只不過可能是發展速度有些不盡人意,但起碼初衷是有的,只不過是需要我們耐心的去等待。就像山西太原的地鐵一樣,可能提出到現在建設已經有五六年了,或者更多。但是,幸好今年年底地鐵就能通車了,相信我們大家都是拭目以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