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时,怎样合理的搭配自身的健身部位?

韩斌265


健身如何合理的安排训练部位,是新手比较多的问题之一。

第一、搞明白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这些搞明白了,就可以制定健身计划了。

第二、正所谓“无计划,无目标,也就无身材”,所谓“健身训练计划”其中包含了各种适当的变量设定,例如训练频率、训练动作选择、训练次序、训练强度、休息时间、训练变化等等。首先我们要遵循训练四大原则:

第1:全面均衡原则

有些男生偏爱练上身,胸大肌麒麟臂,很少甚至从来不练臀腿,而女生就偏爱练下半身,忽略了肩背训练,结果比例不协调,身材走样,非常难看,而且某一部分过弱的肌肉都会直接影响你以后的训练水平。

第2:针对性原则

针对之意就是针对目标而设,专业运动员需要的针对性可能是最强,因为他们有很强的目标需要。对于一般健身者,如果目标是提升力量,就该使用比较大的重量。更细微的针对性还需要考虑训练者的本身条件和状况,有些教练不管谁都是安排一样的动作,就是缺乏了针对性的设计。在全面均衡的基础上,设计能满足个人体形偏好或者体态问题的训练计划。比如有颈椎问题的人,可以加强拉伸斜方肌上束;骨盆不在中立位的人,加强训练腹横肌和臀大肌,拉伸髂腰肌和竖脊肌。

第3:渐进原则

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避免身体不适应突然增加的过量运动产生过劳,甚至运动损伤。

第4:恢复原则

有些人虽然天天上健身房,但几年下来体能没有明显改变,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没有挑战自己的负荷水平。最常见的超负荷方法当然就是加大所举重量,但如果不是有系统地渐进,就很容易出现肌肉不适应的疼痛,也就是延迟性肌肉酸痛,适量运动对身体造成良性损伤,需要合理的休息时间和营养供应来帮助恢复,这也是肌肉增长的原理。休息和饮食需要同步安排好。

若训练没有充份考虑或者遵从这四个大原则,所定的训练计划很可能无法有效帮助训练者达到目标或者难以依从,更可能增加受伤机会。

第三、你一周能安排几次训练?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来安排,这个因为每个人的工作、身体素质甚至回复水平差异,所以一周能训练几次非常关键,而且也只有你自己清楚。一般来说,每周坚持3-5次就能有很好的效果;每周1-2次能维持现阶段。三天一循环,四天一循环,一周一循环都比较常见。应考虑自己的生活来确定循环周期,一旦定下来要保证尽量不被扰乱。

第四、按照我目前的计划来说,是一周五练,胸肩背、休息、腿手臂、休息。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的人,可以胸背腿三大肌群,在每个肌群可以带一下协同肌,胸和肱三头一起,背和肱二头一起,腿和肩膀一起。

我自己的动作选择一般遵循“始于器械,终于器械”的原则。什么叫“始于器械”,首先训练之前必须热身,使目标肌群充血,才能更好的在后面训练中找到泵感,因为器械的运动轨迹是固定的,所以我们用器械激活目标肌群是很好的选择。

(例如胸大肌,我们可以用坐姿推胸或者飞鸟夾胸做一个轻重量20个为一组的热身动作,做4组,重量递增但不要超过你无法控制的重量)热身完之后开始正式组动作(选择4-6个动作,每个动作3-4组,每组10-12个),我们要遵循优先做多关节动作为主(也就是需要多个关节来参与的动作:深蹲、卧推、硬拉),胸大肌训练为参考,那么我就可以先做卧推(杠铃卧推、哑铃卧推),以上训练做完之后你还想练一下辅助肌群的话,那就是单关节动作(哑铃俯身臂屈伸、哑铃交替前平举等)

“终于器械”是在我们进行了自由力量之后,再返回器械区做的一个力竭训练为主。因为我们在做自由力量的时候非常需要一个身体的稳定性和自控能力,才能把目标肌群刺激到位,上面说过固定器械是固定运动轨迹的,我们并不需要把太大的精力用在身体的稳定性上面,我们可以集中精力去感受目标肌群的每一次收缩,用力竭组榨干身体。所以我的思路是“始于器械,终于器械”。

希望可以帮到您。更多的健身小知识,请关注我。


健身运动导师小宇同学


肌肉型男,相信是很多男生的梦想。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呢?除了要努力锻炼外,好的、符合科学规律的训练计划也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初级健身者,快速的增肌方案。下一篇为大家介绍高级健身者的增肌方案。/<font>

可以练6天(1天1个部位)休息一天,也可以练3休1的方式,总之根据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恢复情况来合理安排,计划没有最好的只有更适合自己的。
/<font>





以上计划自己可以适当调整。

牛仔裤衩很炫酷


健身时训练部位的搭配,事实上没有一个统一模版。

因为每个人的:

身体情况不同;

追求的训练效果不同;

训练的频次周期不同。

因此千篇一律的训练计划并不具备普适性。

我下边只说几个总则,大家遵守这些条款,而后在训练中自行安排计划就好:

1.大肌群单独练

这里指的是胸,背,腿等等庞大的肌群。

这些部位的发力多样,涉及关节众多,因此每次大肌群训练最好单独安排一个训练日。

2.小肌群关联训练

最典型的就是手臂二头肌和三头肌

它们都属于小肌群,都都处在手臂部位

因此很多训练者会把它们放在一个训练日完成

这也是合理合规的

当然,类似小腿啊小臂也是这个范畴,大家自己酌情处理吧。

3.核心肌群连带练

这里指的尤其是腹肌。

这个部分的肌肉属于耐力肌群,适合与任何肌群搭配在一起

当然,必须先做主要肌群训练,再进行核心训练是比较科学的。

通常核心肌群每次训练20分钟足够,一周内训练多次是允许的。

希望有帮到你。


虎山行不行


一般在力量训练中,我们都会进行分化训练,把身体的肌肉群分开来训练,这样既不会过度疲劳,也比较符合人体科学,不过要想训练完全身的肌群,那么至少得5~6天的时间,对于上班族来说,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因为时间如金钱,要想从上班抽出时间来健身,对于一些人来说就如同挤海绵里的水一样,导致很多人不得因为时间原因放弃工作,非常的遗憾。

不过现在会教给大家一些动作的搭配,让你能在短时间内训练到全身肌群的情况下,花费较少的时间,并且这种搭配是非常符合人体运动学的,不会因为动作混乱而导致训练效果降低。

胸部搭配肱三头肌

大家都知道胸肌的主要训练动作是卧推,当你在卧推时,尽管是孤立胸肌发力的,但是仍然会有协助肌来参与发力,就是肱三头肌。

胸肌和肱三头肌有一个相同的动作模式,就是臂屈伸,所以当你在做卧推时,你会感觉肱三头肌充血感非常强,这就是原因所在。

在组合训练中,建议先练大肌肉群,然后再带动小肌肉群,因为在你练大肌群时,小肌群也会得到足够的训练。

背部搭配肱二头肌

和上面一样,背阔肌和肱二头肌也是属于相同运动模式的两块肌肉,像在做高位下拉、绳索划船的时候,肱二头肌也会参与发力,这两块肌肉有着相同的动作叫臂屈曲,这就是为什么在做所有的“拉”的动作中,肱二头肌会充血。

训练完大肌群以后再来训练小肌群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并且动作模式不一样刺激的点也会不一样,比如高位下拉,如果是宽距正握的话那么刺激到背阔肌会更多一些,如果是窄距反握的话那么会刺激肱二头肌更多,所以在训练中可以自如切换。

腿部搭配肩部

虽然这两块肌肉没有相同的功能,甚至根本搭不上边,但是放在一起训练也是非常不错的。

比如说双手持握哑铃做深蹲,在站起来以后搭配一个哑铃推举,或者先练腿再练肩,虽然这两块肌肉不能相互协助,但是放在一起练也不会相互冲突。

组合训练的消耗量非常大,所以在训练前应该补充好足够的碳水,来应对训练,不然很可能出现低血糖类似的症状。

腹部训练可以穿插在以上训练之中,或者平时练都可以。

腹部不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每天训练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不过想要练出好看的腹部还是需要一些重量,建议给腹肌做一个训练计划。

这样搭配下来三天就可以练完全身的肌肉,并不会消耗太多的时间,比较适合时间紧迫的人,所以不要因为任何原因而放弃健身,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改变你。


早晨健身


这个其实比较看个人了,部位的训练重要的肌肉感受,充血和泵感,并不是去练了了就行了。如果楼主要一天两个部位的话,我个人觉得可以试试第一天胸和背;第二天手臂和肩;第三天腿;腹部的话不建议训练的太勤,可以每周来一次(其实腹肌主要靠饮食,体脂低了自然就显露了)。

胸和背在一天训练的话,这两个肌群是相互对抗的,会有想不到的效果哦。手臂和肩的话只是感觉都在一起训练起来比较方便。腿部训练的话这个比较累,练完后感觉身体被掏空,所以还是单独放一天比较好。

楼主可以在不断尝试中改进,聆听自己身体的反馈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0.0 觉得不错的话给个赞?评论下?纯手打不容易QAQ


苦苦苦苦苦苦


健身模式有很多,但每个人自身条件和目标都不一样,所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里我只介绍一下怎样合理搭配,具体的还要大家靠自己啦!

一、首先把目标肌肉分为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

大肌肉群:胸、背、腿

小肌肉群:肩、手臂、腹、臀、小腿

每天训练最好只针对1~2个目标肌肉。


二、知道目标了,再看训练模式的选择,假设按一周一个循环来看

一周3练;一周4练;一周5练;一周6练;

每周训练次数过少,很难有达到增长肌肉的目的,最多只能维持。

而训练次数过多,肌肉没有休息和恢复的时间,不利于之后的训练。


三、那接下来就是科学的排列顺序了

1.大肌肉群不要连续的在一起训练,怕身体恢复不过来(例如:胸背腿三天一个循环);

2.协同肌头一天有练到,今天就不要再使用它了(例如:昨天练了肱三,今天就不要练胸);

3.每周至少一天的休息日;

4.可以在一个循环内把最弱的部位or最想增强的部位多一次训练。


四、最后就是训练的动作挑选,以及组数、次数的选择。

一个大肌肉群4~6个动作,3~5组/10~15次

一个小肌肉群3~5个动作,3~4组/10~15次

(这是不是固定的,根据你的目标来进行调整的)

这样制定一个训练计划的原则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就由大家自己去制定只属于自己的训练方案吧!


看见我就叫我快去减肥


健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可以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应该做好规划,而不是急于看成果。楼主这样的问题很好,在健身初期好的规划会让大家少走弯路。

1个人比较推荐新手采用拮抗肌肉方式来锻炼

周一 胸肌4x3组 背肌4x3组 40分钟左右有氧

周二休息

周三肩部肌肉4x3组 腿部4x3 40分钟左右有氧

周四休息

周五二头肌4x3 三头肌4x3 1小时左右有氧

周六纯有氧 1小时左右

周末 休息

至于腹肌,其实很多锻炼可以刺激到腹肌,如果体脂蛮高的,没有必要单独练腹肌。每周随意穿插2~3次就可以了。而且时间也不用很长。注意方法,尽量不要做传统的仰卧起坐,很伤腰。以上这种规划是相对来说比较常见的 一周4练,比较适合新手。好处是隔天休息。然后尽量时间占用比较少。

第二种呢 也就是胸背肩腿二头肌三头肌每天练一次一周休息一天。然后尽量穿插3~4次有氧训练40分钟以内。一般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相对来说时间宽裕而且有一定基础的朋友。

无论那种方式吧 既然了解健身了,就希望大家可以坚持下去。这世界上能够百分之百回馈我们努力的事情不多了,健身就是其中之一。你做多少努力,他会很直观的反馈给你。希望大家可以坚持,坚持到你爱上健身。

当然了健身计划是需要不断变化的,不让自己适应,让肌肉撕裂-休息-生长-恢复-撕裂,才是健身的本质。各位加油吧。


*


贰人食味


从我自身来说 首先最重要和最痛苦的就是练腿,特定安排一天只练腿 动作有两个,对于健身小白来说 一个是杠铃颈后负重深蹲,一个是屈腿硬拉 锻炼效果基本一致 充分做好热身 可以从空杆练起 动作一定要规范 不然有受伤风险

锻炼原则就是一个大肌肉群加小肌肉群的模式 1胸部和肱三头可以安排在一天2背部和肱二头可以安排在一天3肩部和腹部可以安排在一天

腹肌我并没有安排每天都练习,我认为腹肌是最好看,但是是最没有用的一块区域 因为练腿就能充分锻炼你的核心肌肉群 所有的训练必须做好充分的热身 这是最主要的 以微微出汗为准 不然受伤了 别的都是瞎扯 一周训练五次就可以了 对于一般人来说 训练量已经够了 训练时注意补充水分 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苑园440


这个得看您的训练目标了,如果减脂的话,最好使用复合动作,比如硬拉,俯卧撑,深蹲等,复合动作动用肌肉较多,消耗量大,适合减脂人群的训练计划。

如果是塑形,想把各个部位练的好看点,这个采用各个肌肉的循环训练就可以了,但得知道主动肌肉是哪些,协同肌肉是哪些,比如我们练胸,动作为卧推,主动肌肉是胸大肌,协同肌肉是肱三头肌,所以这次的训练就是练胸后,再训练肱三头肌。练背的话,主动肌肉当然是背阔肌,协同肌肉是二头肌,那就得背训完之后练二头。

训练计划您也可以这么安排,周一,背部➕二头,周二,胸部➕三头,以此类推训练身体各个部位。


健身教练志伟


对于刚开始健身的人,大多数都有一个初衷,就是对自己的某个部位不满意。比如肚子太大、腿太粗、肩膀太窄,有点圆肩。所以他们都会想我着重练腹部、腿、肩膀。

对于纯有氧减脂的人来说,着重针对某个部位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减脂没有局部减脂这一说,只有全身性脂肪燃烧,根据身体机能,像肚子和腿等顽固脂肪会比较难减掉。

对于减脂塑型、甚至增肌的人群开始非常有必要针对自身的身体条件,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这个计划着重要考虑什么呢?

①不要一味的训练一个部位,不要觉得胸肌好看我就疯狂练胸部等等。如果你的胸部过强,背部薄弱,这样会导致身体出现很严重的状况。

②一周七天,五天训练的情况下。可以周一腿,周二肩,周三腹,周四胸,周五有氧,周六背,周日休息。 后一天的训练尽量不要带动前一天训练的部位发力。这样效果会很好。

③对于特别喜欢的部位,可以安排一周两练。前提是他已经恢复的足够好了。

④在穿插训练部位当中,一定要合理安排有氧,不要一点也不做。心肺功能,全身的协调性也很重要!

总之,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合理给自己安排计划。计划完美,执行完美,身体就完美!加油。keepmov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