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看詩,一首被嚴重誤讀的《己亥歲二首》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古詩很多人都能耳熟能詳,但是對它的標題以及作者就不一定那麼熟悉了。作為《己亥歲二首》裡面最成名的一句詩,它想說的是什麼事情?它的背後有什麼故事?而作者又是在什麼樣的心態下寫這首詩?為什麼它是一句被嚴重誤讀的一首詩呢?我們來還原歷史一看究竟。

從史看詩,一首被嚴重誤讀的《己亥歲二首》

曹松字夢徵,晚唐詩人,安徽舒州(安慶市)人。屢試不中遍訪名山到處流浪,走遍江南各省。崇拜賈島賀知章,喜歡結交和尚道士,71歲的時候被賜進士,史稱“五老榜”。《己亥歲二首》,是其所有作品裡面最出名的一首,也是和其他作品格格不入的一首詩。

曹松,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曹松,在史書裡面基本沒有記錄的一個人,除了留在《全唐詩》的140來首詩,其他可尋找的蛛絲馬跡可謂少之又少。我們從一些細節裡面來推敲一下曹松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沒有固定職業,生活不富裕,處於貧困階層。四處流浪結交和尚道士,有歸隱之心行入世之舉。我們把曹松所有的詩歌按照其寫作的內容進行分類,總的140多篇裡面,關於友情的就有38篇,其次是關於寺廟和僧人的詩篇有24首,剩下的都是關於行程、風景和節日,抒情的也就只有22首(裡面有幾篇是悼念友人的)。

從史看詩,一首被嚴重誤讀的《己亥歲二首》

從其詩歌裡面我們就能夠看到他的行蹤主要是在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陝西等地方生活有遊歷。而其生活場景主要是在寺廟中,在送別中,在旅途中。重點是他所寫的詩歌更多的是在對自己所在場景的描述。

曹松的人生軌跡主要有4個時期,中年及之前在江西過著簡單的生活,乾符年間(874年—876年)跟隨李頻在建州做個小官員,李頻過世後開始遊歷福建兩廣湖北等地方,光化年間進入長安,光化四年(901)被御賜為進士,史稱“五老榜”,五位屢試不中年過六十的老人被唐昭宗御賜進士。這一年,曹松七十一歲。

從史看詩,一首被嚴重誤讀的《己亥歲二首》

名聲不大的曹松,很容易讓後人用《己亥歲二首》的詩句來下標籤,實際上是不符合事實的。譬如百科資料就說他生活在社會底層,同情勞動人民,憎惡戰爭,熱衷功名。特別是說他目標是為官做宦,報效朝廷,兼惠家族。他苦吟著,為戰亂中不幸的百姓,無辜的平民;他憎恨著,那些操戈作禍,裂地封侯的亂臣賊子。這些說法並不是很準確,我們從他的詩作裡面很難找到相關的證據。

賈島年輕的時候是僧人後來還俗入科舉,屢試不中且清高孤傲。作為“島迷”的曹松,喜歡結交僧人遊玩寺廟,鑽研五言詩,也一樣的屢試不中。從他的詩作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曹松喜歡四處遊玩結交好友,“始為分路客,莫問向隅心”的他一直路上,除了“徒雲多失意,猶自惜離秦”經常參加科舉沒有考中。其他的所謂同情、憎惡、熱衷並沒有出現,更多的是自己所見所謂所想所作。

上文提到曹松年輕和中年主要是在江西過的,大概55歲(874年)的時候才去建州投奔李頻。而黃巢起義是在875年開始,878年到浙江,879年到廣東,這個時候曹松已經離開福建離開廣東了。從他留下來的詩作裡面,並沒有寫到戰亂的情況,除了《己亥歲二首》,所以可以判斷曹松當時是遠離戰場的。單憑這首詩來判斷曹松對戰爭有深刻理解是不恰當的。

己亥歲,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

879年主要發生了四件事,黃巢起義南方作戰、高駢封侯、王鐸兵敗以及河東軍亂易帥。作者長期在南方流浪,北方除了長安基本沒有去過,所以我們推斷和《己亥歲二首》有關的是前三件,寫的是封侯和剿匪的事情,我們來看看當時的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又是什麼。

《資治通鑑》記載:六年,(春,正月)鎮海節度使高駢遣其將張璘、梁纘分道擊黃巢,屢敗之,降其將秦彥、畢師鐸、李罕之、許勍等數十人;巢遂趣廣南。

簡單的說就是,高駢派兵追著黃巢打,從山東打到了浙江,把黃巢逼到福建廣東。後來高駢上書朝廷要追擊到廣州,因擔心中原無兵可用朝廷拒絕了高駢的建議。而黃巢也是一路燒殺搶掠的來到了廣州,並且很快地拿下並屠戮廣州城。殺到桂州之後,沿著湘江開始北上。“兩岸、滄江”說的就是湘江和長江的戰場,而時間是在十月份(含閏十月)。

從史看詩,一首被嚴重誤讀的《己亥歲二首》

《舊唐書》上面記載:十月,制以鎮海軍節度、浙江西道觀察處置等使高駢檢校司徒、同平章事、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充淮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江淮鹽鐵轉運、江南行營招討等使,進封燕國公,食邑三千戶。

根據《黃巢起義大事年表》:五月(或六月),草賊軍攻陷廣州,活捉廣州節度使李迢。九月,黃巢從廣州出發北伐,在桂州編數十個大木筏,乘洪水沿湘江而下,先後經過永州、衡州。十月二十七日,草賊軍攻佔潭州,李系逃往朗州。

如上圖所示,湘江和長江成為了879年年底4個月(10月份閏月)的主戰場,戰爭都是沿江展開的。在這個十月份,發生了三件大事情,一個是王鐸吃了敗仗,連續丟失潭州和江陵;一個高駢被封為剿匪總負責人並封侯;還有一個就是黃巢又幹了一件人神共憤的事情,因為主帥逃跑,起義軍很快地佔領潭州,並將5萬多(另一個說法10萬多)唐兵全部被殺戮,血灑湘江。“血爭流”說的就是這個事情。

很顯然,高駢的封侯並不是因為戰勝了黃巢而表彰的,他的討伐戰功只到正月最多三月,之後朝廷沒有允許他繼續追剿,而五六月份黃巢已經在廣州為非作歹了。十月份才封侯,意思就是讓他來做剿匪總負責人而封的,因為黃巢已經殺到兩湖了。而在878年,另外一個人因為要掛帥出征而封侯,他就是王鐸,封晉國公。

這段歷史,才是曹松寫這首詩的背景。

《己亥歲二首》的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

《己亥歲二首》其一: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其二: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我們先從字面上去理解:叛亂導致江南作為主戰場,民不聊生;大家不要再談封侯的事情了,犧牲多少人才能夠成就一位名將封侯!傳說戰事已開眾神犯愁,江河兩岸的戰鬥從未停止過;誰說滄江沒戰事,近來河水血水混合爭著向東流。

有人解讀說封侯事,講的是高駢因為追殺黃巢功勞巨大而獲得朝廷的封侯,這個是最大的誤解。其一和其二兩首詩一定連在一起來解讀的,而這首詩其實說的是:就是潭州五萬多唐兵被屠戮血流湘江和兵不血刃的佔領江陵的事情,而背後的人物就是王鐸。

從史看詩,一首被嚴重誤讀的《己亥歲二首》

朝廷知道黃巢要進兵北上,在878年就由宰相王鐸親自掛帥負責前線防務(《舊唐書·傳》:帝即以鐸為侍中、荊南節度使、諸道行營都統,封晉國公)。王鐸任命兗州節度使李繫帶領精兵負責潭州扼守嶺北,李系不戰而逃導致五萬精兵被屠殺。之後王鐸命部將劉漢宏守江陵,他自己率軍奔赴襄陽。結果王鐸走後,劉漢宏大肆劫掠直接棄城而走,起義軍又兵不血刃的佔領了江陵。

我們再回到詩篇,“傳聞一戰百神愁”聽說黃巢軍要北上了,朝廷那麼多人都在發愁,這句點明瞭朝廷無人可戰,宰相為功名親自披掛上陣的局面。王鐸到江陵後確實有所作為,一年之內使得江陵武備嚴整,“兩岸強兵”都在備戰。“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誰都認為湘江沒事可以守得住的,結果卻是都是不戰而逃血流成河。

王鐸不戰而逃,而同樣的,高駢封侯之後,因部將張璘被殺他也選擇了直接避戰不出。這首詩是在880年寫的,這一年黃巢軍先是在江西盤旋,隨後攻入北方如入無人之境最終攻佔了洛陽長安。結合王鐸和高駢封侯的事情,我們再來看作者寫的

“封侯事”就能夠更容易的理解。

從史看詩,一首被嚴重誤讀的《己亥歲二首》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黃巢起義在江南流竄作戰,戰爭頻發兵荒馬亂。“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說的是王鐸和高駢封侯卻不戰而敗,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將失敗也是萬骨枯。戰爭是及其殘酷的,不管是興是亡,都是百姓和士兵苦。

結語

中國古代的詩詞創作,很多都是詩人即興而發的,或風景或心情或親朋。曹松也是一樣的,在其詩作裡面,90%以上都是寫自己的經歷。從曹松之前的創作來看,大部分詩篇都是比較平穩多以敘事抒情為主。唯獨只有這篇因為“一將功成萬骨枯”被大家爭相傳頌,所以我們更要去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願。

從史看詩,一首被嚴重誤讀的《己亥歲二首》

之所以寫這首詩,主要是由四個因素促成的,戰事在南方是他生活的地方,現在已經民眾流離失所;二是江西的戰事,“前心奈兵阻,悔作豫章分”不能前去悼亡友;三是潭州唐兵五萬多被屠戮,江血流不盡。四是朝廷的無能,皇帝所封的兩個王侯皆是逃兵,導致戰爭一發不可收拾。

民間有個俗語說“黃巢殺人八百萬,在劫難逃”,從中看出當時整個戰局有多亂多恐怖,神州蕭條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再讀“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結合“天涯兵火後,團圓因夢魂”,滿滿的辛酸、痛恨、滄桑、悲涼和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