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19是“乙亥”還是“己亥”的辨析

2019究竟是乙亥年還是己亥年?

1、中國的干支紀年法,已經使用了5000多年,經考證是華夏始祖之一的黃帝時期發明的,它不但紀年,而且紀月、紀日、紀時,同時還紀事;是華夏民族特有的文化發明或文明符號,是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

2、如果參觀安陽殷墟博物館,就可以看到40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上,清楚地刻著當時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事的篆書文字,堪稱偉大與古老,直到現在社會,我們仍然在採用著,比如,2019是己亥年,2020是庚子年,如果自己不懂,一查萬年曆,就馬上明白了。這個問題十分簡單,但就是這樣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在己亥歲末,庚子年初,卻成了非常複雜的大問題,這是因為,有些文化名人,專家學者,在使用干支紀年的時候,出現了低級錯誤,硬把2019己亥年,讀寫成“乙亥年”,在廣大聽眾中,造成了混亂與懸疑。

3、干支紀年法,是中國曆法上,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直到今天,也沒有廢止。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週圈,週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表”。干支紀年以每年立春為換年,而不是大年初一;而立春時間,多在公曆的2月4日,個別年份也在2月3日。

4、干支符號: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十個符號叫天干;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個符號叫地支。

以上10個天干,和12個地支相配,這22個符號,完美地組成了中國干支紀年法(包括紀月、紀日、紀時、紀事等)。

5、天干物象: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又有認為,甲者鎧甲也,把萬物衝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伸長。乙者軋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見而明。

(丁)壯也,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明芽。

6、地支物象: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生的開始。

(醜)紐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著將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

(卯)茂也,欣欣向榮,萬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髮已經過半。

(巳)起也,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

(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陽氣充盛,陰氣開始萌生。

(未)味也,果實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體都已長成。

(酉)老也,猶也,萬物到這時都猶縮收斂。

(戌)滅也,草木凋零,生氣滅消。

(亥)劾也,陰氣劾殺萬物,到此已達極點。

從以上類象,不難看出,古人發明的干支符號,是代表了自然物象,因而也是實踐經驗的總結,上升為一種文化,又反過來指導農業生產,這是地象。

7、干支與天象:

干支符號,也是天象的概括。天干地支的產生,與北斗斗柄所指方位,也是不謀而合的。《鶡冠子·環流》說:“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8、干支與方位:

此時,配有陰陽五行的天干地支不僅含有時間概念,還含有空間方位概念。《淮南子·天文訓》就有這樣的記載:東方“甲乙、寅卯,木也”,主春;南方“丙丁、巳午,火也”,主夏;西方“庚辛、申酉,金也”,主秋;北方“壬癸、亥子,水也”,主冬;中央,“戊己,四季(辰醜未戌),土也”,主季末。

9、干支與顏色:

干支還體現了自然界是的顏色,比如甲乙寅卯為木綠,丙丁巳午為火紅,庚辛申酉為金白,壬癸亥子為水藍,戊己辰未戌醜為土黃。

10、干支總結:

以上不難看出,古人發明干支符號,並非圖騰崇拜,而是唯物自然的,是對自然事物的實踐與總結,反映的是事物的基本規律,再用這些規律來指導生產與生活,並非某些人認為的“迷信”。

11、六十甲子:

這些干支符號,看似複雜,其實簡單,因為它們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來組合排列的。故在此基礎上,古人又將它們歸納為《六十甲子表》,更容易記憶與使用了。

把10個天干,和12個地支,按照一定的順序,搭配起來,用來作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代號。10個天干,配12個地支,總有兩個地支,是空著的,故必須再用甲乙,來配這兩個地支,這樣就構成了60對不同的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開始,地支則以“子”字組合,就可以得到《六十甲子表》。


關於2019是“乙亥”還是“己亥”的辨析


12、《六十甲子表》: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近年比如1995)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近年比如2019)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13、釋疑:

學習了這些簡單的干支知識,我們再回到前面那個到底是“己亥”,還是“乙亥”,抑或是”已亥“的問題,徹底弄個明白。

從《六十甲子表》中,我們找到12“乙亥”,看到它是和13“丙子”挨著的,也就是說,“乙亥”的下一年,必定是“丙子”!再找到36“己亥”,看到它是和37“庚子”挨著的,也就是說,“己亥”的下一年,只能是“庚子”!那麼顯而易見,2020庚子年的上一年,2019年,只能是“己亥”,而不是“乙亥”!

14、學習:

俗話說:缸裡有糧,心裡不慌。我們肚裡如果裝下這22個干支符號,明白它們的作用關係,就再也不會被那些專家學者忽悠了。

15、作秀:

可悲的是,如果一個演藝明星,或一個普通群眾,不懂這些干支知識,尚有情可原,因為時代環境造就了他們,但如果一個“文化學者“不懂裝懂”,硬是把2019己亥,說成是乙亥,那不是胸無點墨,就是附庸風雅了。話又說回來,公眾人物,也非完人,專家學者,只專領域,不是全才,實在沒有必要去演義專長以外的東西,否則只能貽笑大方了。


關於2019是“乙亥”還是“己亥”的辨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