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设下完美诡计,我军上了当,导致6000人阵亡,3000人被俘

金门岛位于厦门东北,离大陆最近处只有5海里,如同一只张开双翅的蝴蝶,孤悬于厦门岛之东的海面上。金门岛又分为大金门岛和小金门岛,大金门岛为124平方公里,小金门岛则只有15平方公里。

然而,开始于1949年10月24日午夜,结束于10月27日午夜的这场金门岛作战,却成了解放军历史上永远的伤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付出了阵亡6000人,被俘约3000人的惨痛代价,实属历史罕见的一次全军覆没。


胡琏设下完美诡计,我军上了当,导致6000人阵亡,3000人被俘


当登岛部队在航行中,由于风向和水流的影响,建制序列即被打乱,当部队午夜接近金门时,国民党守军便开始了强大的炮火攻击,梯队官兵冒着火海,奋勇抵近岸滩登陆,接近拂晓时分,国民党军飞机编队来了,随着一阵阵轰炸和扫射,船只和人员伤亡惨重。

再次突进纵深后,又被敌军重火力封锁,根本无法靠近。登陆部队在几天几夜的战斗中,已弹尽粮绝,难于支撑,一直战斗到牺牲,还有部分官兵被俘。突围成功的官兵仍然坚持打游击,但是在数次周旋中,被敌军火力压制下,多数被俘。

惨痛的失利前所未有,教训也是深刻的,纵观战斗始末,究其原因有以下3点。


胡琏设下完美诡计,我军上了当,导致6000人阵亡,3000人被俘


过分依赖情报,未能掌握真实敌情

第10兵团在攻取厦门之后,看着眼面前距离特别近的金门岛,产生了扩大战果的想法,觉得近在咫尺,可以“顺便”攻下。且在监听敌军电台中,获悉胡琏将率部赶往金门,出任金门防卫司令的情报,遂决定在援军未到、立足未稳之际,抢先攻下金门。

但是,疏忽了一个战争常识,敌人也不是傻瓜,他们兵败如山倒,肯定知道我军已经掌握了相关电台和密码本,监听是常态。且胡琏素有“狡如狐”之称,他在快到达金门前,佯发了一个电报,表明自己的援军尚在海上漂泊,故意让我军监听。

战争中的情报战就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真假假毫无定数。这样一来,就更加坚定了第10兵团的战斗决心,趁胡琏援军尚未到达之际,登岛抢攻。


胡琏设下完美诡计,我军上了当,导致6000人阵亡,3000人被俘


求战心切冒进,未能做足战前准备

10月原本是台风多发的季节,但是1949年10月24日却无台风,如此顺风顺水的天气,不去抢攻,实在可惜了。本来在请示中,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专门批示了“三个不能打”,但是第10兵团却坚持要攻。

有兵无船是个大问题,且在攻击厦门时就出现过类似情况,且吃了一些亏。教训没有被吸取,还计划采取所有船只集中使用,一夜间连续运送2次的方案。这样直接导致了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之间兵力衔接不上的不利事实。

果不其然,在第一批次登陆部队成功登陆后,船队却没能返航,后续批次兵力根本无法前去增援。就在第一批船艰难返航时,敌军滩头重炮轰击,船只和船工大部分被击沉、击伤;剩下的返航船队,在海上又遭到了敌军军舰的火力拦截,真可谓险象环生,根本实现不了分批次有序返航,接增援兵力的作战目的。

渡海登陆作战最关键的是要有足够的船只,光有兵力是无用的,有兵无船,等于没有战斗力。这一点恰恰被“顺风顺水”的天气和假情报给无情忽视了。另外,随着胡琏兵团的增援到位后,敌军在金门岛的守军达6万余人,而我军只派出了9000余人的攻击队伍,且放下装备武器不谈,首先在兵力上就十分不成比例。


胡琏设下完美诡计,我军上了当,导致6000人阵亡,3000人被俘


谋划部署不当,未能指挥行动统一

如此重要的渡海登陆作战任务,交给了军长、政委均不在位的第28军统一指挥。负责指挥的副军长萧锋接到任务后,对兵力配置就提出了异议,承担任务部队分别来自于2个军4个师,就算在陆地指挥战斗,相互的协同配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且临战前的相关准备不充分,兵力配置和船只根本估计和准备不足,总感觉敌军是残余部队,不堪一击。在28军副军长萧锋和部分师职领导提出意见时,仍然没有得到上级的重视。

参战部队官兵有着向新中国献礼的决心,战斗热情高涨,执行命令也是非常坚决。随即,递交了作战命令,结果兵团司令和作战处并没有详细审阅这份报告,直接签发,并指示决心不变。

就在部队登船前,28军指挥部再次犹豫,特别是考虑到船队抵滩登陆后能否迅速返航问题,请示是否按照原计划行动?结果一样:决心不变。就这样,第10兵团一次次失去了避免这场惨败的机会。


胡琏设下完美诡计,我军上了当,导致6000人阵亡,3000人被俘


几天的战斗中,船只熊熊燃烧,尸横遍野,参战官兵浴血奋战中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突围到岛上密林作战的官兵,不时地传出枪声和敌人周旋,在敌军强大的火力下,犹如困兽之斗,半年后才完全沉寂。第3野战军和第10兵团主要领导均请求处分,毛泽东表示:金门失利,不是处分的问题,而是要接受教训的问题,这是解放战争以来第一次不应有的损失……

英雄千古,精神永存!金门岛之战的结局一直影响着中国当代史,这场严重失利,是解放战争史上一个永远的痛。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其间的战斗思维和战术战法失当,教训深刻,警醒着每一代中国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